15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分析

来源 :临床肿瘤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on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诊断思路,以期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明确诊断的15例弥漫性恶性胸膜间皮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诊断方法。结果胸痛、胸闷为全组患者的主要症状。影像学检查显示,15例反复出现胸腔积液(红色胸腔积液8例),13例胸膜呈环状增厚,7例纵隔淋巴结增大。11例行胸腔积液检查的患者中10例黏蛋白定性(Rivalta)试验阳性,2例癌胚抗原(CEA)阳性,1例腺苷脱氢酶(ADA)阳性。15例患者中,血清CEA检查阳性1例,结核菌素实验(PPD
其他文献
许多的语文课堂中,学生参与意识不浓,缺乏活力和创造力。教师为了按时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往往围绕少数几个学生“唱完戏”,一堂课也就上完了。究其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中提供的条件不充分,不利于学生积极参与。那教学中,教师到底应该提供哪些条件促进学生参与,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最基本的是要给足学生参与的时间、空间和安全需要。  一、调整教学配比,给足参与时间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既然主要是
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欧陽芬、硕士研究生郭龙飞在《语文建设》第8期上撰文认为,将文本语言转化成教学语言,就是运用教学语言技术,将教材语言、教学设计语言转化成学生易于理解的课堂教学语言。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充分解读文本,形成自己的理解,再选择适合教学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实现从教材文本到教师理解的语言转化。其次,教师要完成从教师理解到教学设计语言的转化,也就是将自己的理解转换为适合教学的、能够关照学生
本文论述"一文多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从培养学生读懂文章的行文脉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感情色彩和鼓励学生挖掘文章的写作技巧等方面,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
盘锦市兴隆台区欢喜岭街道泰顺社区党支部切实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支部党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守初心、担使命,在急难险重面前当先锋、作表率,为社区广
目的为了分析人流术后盆底电生理治疗对促进子宫内膜修复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5月来我院自愿要求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育龄妇女1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
本文论述通过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基本技能,并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发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考、深刻思考、创新思考,进一步
<正> 引进“中科红”海湾扇贝种贝(简称“中科红”,下同),在人工促熟条件下,通过肉眼和组织切片观察描述了海湾扇贝性腺发育各期的特点。分析了积温和性腺指数的函数关系、相
本文通过分析2017年高考桂林市崇左市联合调研理综试题32题,诠释全国新课标高考生物考试大纲对考生能力的要求,并据此提出有关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教学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