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810000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闲暇时翻书,觉得中国字最能通神,也最具有滋味。而单单一个字,就能把人生的五滋六味全部糅合交融在一起,最后达到无上美善之境界的,就是一个“淡”字。这个字,看上去清淡,却淡得有神、有味、有境界;一个看上去微不足道的字,却足以体现古老中国人的智慧、人生的态度与生命哲学。
  单单是水,到不了淡的境界;单单是火,也同样到不了淡的境界。当只有“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时,才真正能抵达淡的境界!水一样深沉博大包容一切,火一般激荡热烈狂放不羁;当所有的缠绵悱恻,所有的爱恨情仇,所有的激情交融、交锋、挣扎,生生死死、死死生生之后……水止了,火熄了,一切才最終“淡”了下去。回首向来萧瑟处,亦无风雨亦无晴,这是淡的境界。
  与淡字有关的词:淡然、淡定、淡泊,都是美的。就连淡薄、淡漠,也有一种美的丰韵。还有清淡,也是极为美妙的。而淡字,也是一副良药,对于这个世上过于执著与痴迷的人,一帖下去,必然身心舒坦,能安于世。
  很喜欢这样一句话:“心素如笺,人淡如菊。”而在这婆娑耀眼繁华的人世间,真能够拿得起,放得下,甘于平静和淡泊的,其实并不多见。但也有例外。
  《红楼梦》里,薛宝钗以诗抒怀,道是“淡极始知花更艳”——纵然她被推许为花魁,也仿佛是淡笔素墨在绢上烘染出的一朵牡丹,洗尽富贵风流。而一贯“风露清愁”的黛玉,更是孤高傲世,淡然出尘,气象如“万丈文澜月在天”,自有一种绚烂之极归于平淡之美。
  身为女人,时常觉得女人的一生,当呈现不断变化的季节之美。十几岁的孩子,如同含苞蓓蕾,带着点青涩的幻梦;二十几岁,正当青春,红颜烂漫,却不易长久;三十岁时,如同灌满了浆汁的稻穗,芳香始摇曳;到了四十岁,恰便是花枝春满、天心月圆;五十岁后,内心日益丰厚圆润,形同果熟;六七十岁时,更像老梅,虽然淡定平和,却自有一段余韵和幽香。这时候的淡,状如朗月孤悬、杨花飞雪;淡而有味,如嚼橄榄,境界愈出。
  (编辑 段晨)
其他文献
江湖艺人魏立德有一个绝活:双脚踩在4枚鸡蛋上手劈大理石。他这招一经在湖南电视台表演后立即引起轰动。他说自己能如此是因为自己会硬功和轻功。  有人认为世上压根儿就没有什么轻功,或者说至少魏立德没有轻功。于是有一位记者找来了体重秤,无论90公斤的他怎样发功提气,体重秤的指针就是打在90公斤上不动。既然他并不能让身子变轻,4枚鸡蛋支撑起他的整个身子还加上一块大理石又是何原因?  有人想起魏立德的表演过程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是儿女,有时是父母;有时是同学,有时是同事;有时是上级,有时是下级;有时是学生,有时是老师……正因身兼数职,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因此,有限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我们有时是为子女而活。子女是爱情的结晶,生命的延续,希望的所在。子女的吉凶祸福牵动着我们的每根神经,子女的喜怒哀乐与我们休戚与共。当婴儿呱呱坠地时,我们的三魂七魄就依附在嗷嗷待哺的新生命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