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

来源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lley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里赋予科研单位的管理自主权,进一步完善以科研业绩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激励分配机制,是当前科研院所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以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该院激励评价体系的建设现状,分析其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从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的原则和路径切入,构建了一套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评价指标体系,为积极推进省级农业科研院所激励分配机制改革提供了一种制度设计,是科研院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积极探索.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份2001-2018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中介效应以及面板门槛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科技进步与城乡经济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农村金融发展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促进效应,并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异质性;(2)农业科技进步在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经济融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其占比达14.58%;(3)农业科技进步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受到农村金融发展单重门槛效应的影响,当农村金融发展指数小于0.66时,其推动作用较小,越过门槛值后,正向影响有所增强.最后,本文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作为一种促进型立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法治保障和根本遵循,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带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深入领会其突出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立法特色,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其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结合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推动乡村振兴促进更好地落地见效仍需不懈努力.
推动农村人居环境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考察不同行政村实施效果差异的根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六万多个村域数据,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农村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作用机制及调节其作用的因素.研究发现:在全国范围内,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对通公共交通、有地表水、没有集中养殖区等旅游资源越丰富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对村级集体收入多、村主要干部受教育年限长、文化组织数量多等目的 地管理能力越强的行政村,促进作用越大;而且农村人居环境对乡村旅游的促进
档案管理是当前事业单位公共管理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事业单位的发展历程、文化要素及各项业务数据都体现在档案管理中,因此,高效科学地进行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几十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深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技术将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转为档案信息化服务,为事业单位工作提供较大帮助.但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文章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对策,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进程,提高事业单位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