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方案与血糖控制的相关性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iguaini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胰岛素治疗方案与1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之间的关系及影响因素。

方法

研究对象来自2011年6月至2014年7月在广东省16个中心开展的广东省1型糖尿病转化医学研究。胰岛素治疗方案分为强化治疗[包括胰岛素泵(R1)、基础胰岛素联合短效或速效胰岛素每日多次治疗(R2)]和非强化治疗(R3)。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比例、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达标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因素。

结果

共1 421例1型糖尿病患者纳入分析,患者的中位年龄27.8(19.4,38.3)岁,中位病程为3.3(0.5,7.1)年。R1、R2、R3组分别为175例(12.3%),504例(35.5%),742例(52.2%)。R1、R2、R3组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0(6.8,9.3)%、8.9(7.1,11.8)%、9.2(7.5,11.4)%,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在不同治疗方案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1、R2、R3组糖化血红蛋白的总体达标率分别为32.3%、21.1%、17.8%(P=0.002)。年龄较大(OR=1.01,95%CI:1.00~1.02,P=0.027)、家庭人均年收入>3万元(OR=1.45,95%CI:1.10~1.91,P=0.009)、自身教育程度较高(大学及以上)(OR=1.56,95%CI:1.16~2.09,P=0.003)是成人患者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相关因素。

结论

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治疗方案亟待规范,选择强化治疗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高于非强化患者,规范患者治疗方案、加强患者的糖尿病教育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针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多支病变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使用残余SYNTAX积分(rSS)判断血运重建程度并探讨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至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 414例中、高危ACS合并多支病变行PCI患者。按rSS分为4组并比较4组间患者2年临床预后。结果平均rSS为(4.8±6.7)分。591例(41.8%)完全血运重建组(rSS=0),
目的探讨应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ARFI)预测胆道闭锁葛西术后患儿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胆道闭锁葛西术后患儿42例,应用ARFI技术对其肝脏及脾脏进行弹性测量,与28名健康查体儿童作对照。依据CT检查结果,将胆道闭锁患儿有、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分为两组,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A组)23例及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组(B组)19例,比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对择期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死率的影响。方法入选2009年7月至2011年9月接受择期PCI治疗并且术前有尿酸记录的无痛风患者3 452例。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定义为血尿酸水平男性>420 μmol/L(7 mg/dl),女性>357 μmol/L(6 mg/dl),将患者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经过平均1.5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手术中岩静脉的特点及对手术视野的影响,分析处理岩静脉的手术入路、指征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年至2016年6月北京医院收治的28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岩静脉解剖特点、主干属支情况、术中电凝切断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术中岩静脉完全保留者152例(54.29%),属支切断者103(36.79%),主干切断者25例(8.92%)。岩静脉为责任血管者17例(
期刊
期刊
目的了解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Andersson lesion,AL)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住院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Andersson损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的统计学描述采用±s或中位数及四分位间距表示。结果共纳入14例患者,其中男10例,中位年龄46(29~53)岁,中位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