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苗木管护九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dedaa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浇水。大规格的苗木或移植过来的大树,应不定时地进行树冠喷水养护。从春季的萌动水、夏季的生长水,到秋季的养分积累水、冬季的封冻水,绿化苗木每个季节对水分都有不同程度的需求。夏季高温叶片蒸发量大,是对水分需求最多的季节,此时应依天气和土壤墒情而定,原则上每3~5天浇水1次,栽植不久的绿化苗木浇水更应勤些,
  2.施肥。活不活在水,长不长在肥。绿化苗木要想枝繁叶茂、繁花似锦,必须及时进行施肥。生产中常采取穴施和撒施相结合的方法执行。行道树、散生树、孤植树或遮阴树等穴施,而草坪、地被、绿篱等植物撒施。一般1年追肥3~4次为宜,春、夏、秋3季施入无机肥即速效肥,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冬季施入有机肥即土杂肥,条件允许可采用环状沟或放射沟施入。施肥数量速效肥每亩每次25~30千克,土杂肥大树每株施入30~40千克,每次施肥应和灌水相结合。
  3.病虫害防治。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治,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首先栽植时选用抗病虫苗木,抓好检疫关,把病虫害拒之门外。采取物理、人工、生物、农业、化学等方法综合防治病虫害,由于绿化苗木和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尽量不用或少用化学农药,避免杀伤天敌和对环境的污染。迫不得已时,宜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同时要严格控制农药使用次数,1个生长季节最多不应超过2次;最好选用生物制剂的农药,但它药效发挥较慢,应提前2~3天喷施,有条件的地方释放有益昆虫或引进有益菌进行病虫害防治。
  4.修剪。修剪是人为地加以控制,使绿化苗木朝着人们预想的目标发展。绿化苗木由于受到环境、空间、管理及人们的审美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修剪是必不可少的。绿化树木的作用和目的不同,修剪方法也各异。行道树修剪,必须保持一定的干高,才能保证行人和车辆的通行。另外有些行道树上有高压线,树冠高度须严加控制,使之向四周方向发展。绿篱为保证整齐划一,线条层次分明,富有立体感,每年必须修剪3~5次。紫薇为保障每年都有一定的开花量,冬季落叶后须重剪1次,方可满足其开花的需求。
  5.打吊水。古树名木、参天大树长期生长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中,造成枝条瘦弱、叶片黄化、生长不良等现象,为确保栽植成活率应及时给树木“进补”,通过对树木“吊药水”给树木补充营养,增强免疫力,并通过不同的药剂配方,对树木进行杀虫灭菌,促进枝繁叶茂。营养液中既有氮、磷、钾大量元素,也有硼、铁、锌等微量元素,还有促进长枝发根的激素,以及杀虫、杀菌剂等。
  6.遮阳。大树移栽必须及时进行遮阳,生长季节特别是炎炎夏季更应注意。有条件的还要不定期地往树冠上进行喷水降温,以减少叶片的水分蒸发。遮阳材料要因地制宜、经济实惠,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还要与周围的环境相互协调。
  7.立支架。大规格苗木以及大树栽植后,为防止各种原因造成的倒伏,在树木的四周用竹竿或铁丝等进行固定,是绿化养护中重要的一环,此举不仅有利于保护树木,更有利于生长,且树形端庄优美。
  8.树盘覆膜或草。树盘覆薄膜或杂草、秸秆,有利于保温保湿,防止水分蒸发,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冬季来临前,采取此项措施有利于树木安全越冬。覆草或秸秆厚度30~40厘米,上盖一层泥土,防止大风刮起。
  9.树干绑草。秋季或冬季来临前,进行树干绑草,既有利于树木的越冬,也引诱害虫前来越冬,从而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另外树干涂白,清扫枯枝落叶进行深埋或焚烧,都具有消灭病虫害的作用。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每个教师不懈追求的目标。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正>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深入地参与到各类社会事务和经济活动中。伴随而来的是在这些活动中产生的各类纠纷和冲突也日益增加。在法制意识觉醒的现代,人们并不排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受体疲乏状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对我院137例肾移植受体进行调查,收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BMI、肾移植术后时间等
主动脉夹层远端破口的存在及持续灌注增加假腔持续增大的风险,因而增加夹层瘤破裂的风险和TEVAR后外科再干预几率,结合文献研究,对促进TEVAR术后假腔血栓化的辅助手段做一综
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经占到社会能源消耗的30%左右,其中照明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20%~40%,利用太阳光照明是建筑节能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综合太阳光和电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