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本田控制灌溉技术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泡田、移栽至返青期、分蘖期、孕穗拔节期、抽穗开花期、乳熟期、黄熟期等生育阶段介绍水稻本田控制节水灌溉技术,从而为保证水稻产量和品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本田;控制灌溉
  中图分类号 S511.07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1-0222-01
  
  1泡田
  
  5月初左右开始泡田,灌水时要由远而近,由高而低,5月5日左右开始水耙地,井灌地块水耙地要从下往机电抽水处耙地,这样可省1次泡田水。然后用丁草胺或农思它做土壤封闭处理,保水5~7d,水层50mm左右,等其自然落到花达水时开始插秧。
  
  2移栽至返青期
  
  插秧一般在5月15~25日,水稻移栽时田面保持花达水,移栽后不建立明水层,改变了传统的寸水返青不露泥的淹灌方式。秧苗返青时间在6~8d,秧苗素质不好需10~12d,此期稻田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土壤含水量的40%~45%,占土壤饱和含水量的75%~85%,以田间裂缝(8~10mm)、地不干皮为标准。此期不建立水层,除能减少病虫害如潜叶蝇的发生外,还能使地表土直接受到太阳的辐射,有利于提高地温,使水稻发根快、白根多、扎根深,有利于提前返青,为水稻分蘖期用药、封闭灭草打下坚实的基础。
  
  3分蘖期
  
  分蘖初期是从10%的稻株开始分蘖至50%稻株有分蘖的时期。如果插秧时间在5月15日,分蘖初期应延续至5月23日至6月11日。分蘖中期是50%稻株开始有分蘖至田间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80%的时期;如果插秧时间为5月15日,分蘖中期应为6月12~20日。田间总茎蘖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为分蘖末期,为6月21日至7月6日,大约经历15d。分蘖初期0~2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田间持水量的95%,控制上限为饱和田间持水量;分蘖中期0~2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田间持水量的85%,控制上限为饱和田间持水量,分蘖初期、中期有灭草和施肥要求,此期结合扬肥施药进行封闭灭草,需建立30~50cm水层,分蘖期如干旱,一般灌4次水,如雨水调和可灌3次水。若第1次补水在5月26~28日,灌水20~30mm,然后施硫酸铵50 kg/hm2加尿素25kg/hm2。若第2次补水在5月26~28日,补水30~50mm,施尿素50~60kg/hm2。此期施用除草剂灭草时应保持10~15d水层。分蘖末期0~2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标准田间持水量的70%,此期田面裂缝8~10mm,这时正逢雨季,降雨次数多,地下水位高,应注意适时排水,及时晒田,使表土层呈干旱状态,减少水稻根系对氮肥的吸收,使叶片变硬而色淡,使水稻茎秆粗壮,抑制节间过量伸长,增加秸秆充实度,提高后期抗倒伏能力,减少各种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分蘖末期应根据秧苗生长状况和土质、肥料、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控制灌水的适宜时间和程度。一要看苗量,当达到有效穗数要求后进行早控;二要看苗势,稻苗长势旺,封垄过早,应重控;三要看叶色,叶色浓应早控;四要看天气,阴雨连绵应早排水;五要看肥力,土质肥沃及地下水位高的田块要早控。
  
  4孕穗拔节期
  
  孕穗拔节期一般在7月7~26日,大约经历20d。孕穗拔节前期是从10%稻株拔节至80%的稻株拔节为止,孕穗拔节后期是从80%的稻株拔节至10%的稻株抽穗出剑叶为止。控制灌溉时,此期一般不需建立灌溉水层,孕穗拔节前期的0~3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饱和含水量的90%~95%,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孕穗拔节后期的0~3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95%,控制上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该期是水稻生育过程中的需水临界期,这个时期水稻植株生长量迅速增大,根的生长量也是水稻一生中最多的时期。稻株叶片相继长出,群体叶面积指数达到最高值,水稻生长也将转移到穗部,所以水稻对气候条件和水肥反应比较敏感,稻田不可缺水受旱,否则易造成颖花分化少而退化多,穗小、产量低。因此,要适时灌水,使土壤含水量达到饱和状态。此期还要看天气状况,如果降雨,可蓄雨水,减少灌溉定额,以达到省工、节能的目的。一般年份此期基本不用灌水,因为此期正值雨季,加上植株繁茂,阳光照射不到地面,土壤含水量始终能达到饱和状态。田间管理上,要看水稻长相,如水稻缺肥严重,可在水稻的倒2叶露尖时结合灌水施尿素40kg/hm2作为保花肥,之后要注意小雨不排,大雨排干,调气促根保叶。期间要割除池埂大草,预防稻瘟病。
  
  5抽穗开花期
  
  抽穗开花期是从10%的稻株抽穗至10%的稻穗中部籽粒开始灌浆为止,一般在7月27日至8月10日,大约经历15d。水稻抽穗开花期是水稻一生中需水较多的时期,此期缺水受旱会降低水稻光合能力,影响有机物合成和枝梗颖花的发育,增加颖花的退化和不孕,要合理调控土壤中水、氧关系,尽力保护根系,延长根系生命,养根保叶,迅速积累有机物,提高水稻结实率。控制灌溉时,此期不建立水层,0~4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95%,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量。如遇降雨天,可蓄雨水。
  
  6乳熟期
  
  乳熟期是从10%的稻穗中部籽粒灌浆至稻穗籽粒发黄
  为止,一般在8月11~28日,大约经历18d。此期灌溉管理不容忽视,否则造成产量下降。0~40cm根层土壤水分控制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控制上限为饱和含水量。如遇降雨天,可蓄雨水,但不超過5d。此期要养稻根、保3叶、长大穗、攻大粒,有利于水稻通气、养根、促灌浆,提高粒重和产量。
  
  7黄熟期
  
  黄熟期一般在8月29日至9月18日,大约经历21d。此期稻田土壤水分控制下限标准为饱和含水量的60%。如果生长后期干旱少雨,应在割地前10~15d灌1次饱和水。此期严重缺水,会造成水稻早衰,影响水稻产量和米质,缺水严重地块可减产20%~30%,如秋天雨水多可不灌这茬水。
  
  8参考文献
  
  [1] 魏铁军,刘福林,刘东.几种水稻节水灌溉技术[J].现代化农业,2008(11):19-20.
  [2] 朱克政.水稻控水技术[J].农村科技,2008(7):18.
  [3] 王振刚,何权.水稻控制灌溉技术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1):13-14.
  [4] 纪春生.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7(5):205.
  [5] 周立奎,焦艳.对水稻控制灌溉技术应用的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07(12):63-64.
  [6] 黄俊友.水稻节水灌溉与雨水利用[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5(7):11-12.
  [7] 贾宏伟,王晓红,陈来华.水稻节水灌溉研究综述[J].浙江水利科技,2007(3):19-20,25.
其他文献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文化扮演这重要的角色,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企业展示综合能力的重要体现。企业文化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目前世界经济的迅
通过对龙岩城区以人工种植为主的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和道路绿地3种绿地人工植物群落应用现状的调查,对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生长现状、观赏类型、绿化效果、抗冻性质等进行分
近年来,随着全球性的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使得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消耗的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如今
摘要:如今在高校内的各种信息资源整合已进入了全面规划和实施阶段,利用一卡通实现认证用户的网络支付,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校内一卡通使用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一种基于一卡通的校园金融网络支付平台的设计和实现方案。  关键词:校园一卡通;网络支付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6-0000-02  一、引言  随着校园数字化、信息化建设
Flor-Essence(FE)是来自八种植物的草本茶,被北美癌症患者广泛使用的天然草本配方。大量研究表明,FE具有免疫刺激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本室新近发现,FE能够缓解大鼠的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大功率便携设备依赖程度越来越高,而作为便携设备电源的锂离子电池也受到广泛关注。为了满足人们对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迫切需求,国内外科研人员一
首先推导了圆柱分层介质谱域、空域格林函数,并详细给出其求解公式。另外,在文献[2~6]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圆柱分层介质格林函数的快速计算方法,成功解决了传统方法中积
目的:探讨纳米炭黑颗粒(Carbon black nanoparticles,CBNPs)的遗传毒性,以及PLK1介导的信号在纳米炭黑致遗传损伤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CBNPs的表面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测量其尺寸,并通过Brunauer-Emmett-Teller(BET)吸附等温式计算纳米炭黑的比表面积,纳米粒子分析仪测定zeta电位。建立动式吸入CBNPs染毒大鼠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