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gwfz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一对互相矛盾的命题,在实践中寻找二者的平衡点一直都是研究热点。该文针对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问题。最后该文就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TV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飞速提高,工业、农业都取得了较快的进步和发展。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事业也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不仅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助推剂,也为改善和保障人民的生活、工作、出行条件提供的动力。因此大力发展水利水电事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选择。但是在大规模建设水利水电工程的背后,对当地生态环境也带来了不可预估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不断加深,给当地的生态资源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例如:近年来河流湖泊水情突变,库区物种多样性较低等等。因此,为了我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如何平衡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就成了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1 我国目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及生态环境关系现状
  我国的水利资源分布在空间上表现出极大的不均匀性,具有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格局。整体水资源总量偏少,主要集中在长江黄河两大河系之中。改革开放之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得到重视,在一系列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我国的水利水电工程基本形成了以下格局:(1)防洪减灾体系主要出现在大江大河之上,有效的保障了沿河沿江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2)通过南水北调、大型水库修建等工程的实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日渐平均。(3)随着一大批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建,困扰农业生产的灌溉问题也慢慢得到解决。从建国到现在,农田的灌溉面积增张了进3倍,为土地的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4)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及能力都有所提升。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良性发展[2]。
  2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正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是新中国成立后保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水利水电工程具有以下方面的优势:(1)拦蓄洪水,降低洪水对下游的破坏是水利水电工程的首要目的,也是最大的作用。在水库、大坝的作用下,枯水期河流流量可以得到保证;同时,也降低了洪水期洪涝灾害造成的破坏。降低了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危害程度。此外,还给人们提供了饮用水来源,保证了农业灌溉用水,保障工农业的正常生产。(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另一个目的就是水力发电。在化石燃料过度使用的今天,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提倡和青睐。水电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开发使用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相比于化石能源,水电能源所产生的污染更小,还可以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减缓温室效应,降低酸雨发生的频率和危害。
  3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虽然有上文所述的诸多优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仍然有它的不足之处,例如:
  (1)对气候的影响。
  通常来说,大气环流控制着一个地区的气候状况。但是在水利水电工程修建之后,这个情况就会被改变。例如,水库或者灌溉工程会改变原有的地貌特征,将陆地变为水面,增加了局部地区的空气湿度,因此会影响这个地区的降水、气温等气候条件。水库在太阳光的作用下,蒸发量增加,将会导致库区的降雨量增加。降雨的分布发生改变。在水库低温效应的影响下,库区外围的降水量也会增加。降水量的时间分布也会发生改变。夏季库区温度较低,气流活动稳定,降水量会有所减少;冬季库区温度略暖,气流活动较强,造成降雨量增加。
  水库建成后,库区的下垫面由陆面变为水面,与空气间的能量交换方式和强度均发生变化,从而导致气温发生变化,年平均气温略有升高。
  (2)对水体的影响。
  水体是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之后影响最大的方面。水体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都被工程设施改变掉了。首先影响最大的就是地下水的分布和流向。地下水普遍有着自己的稳定流向和流速。但是一些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对当地地下水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来自水利工程中水体压力将会改变地下水体原有的流动方向和流动速度,这对当地的饮用水的取用是不利的,可能造成一些地区因此而缺水。此外,水库也改变了地下水及河流的来源及补给方式。这将会影响到防洪防涝工作的正常展开,加剧了洪涝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给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3)对地质条件的影响。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破坏当地已有的稳定的地质条件,这就给地震、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创造了条件。水库的水压很大,会增加水对岩石层的渗透,使得底层板块之间的不稳定性增加,引发板块的相对运动,从而诱发地震。随着水库的水位升高,岸坡地层的抗剪切强度降低,很容易诱发塌方以及山体滑坡事故。水库会存在一定的渗漏。渗漏造成周围的水文条件发生变化,若水库为污水库或尾矿水库,则渗漏易造成周围地区和地下水体的污染。
  (4)对当地土壤的影响。
  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会致使当地的土壤产生盐碱化、沼泽化的变化趋势。
  (5)对当地物种的影响。
  水库大坝增加了鱼类洄游产卵的难度,降低了鱼类的成活率及数量,影响渔业的健康发展。对于陆生的植物,在库区将会被淹没。对于水生的藻类,库区大量水源的聚集,增加了水中营养元素的堆积,极容易使藻类发生富营养化。
  (6)对人健康的影响。
  水环境与多种传染病有着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例如疟疾、血吸虫病等等。随着库区及水坝的修建,水体面积增加,给这些传染病提供了天然的孕育摇篮。
  (7)对移民的影响。
  以三峡库区为例,三峡水库将淹没陆地面积632 km2,移民总数超过110万人。由移民带来的各种社会问题都需要妥善的解决办法,例如移民安置,心理创伤治疗,新移民区的修建等等。
  4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应对措施
  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上文所述的诸多影响,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些影响做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1)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
  应用法律的固有约束力来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进行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等,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把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活动。
  (2)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
  在水利系统内部建立相应的奖惩措施,每隔一段时间对水利水电工程进行考核和评判,对那些环境友好,施工方式环保的工程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而对那些破坏环境的工程进行通报批评。
  (3)完善环境监察制度。
  有监督才能更好的将环境保护落到实处。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水利水电工程作为试点单位,全面监察工程建设给当地环境带来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影响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将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李刚.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J].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4(2):192-193.
  [2] 廖云飞.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J].科技传播,2012(20):40-84.
  [3] 李宏伟,尹明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J].东北水利水电, 2010(3):36-37.
其他文献
从当前电磁兼容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军用整车电磁兼容实验室对于通信车辆自身抗干扰能力、对其它电子产品的辐射的安全裕度测量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它提供了一种有利的测
网球运动在我国发展迅速,普及网球运动任重而道远,而其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的网球公选课中。通过分析“合作学习模式”的原则、特点、考核拟定等方面内容,对比其在普通高校网球公
当前,炮掘岩巷掘进的技术一直无法提升,主要是由于地下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支护优化程度较低且施工技术不够科学合理造成的.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的施工措施入手,详细
Re-Os同位素在最近20多年来得到长足发展,成为地球科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研究工具。简单介绍了铼锇的地球化学性质及同位素基本原理,化学处理与分析测试的基本步骤,以及其在矿
CGE模型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构建核心方程组.其数据库基础是社会核算矩阵。社会核算矩阵体现了经济系统的一般均衡状态,是CGE模型的现实基础。社会核算矩阵中体现的宏观均衡
系统科学在哲学认识论领域所引起的震憾,可能是本世纪哲学革命每次发生格式塔转换中最具根本性的转换,也是本世纪下半叶哲学认识沦变革中最后一次变革。从系统科学哲学的角度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趋势.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高校学生党建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及时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我国的火电站在近几年发展十分迅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火电站的建设和管理影响较大,同时在建设和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需要我们的电力企业去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