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

来源 :新华月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sc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古代在社会治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和智慧,构建起一系列法律制度,以保障社会安全、应对风险灾害等,展现出强大的制度建设能力。这些法律制度成果不仅有效应对了当时社会面临的种种问题,也蕴含着许多值得学习的思想和理念。
  援法断罪、罚当其罪,是中国传统法律制度的一个鲜明特点。古代社会依据案件的严重程度、不同性质,采取不同处理方式。官府往往集中力量处理重大刑案,而将其他纠纷放至地方自理或民间调处。在处理重大刑案时,要求官员严格引据成文法,涉及重刑必须经过上报文牍和逐级复核程序,适用错案严格归责的处分规则,这体现了对法律及其执行过程的充分重视。在这方面,历代律典、则例都有明确规定。例如,《唐律疏议》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在清代,对故意或过失导致判罚偏差的官员,《吏部处分则例》规定了详细的处罚措施。在民间事务的规范制定和纠纷处理方面,社会力量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传统社会,不同地方的多种产权交易方式、多样的土地制度、家族经营制度等,都是从民间生长发展起来的制度形式。在当时社会条件下,针对农业社会安土重迁、家族纽带强等特点,国家与社会各司其职,有利于合理有效配置资源,提升社会治理效率。
  在处理各类案件时,我国传统法律制度强调德主刑辅、情法结合。汉代儒家学者倡导引入《春秋》等儒家经典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种“引经决狱”的方式在缓解律令苛酷、实现礼与刑的结合上具有积极意义。在具体案件处理过程中,以道德教化为主、与刑罚手段并用,做到律令规则的规定与主流道德标准相一致,兼顾情理法等进行全面评判,努力实现罪罚相当、礼法平衡。历代刑案和判牍文书的记载显示,裁判者们不仅在民事诉讼中兼顾天理、国法、人情等各种因素,而且在命盗刑案中也充分考虑司法的道德教化效果和礼法平衡的实现。宋代判牍中指出:“法意、人情,实同一体。徇人情而违法意,不可也;守法意而拂人情,亦不可也。权衡于二者之间,使上不违于法意,下不拂于人情,则通行而无弊矣。”事理、情理、法理相结合,是我国古代司法的重要特色。
  在應对灾荒和社会公共建设方面,我国古代有一整套法律制度设计和安排。许多朝代都要求设置物资特别是粮食储备库,有详细的专门规章制度,并把物资储备情况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个方面。一旦灾害发生,对勘察、赈济、物资运输、蠲免田赋等环节均有明确制度要求和相对清晰的流程,保证能够及时调配和投入国家资源,监督和协调社会物资,为减灾提供支持,并努力防止次生灾害。荒政制度在汉代已经比较完备,推行平准法、设置常平仓,充分储备赈济物资,并通过调节税收以减轻受灾地区的负担。不同朝代曾设置各种专门机构和专职官员,如隋唐监管市场的平准署、宋代负责常平救济和水利事务的提举常平等,并制定详细的法律规章,对战略物资储备和运输、盐铁等特种商品经营、市场和重要行业管理,以及救济鳏寡幼残、尊老敬老、交通和河防的公共工程建设等重要事项,进行专门化管理、制度化运作。由官府主导或引导,吸纳地方人士和资源参与,共同承担各项社会公共建设和服务职责。当然,由于当时历史的局限,这些制度规定的实现情况千差万别。
  今天,我们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仍然需要面对纠纷化解、情理法关系、社会救助等问题,中国传统法律制度中的慎刑、平等、恤刑等思想观念可以提供启迪。研究中国传统法律制度,我们还可以发现,许多较为系统、运行有效的制度安排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汲取前代历史经验教训、顺应时代变迁的基础上,历经较长时间演变而成。这种演变凸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强大适应力和生命力。这也启示我们,要根据时代发展、群众需要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国家治理、社会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填补相关领域的空白,促进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作者为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
  (本组文章均摘自7月12日《人民日报》)
其他文献
依规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特色  依规治党深入党心,依法治国才能深入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统筹推进、一体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一系列重要论述,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形势怎么看、重点工作怎么抓、根本之策怎么定、基本路径怎么走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創造性提出“坚持依规治党”,发挥依法治国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以下简称“《纲要》”)。中央依法治国办负责同志就《纲要》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记者:《纲要》出台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重点任务和主体工程部署推进。201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年)
摘要:力学知识是高考物理试题中很重要的考查内容.对2014-2018年全国物理Ⅱ卷力学知识点进行统计研究,帮助高中物理教师了解近几年力学试题知识点分布及其特点,了解考纲中必考内容与细微变化,以及物理试题命题趋势,从而帮助物理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工作,并且也有利于学生了解高考试题,了解学习的侧重点,进而实现高效学习与备考.  关键词:高考;力学;知识点;统计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
“毛泽东那年43岁了,身材瘦削,动作敏捷,浑身上下透着一股青春的活力,显示出年轻小伙子一般的气质来。”  “不言而喻,在那座缺吃少穿的陕北小城里,存在着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除却插在朱德或周恩来上衣胸前口袋里的那支钢笔之外,你几乎看不到任何等级上的标志。红军司令员与普通士兵的军装,竟毫无区别。也许你会注意到,就连吹军号的红小鬼的面颊上,也会浮现出腼腆却自豪的微笑。自尊与高贵,俯拾皆是。”  “高大
近年来,国货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成为Z世代(1995—2012年出生的人)“买买买”的首选。由冷到热,新国货如何走得更远?投资者又是如何看待新国货的?  对此,CPE源峰执行总经理高扬表示,这一代中国消费品品牌是最有潜力做成国际大品牌的。“未来十年,一定是中国消费品出海的十年。”  高扬所在的机构很早就专注在新国货消费品牌的研究和投资布局。他观察到,相比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消费者,Z世代
人口结构的变化属于影响中长期经济发展的慢变量,但在一定程度上是关键的变量之一。前瞻地看,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特点较为显著:第一,未富先老,中国在中等收入阶段业已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人口红利促进经济发展的时间较短(按照联合国人口署的预测只有35年);第二,老龄化速度加快,进程较之其他国家更为迅速。“十四五”期间,人口老龄化将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第三,低生育率更严重,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偏低,未来1
美术创作中永恒的经典  在新中国的新气象中,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浮雕标志着一个时期中的美术创作的最高成就,同时,既是开端也是高峰。新中国的美术创作,在表现中国共产党百年革命历史的过程中,其数量之多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而且持续不断,其时间之久也是中华文明史上罕见。  与共产党革命历史相关的美术创作是中国共产党开展各项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与中国共产党紧密关联,既是一项政治任务,也是关系到国家长治
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专业课程认知度不够的现状,本文以软件测试技术课程为例,对基于MOOC教学平台实施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实践证明,在课程中实施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  关键词:MOOC;过程性评价;软件测试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7)06-0078-03  ● 引言  据最新一项调查研究发
那一年,17岁的南京高中女孩杨苡,凭借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南开大学;扬州彩衣街的17岁男生巫宁坤,即将升入高三。那一年,他们还互不相识。那一年之前,他们的人生还算岁月静好,青春仍有美梦可做,醒来依旧有书可读。  “拍毕业照的第二天,卢沟桥事变了。日本鬼子扔了炸弹,炸中了南开大学……南开大学没有了。”九十多岁高龄的杨苡云淡风轻的口吻提起往事,却依旧满面凄然;“日本人要往南京打了,学校就奉命解散……”将
中华传统文化崇尚以和为贵,重视人际和善、邻里和谐、家庭和睦,这些理念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也影响着国家和社会治理方式。在中华传统法律文化中,“无讼”是一个重要理念。  对于息事避讼,我国古代许多思想家表达过类似的态度。孔子说:“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这体现了儒家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尚“和”的主张。道家表达了谦和不争、不争而善胜的处世态度。法家虽然主张严刑重罚,但究其根本是希望通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