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同学当“替罪羊”遭老师处罚,心里委屈怎么办?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wei3136240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
  大刘的儿子小幡上小学六年级。一天课间,小幡向同学小辉借玩具玩,小辉不给。小幡就一把抢在手里,小辉跟在后面追。小幡动作敏捷,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小辉追不上他,就用饮料瓶砸他,连扔了几次饮料瓶都没有击中他,不料却砸中了教室的窗户玻璃,玻璃碎了两块。两人都惊呆了,知道摊上“大事”了:按照学校管理规定,砸坏教室玻璃要扣班级考核分10分,期末考核,损坏公物的班级不得评为优秀班级,还要罚款100元。
  小辉慌了,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班主任不喜欢他,上个星期因为抄袭作业班主任让他请家长。回家他被爸妈训斥了一顿,他还在爸妈面前保证这学期不会再给他们惹麻烦。小幡学习好,而且是班干,平时也很少违纪,老师很喜欢他。小辉和小幡关系不错,两人一直玩得来。小辉问小幡:“我俩是不是好朋友?”小幡答道:“当然是了!”小辉就把自己的情况和小幡说了,央求他代自己受过,如果班主任追究起来,让小幡承担责任。小幡有些犹豫。小辉分析道:“你学习好,又是班干,老师平时对你不错,说是你无意砸坏玻璃,老师不会为难你的。如果老师知道是我干的,肯定会为难我,说我不思悔改。我爸妈也不会饶过我,因为上周我刚向他们做了保证。你就可怜可怜兄弟我吧。”小幡这才点头同意。
  等老师追查教室窗户玻璃是怎么碎时,小幡说是自己干的。不料,平时一向对小幡和善的班主任一下子像换了个人,生气地说:“我算看错你了,你身为班干带头违纪,本来我们班各项表现都很出色,期末很有可能评上优秀班级,你这么一闹,优秀班级泡汤了。你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检讨,要交罚款100元,还要请家长。”小幡只好按照班主任的要求做了检讨。
  第二天,老师把小幡的爸爸大刘叫到学校。大刘交了100元罚款,还被老师说了一顿。傍晚,大刘下班回家把小幡骂了一顿。大刘还对小幡说:“今天你让老子丢了人,还赔了钱,那100元罚款你自己承担,你要从压岁钱里拿100元给我!”小幡只好从压岁钱里拿出100元给爸爸。
  小幡妈妈回家后,大刘又把情况告诉了她,妈妈又把小幡数落了一通。小幡什么也没说,只是低着头哭。大刘见状训斥道:“堂堂男子汉,这么点事就哭哭啼啼的,当时你砸玻璃的时候怎么没想到后果呢?”小幡哭道:“玻璃不是我砸的,我是冤枉的!”小幡就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爸爸妈妈。爸爸说:“你的朋友也真是的,自己打坏了玻璃,不敢承认错误,让你当替罪羊,这算什么男子汉?要是我,我就不理他了,这样的朋友不交也罢。我觉得你没必要为他扛担子,谁惹事谁承担,如果这次你承担了,说不定下次他闯祸又赖在别人头上,这对他的成长没好处。”妈妈说:“平时我总是告诉你不要和坏孩子交朋友,坏孩子会把你带坏,惹出事赖在你头上,你这是自食其果。这次你既要当众检讨,又要赔钱,下次一定要长个心眼儿。老师对你的印象变坏,以后就不重视你了。你干脆把事情的真相告诉老师算了,要不然便宜了他。”小幡说:“上周小辉刚请过家长,如果再告诉老师,他的日子就更难过了。”妈妈说:“他不好过,那是咎由自取,谁叫他调皮捣蛋!你和经常违纪的学生在一起,迟早有一天会被他拖下水,变成他那样的人。以后不许和他来往!”小幡说:“小辉只是学习差一点,其他方面还好,乐于助人,足智多谋,爱劳动。他不是你想象的那种人。”妈妈说:“照你这样说,他是好人,那他为什么冤枉你呢?我明天就打电话向班主任说明真相。”小幡说:“妈妈,你不能把这事告诉老师,反正事情已经过去了。”
  第二天,小幡的妈妈还是打电话把这件事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严厉处罚了小辉。平时,小辉在班上很有号召力,许多同学课间喜欢和他一起玩。当他们知道小幡“告发”了小辉,纷纷指责小幡,有的说他卖友求荣,有的说他不讲信用,有的说他不讲义气,说什么的都有。有些男生表示,以后再也不和小幡一起玩了。
  放学回家,妈妈问小幡:“今天妈妈替你出了一口气,你的同学也不把你当坏孩子看了吧?”小幡哭着说:“叫你不要告诉老师,你偏不听,现在好了,班上的同学都以为是我告发小辉的,他们都不理我了。”
  分析
  小幡的爸妈了解了小幡代小辉受过的真相后,都直接否定小辉,认为他是坏孩子,替他受过不值得,还不允许小幡以后再和他来往。小幡妈妈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妈妈的直接插手让事情变得更糟,班上的同学纷纷指责小幡,小幡的人际关系恶化。孩子自有孩子的交友法则——友情至上,而家长过分看重利害关系——利益至上。孩子本无事,家长一干涉却坏事了。家长可以在幕后指导孩子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而不可越俎代庖,替孩子做主,替孩子出頭。实际上,在这件事中,小幡也有过错,如果他不抢小辉的玩具,小辉就不会用饮料瓶砸他,也就不会引发后面的一系列问题。家长没有引导孩子反思自己,只盯着对方的过错。家长见不得孩子受委屈,实际上受点委屈对孩子的成长更有益处,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体验,增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
  支招
  孩子被朋友当“替罪羊”遭老师处罚,心里委屈怎么办?
  首先,家长要引导孩子反省自己。责人先责己。孩子觉得委屈,因为朋友做错了事让他当“替罪羊”,其实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因为他也有过错,虽然不是他直接打碎玻璃的,但这件事是因他们的打闹而起,他是间接的责任人,小辉是直接的责任人,或者说,小辉的责任大,他的责任小而已。家长要引导小幡看到自己的责任。向人借东西,别人不给,可以与人商量,可以说服对方,可以与对方交换玩具,不可以用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些道理家长要与孩子说明白。再说,在教室追逐打闹也不合适,教室不是运动场,打闹时教室里尘土飞扬会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另外,影响也不好,其他同学也可能跟他们学,在教室里打闹。还有,孩子自以为学习好,当班干,就有一种优越感,以为犯错后老师会对他网开一面。这种想法会让他变得骄傲起来。从这几个角度来看,孩子并非没错,只是错误轻一点。如果孩子能认识到自己也有错,他心里就不会那么憋屈了。
  其次,家长要学会用利导思维来看问题。被人当作“替罪羊”,孩子受了委屈,但换个角度来看,也是件好事。让孩子受点刺激,可以增大孩子的心理容量,今后遇到类似情况能坦然面对。经历了这件事,他对当“替罪羊”的感受很深,不会轻易冤枉别人让别人当“替罪羊”,也不会随便答应当别人的“替罪羊”。
  再次,家长要懂孩子的“江湖”。很多家长交友利益至上,而孩子交友更多重情义,交友能否给彼此带来快乐和友谊。家长不要向老师“告密”,不要让孩子失信于人。孩子已经答应了同学的事情,如果家长告诉了老师,其他同学就会觉得他不靠谱,出卖朋友,不讲义气,在人际交往中他可能会遭到孤立和打击。家长也不要随便否定孩子的朋友,不能因为朋友有缺点就给人家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也不要阻止孩子和朋友来往,那样会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
  最后,家长要引导孩子掌握好交友的度——宽容,但不纵容。考虑到小辉的实际情况,家长可以告诉孩子:“你可以帮助他,但不能无条件为他背黑锅,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兜下来。你可以体谅一下他的难处,答应暂时为他背‘黑锅’,但是要让他知道你这样做的目的,并让他保证下不为例。另外,你要他承担经济责任,负责大部分赔偿款,让他花点钱买个教训。”家长要把道理说透,小辉这次犯了错,如果所有的责任都是别人承担,他就像没事人一样,下次就可能犯更大的错,那是纵容他。好朋友已经在名义上帮助他承担了责任,那么经济赔偿应该让他承担,让他为自己的过错埋单,这是他的责任与义务,下次他就不会随便犯错,更不会找人当“替罪羊”了。
  【编辑:刘波】
其他文献
【编者按】  高中是孩子一生中学习能力增强最快,学科基础知识积累最快,身心发育变化最大,精力最旺盛,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阶段。高一则是高中的起步阶段,是初中、高中的衔接年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正是因为高中阶段有如此剧烈的变化,孩子在高一才更容易出现问题,研究者将这些问题统称为“高一陡坡现象”,指高一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与家长、老师的要求极不和谐的一系列外部形态。许多高一家
上个世纪90年代,社会上流行过一句话,叫“我拿青春赌明天”,不知害了多少年轻人。美好明天不是赌来的,青春更不是赌注。令人嗟叹的是,许多家长把这种赌博思维延用到家庭教育上,拿孩子的青春当赌注,去实现自己的某种特定理想,结果输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其中,辽宁阜新家长杜士强的故事非常典型。  杜士强从小喜欢踢足球,渴望成为万众拥戴的球星,但家境贫寒,没钱供他学习球艺,他只能把这个理想压在心底。
问:我家有三姐弟,我是大姐,二妹和三弟曾因与父母发生争吵闹上法庭,因此,多年来二妹和三弟未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虽后来双方关系有所缓和,但父母直至去世都住在我家,由我照顾,且三弟属于收养的。请问,这种情况下,二妹和三弟是否还享有遗产继承权?  周小莉(山西运城)  律师说法:我国《继承法》第10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
问:我父亲今年78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4年前,他与同样丧偶的林某结婚,去年因感情破裂而协议离婚。林某身体状况不好,又无固定的住所和经济收入,我父亲念及夫妻情分,同意支付给林某6万元作为经济帮助,该款分三年付清,每年支付2万元。今年7月,林某因病去世,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经济帮助款只给付了2万元。现在,林某的儿子作为林某的法定继承人,向我父亲索要离婚协议中约定的经济补偿款,說未支付的4万元经济帮助款为
浑身缺点的小冬  小冬今年9岁,是珠海市橫琴新区某小学的三年级男生,因行为叛逆,不服管教,严重干扰班级纪律,被任课老师一致称为“典型的坏孩子”。小冬的班主任是位负责任的老师,多次要求小冬的爸爸韩先生想想办法,否则小冬可能会出大问题。无奈之下,韩先生带小冬找到我咨询。  单独交流时,韩先生告诉我,小冬的确是个坏孩子。“上课不好好听讲,经常随意离开座位走动。勉强坐在座位上,他也忍不住玩自己的手指或文具
研究表明,宝宝从小热爱劳动,成年后的生活比不爱劳动的人更充实、更幸福,事业上也更容易取得成功。劳动对宝宝的身心发展意义重大,因此,从小培养孩子劳动的习惯非常重要。  劳动教育好处多多  暑假到了,宝宝们免不了要放松一阵子,接下来便是漫长的无聊期。许多家长可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培养宝宝的才艺,其实,教孩子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别小看教宝宝从事家务劳动这件事。精神分析
问:前不久,我儿子在某医院接受阑尾割除手术时出现医疗事故,我要求医院赔偿,双方达不成协议,遂对簿公堂。在选择鉴定机构时,我与医院意见不合,医院选择A机构,我选择B机构。最后,主审法官居然组织我们双方抓阄,结果选择了A机构。尽管A机构具备司法鉴定的资质,但鉴定结果明显对我不利。请问,选择鉴定机构这样庄重的事,可以采用儿戏般的抓阄形式吗?法官的做法是否违反司法程序?  陈利君(湖北荆州)  律师意见:
随着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大多年轻的父母愿意花大价钱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早教班,接受所谓的“专业指导”,从教孩子学习爬行到教学说话,从教孩子认字到奥数启蒙,不一而足。从长远来看,这样的早教往往是低效的。其实,最高质量的早教应该是陪孩子玩耍,最好的早教老师应该是父母,因为玩耍是幼儿自发自然的活动。  游戏让孩子做主  【案例1】 青青刚刚两岁,是一个性格外向、爱好运
日前,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对家庭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提高家庭教育工作的水平,为每一个孩子打造适合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家庭环境,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融合的现代教育体系。  《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
“你怎么总是给我帮倒忙啊?去去去,快一边玩去吧!”这样的情景,家长是不是很熟悉?时常,孩子出于好奇心或者是好心,会做出一些帮倒忙的事。对于孩子越帮越忙的结果,家长大多会选择盲目、武断地中止,甚至是责备。这种做法真的妥当吗?未必!  帮倒忙,好心办坏事  【案例】 一冰箱的麻烦  妈妈打开冰箱,拿出一块冻肉。3岁的元元见了,好奇地问:“妈妈,你拿肉做什么?”妈妈点点他的小鼻头:“把肉从冰箱里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