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xhh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在河南日报采编一线工作了10多年的“老记者”,大活动、重头报道也参与了不知多少回。但是,当接到参加此次“何平九论”写作任务时,我们还是都有几分激动和忐忑。激动的是:我们有幸、有机会参与这样大型政论文章的写作。忐忑的是:能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高质量地完成这项任务。
  回顾创作《站位全局才能大有作为》这半个月时间里,我们一次次凝神思索、一次次思想碰撞、一次次奋笔疾书、一次次自我否定、一次次重新再来,就像登高望远,每次努力登上一个台阶,眼界就开阔一分、思维就清晰一分、下笔就流畅一分。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
  “新闻纸、思想纸、观点纸”,这是朱夏炎社长在《河南日报》改扩版时提出的要求。实际上这次我们还没开始动笔,前面的“标杆”已经高高立起,如何奋力“跃过”,每个人心里都有压力。
  虽然心里没有底儿,但是既然任务已经扛上肩头,就必须拿出智慧和勇气去承担。
  什么是河南发展的全局?全局与大局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全局”一篇应该传递什么样的信息?讲出什么样的道理?如何给全文搭“架子”,如何立论?从哪些方面树反面“靶子”,如何张扬“何平文章”的个性?无数次讨论会上,我们逐一破题,荡开思路去阐述,力求在研讨中碰撞出闪亮的思想“火花”:“从更广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从更大的背景来思考问题,从更加科学的理念来解决问题”。渐渐地,“全局”开始有了轮廓。
  第一稿出来之后,大家对这个“孩子”一点儿也不留情,劈头盖脸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建议,对文中需要增加和强调的内容再次进行了确认。我们认为,目前一稿在结构上虽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思想“火花”没有高度凝练出来,没有形成体系,东一片、西一片,像隔靴搔痒,没有说到“点儿”上。
  一稿、二稿、三稿、四稿,一次次修改就是一次次思想观念的提升,我们对全局、对大局、对全局意识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所谓全局,即是大局,就是整个工作的局面,就是整体形势的走向,就是发展变化的趋势。而当前河南的大局就是发展,就是为民,就是如何通过建设好中原经济区,促进中原崛起和河南振兴,这就是河南最大的大局、最大的中心。”
  “短板”的力量
  稿件在送省委审查前,朱社长、常总、王亚明副总编辑和王自合编委亲自把关。他们对什么是大局、如何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等,提出了从思维方式到工作方法、再到精神狀态的破题方法,开阔了大家的思路,为我们再次提升稿件质量指明了方向。尤其是他们提出要增加“木桶理论”的内容,讲清全局与局部的辩证关系,强调站位全局不能忽视局部的重要性,更显“棋高一着”。
  “‘短板决定水平,同时也决定命运’。人均收入低、人力资源结构失衡、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等,是河南发展过程中的‘短板’所在,也是制约中原经济区建设顺利进行的主要羁绊。要痛下决心,补齐‘短板’,推动整体水平的提升。”不要小看这短短一小节的论述,它不但指出河南发展的“短板”,也补齐了整篇文章的“短板”,增添了文章的思辨性和思想深度。
  稿件最后送到了曹维新副主任那里。曹维新提出站位全局的8句高度凝练的排比句:“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万千气象尽收眼底的开阔眼光;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世事如棋了然于心的博大胸怀;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敢作敢为、敢闯敢创、敢为天下先的非常魄力;站位全局,体现的是一种想做大事、能做大事、能做成大事的坚定态度……” 从眼光、胸怀、魄力、态度等8个方面展示了各级领导干部站位全局的追求和境界,激情四射,朗朗上口,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给文章再加分。
  以“高”、“深”取胜
  “何平九论”推出后,在全省引起了强烈反响。这一现象再次证明媒体引导舆论的重要性,也引起我们的深刻思考。
  一、在激烈的报业市场竞争中,党报要以“高”取胜、以“深”取胜。处在网络信息传播迅捷、人人都可能是信息传播者、人人都能成为“记者”的资讯时代,传统媒体单靠在新闻时效性上下工夫,已经难以占得先机,唯有把报道做“强”做“深”,做出思想高度,才是取胜之道。“何平文章”正是河南日报“思想纸”的具体体现。它始终站在宏观大局的高度发表评论,既注重挖掘事实的深度,也注意提升思想的高度;既体现了思想的智慧,更渗透着理性的光芒。参与“何平”写作不是一种简单的合作,而是一种思想的强烈碰撞。在碰撞中让报道逐步迈向深入,思想不断得到提升。“何平”的魅力在于站位全局,视野放纵四海而凝聚于心,是一种全局性的思考。站位决定方向,决定高度。
  二、锻炼了队伍。这次“何平九论”的写作成员,有相当一部分从未写过大型政论文章。通过这次写作,我们感到提升了思考能力,拓宽了思想境界。通过一遍遍修改,我们真切地体会到:没有大境界,就不可能写出水平高的评论来。“何平文章”没有一般评论僵化的面孔,引经据典、纵横捭阖,既激情澎湃,又流水潺潺,4000字左右的文章一气读完不感觉累。
  三、多读书,多学习,多积累。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经过这次历练,我们都深深感到: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一定要在平时多下工夫学习。自己没有一桶水时,怎么有信心向读者捧出一碗水?只有平时多学习、多读书、多积累,敢于创新,并善于创新,才能更好地把握重要报道,写出有影响力的鸿篇巨制。
  (执笔:陈茁)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摘要:“气象小姐”、“气象先生”的走马上任使得如今的天气预报节目不仅内容好看、形式多样,而且充满了“星”气象。尽管在当前消费时代電视节目的娱乐特性得以张扬,但是電视天气预报节目必须把握好娱乐尺度,坚持满足受众对天气信息需求的第一要义。  关键词:气象新闻 娱乐化 消费文化 眼球效应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华风影视中心以及各省市气象影视中心,都通过改变、弱化节目中的气象专业性,纷纷将专业气象信息变得
期刊
摘要: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成功举办,使得媒体运行这一概念被许多国内外注册媒体记者广泛了解。笔者在北京奥组委与广州亚组委时都工作在媒体运行第一线,发现一些国内注册记者对媒体运行部门所提供的媒体服务并没有完全掌握,浪费了一些资源。笔者梳理出掌握大型赛事报道的三大要点,可以帮助注册记者充分熟悉各大型赛事组委会提供的专业媒体服务,保障采访报道任务的顺利完成。  关键词:媒体运行 注
期刊
蒋介石领导的南京政府基本上建立在现代都市财富和人才的基础之上,缺少中国社会草根阶层的支持,而中国共产党正是在蒋氏权力真空的沦陷区广大农村,以民族主义为号召,通过传播广泛动员各种抗日力量,建立了以国族认同、世仇民族主义为基础的抗日共同体,并成为中共政治力量增长的基地,晋察冀根据地正是这种实践的开创者。1937年10月,平型关战役结束后,聂荣臻带领八路军一一五师留下的少量部队和机关工作人员,在山西五台
期刊
2008年春节前夕,在北京的中华总工会大厦礼堂里,由教育部主办的“2006~2007年度教育好新闻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采写的通讯《一个国贫县为何热衷争创示范高中——对河南省民权县高级中学“放假事件”的调查与思考》(发表于《中国教育报》2007年1月18日一版倒头题)获通讯类一等奖,并且是中国教育报获得此项奖励仅有的两个作者之一,也是中国教育报驻地记者站唯一获此殊荣的记者。以下谈谈我采写这篇通讯的
期刊
近几年来报业竞争十分激烈,一些全国性报纸或省级都市报纸纷纷在各地市加强发行工作,开始向地市扩张,再加上广播电视媒体的强势发展、网络媒体的广泛普及和手机报等新媒体的兴起,这就让地市党报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狭小,发行量上不去,广告经营收入持续下滑,其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面对这些不利形势,地市党报必须改变办报思路,整合报社资源,牢牢抓住自己的地域特色,主动出击,变被动为主动,努力把这
期刊
摘要:庭审直播是以“传者为中心”向“受者为中心”进行主体间性的交互过程,肯定了受众作为节目主体的重要作用。将传统播出空间由演播室转移到户外,是播出方式的主体与主体的交互过程,通过庭内直播为电视机前的观众呈现法庭现场实况,肯定了直播方式对传播效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不仅是法制节目播出方式的一次探索,也是传统媒体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进行过渡的一个典型例证。  关键词:庭审直播?摇 主体间性 河南电视台
期刊
2009年6月以来,《南阳日报》在全市新闻媒体中首先创办社区新闻版,重点报道社区居民的高兴事、烦心事、困难事、有趣事等。该版的创办,使得《南阳日报》很好地践行了新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理念,把报道的触角伸向了市民群众,“身入”才能将社会新闻做得更有“深度”,才能进一步增强报纸的亲和力。  “身入”“心入”“深入”:催生“巷子记者”“百姓记者”  社区新闻发生的地域特点,决定了记者必须
期刊
语言的功能主要是建构思维以及简化认知。语言的编码一旦僵化,将会湮灭于潜意识。批评性话语分析的方法能使语篇消费者发掘语篇和权力的依存并自发地对语篇进行批判性的解读。  200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期间,各利益集团博弈哥本哈根。世界媒体聚焦中国,对中国毁誉参半。如2009年12月20日,《卫报》刊载Ed Miliband: China tried to hijack Copenhagen climat
期刊
安全新闻报道是报纸宣传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特别是企业报,可以说天天都有,好比一道天天要吃的“家常菜”。但是,长期以来,我们在进行安全新闻报道时,最容易遇到旧闻多、不活泼、形式老、深度不够等问题。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做好这道“家常菜”,并常报常新呢?《中国平煤神马报》作为中平能化集团的机关党报,不断探索安全新闻报道的模式,在“亮”、“活”、“精”、“深”上下工夫。  “亮”——会议报道抓亮点  
期刊
接到任务后,我们四人的心里都是沉甸甸的:任务重、要求高自不必再说,“为民”这个老话题怎么能说出新意,“老树”如何开出新花,成为第八篇何平文章的最大难点。  这几年,《河南日报》涉及“为民”题材的社评、时评、本报评论员文章很多,其中不乏精品,因此,“立意高远、推陈出新、饶有别致”成为我们写这篇文章时孜孜以求的目标,写作期间经历的折腾和折磨基本上都源于此,尤其是交稿前那几天,真是吃饭不香、睡觉不稳,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