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储藏性是粮食作为特殊商品的属性之一,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关乎国际民生。近年来,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发了我国对粮食安全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粮食仓储业发展状况及内部管理完善程度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本文对向北京市属粮食仓储企业发放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简述了其内控现状。比之整个行业的内部控制状况,调查范围内的企业内控水平明显较高。
【关键词】:粮食仓储企业 内控
一、研究背景
粮食是特殊商品,储藏性是其特殊性之一。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生产的弹性与消费的刚性,决定了粮食收获后必须有一个储存阶段。粮食储备是为了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这也是粮食仓储企业的职能所在。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关乎国际民生。
然而近年来,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发了我国对粮食安垒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及对粮食仓储业发展状况,内部管理完善程度的关注。近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成不稳定变化,2007年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比2006年增长了40%,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粮价随粮食产量的飙升又一路狂跌;一些粮储企业虚报粮食库存谋取国家补助,部分企业将粮库挪作他用谋取私利。以上现象,均在—定程度上与粮企内控不完善相关。
北京市作为国家的首都,更要做到粮食的完善管理与粮食储备量的充足。保证北京持续增多人口的正常用粮也成为粮储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次关于粮食仓储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查将针对北京粮食仓储企业进行。调查选取了在首都粮食安全流通体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某粮食集团旗下直属的5家粮食仓储企业及粮库,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二、北京市粮食仓储企业内部控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某粮食集团下属5家粮食仓储企业所发放的问卷调查。2009年4月发放160份问卷,回收118份,有效问卷87份分属3家企业。有效问卷发放范围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基层成员,涉及九个部门。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问卷涉及内控四方面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a、销售、应收账款、采购的内部控制:
由于应收账款是一种记录在账簿上的债权而不是一种存在于公司中的实物性资产,它容易被不法职员用来掩盖其贪污或挪用公司财产的行为,同时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对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影响很大。所以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是整个销售环节中的一个重点。对于应收账款的保存。北京粮食仓储企业有97.59%的员工认为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安全与完整,应收账款控制做的很到位。
2004年中央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粮食自由流通。这预示着社会粮储企业除担负着人口供粮等社会责任外,要更多的考虑粮食购销的经济性。因此,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相当重要。
问卷数据显示,采购可做到多人进行。在多人负责的业务中,损害公司利益满足私利的非法行为发生概率要远远小于一人操作。
相应于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分离制度,采购需要的采购计划及订货单必须由销售部门和仓储部门负责制定,具体采购业务由采购部门完成。问卷结果显示,北京粮储公司的采购环节受到严格把关,完全可以做到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有计划的采购。这样做同时为公司入库商品账目的清晰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单据,没有给不法职员提供虚报花销及进货数量的可乘之机。
b、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现金的盘点主要指企业库存现金和备用盒的盘点。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现金都需要企业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点。问卷显示,认为企业进行现金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员工占96.51%,表明粮储企业通过检查有效避免了私自挪用库存现金及备用金和相应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
c、存货的内部控制: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生产的弹性与消费的刚性,决定了粮食收获后必须有一个储存阶段。粮食储备关乎国计民生。为防止近年来群众愈发担心的地方粮库空仓事件,粮食库存的内部控制对于粮食仓储企业而言是重中之重。相反,并不是粮食储存越多越好,粮食库存规模应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库存过多,会占用资金和资源,造成浪费,也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供求。
北京粮储企业对粮食实际库存与账面记录的管理很到位。能保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库存粮量进行盘点。并且符合内控的一般原理,将实物与账簿分开管理,这样做可使盘点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d.关于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构成一个公司的控制氛围,是影响内部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由调查数据可知三家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内控手册,认为手册“非常实用”与“基本实用”的累积百分比达到了97.37%,并完全能够做到执行大部分手册上的内容,但只有半数员工认为手册非常实用且只有不足60%的员工认为手册非常严格地得到了执行,证明内控手册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实用因素,执行情况也应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进一步分析自身内控方面的欠缺,确保建立适应于本企业的内控制度,并有效实施。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对于粮储企业而言,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是企业的社会使命,经营目的。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了解有助于企业内控制度更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库存“调得动、用得上”。经调查,北京粮储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战略目标了解比较充分。同时,从职责划分的角度来看98.85%的员工对自己的职责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三、结语
粮食仓储工作在粮食商品流通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收购、销售、加工的中间环节。随着世界各国经济领域知识的完善,内控理论的出现,用内控知识管理粮食仓储企业更能适应当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目前,北京市粮储企业管理总体水平是好的,但管理不善、贪污挪用之事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强化粮库管理,重视内部控制。只有这样,粮食企业才能正常经营,国家粮食安全才能得到保障。
【关键词】:粮食仓储企业 内控
一、研究背景
粮食是特殊商品,储藏性是其特殊性之一。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生产的弹性与消费的刚性,决定了粮食收获后必须有一个储存阶段。粮食储备是为了保证非农业人口的粮食消费需求,调节省内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这也是粮食仓储企业的职能所在。粮食仓储业的发展,关乎国际民生。
然而近年来,一些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引发了我国对粮食安垒问题前所未有的关注,以及对粮食仓储业发展状况,内部管理完善程度的关注。近年,世界主要粮食价格成不稳定变化,2007年世界粮食价格指数比2006年增长了40%,2008年下半年国际市场粮价随粮食产量的飙升又一路狂跌;一些粮储企业虚报粮食库存谋取国家补助,部分企业将粮库挪作他用谋取私利。以上现象,均在—定程度上与粮企内控不完善相关。
北京市作为国家的首都,更要做到粮食的完善管理与粮食储备量的充足。保证北京持续增多人口的正常用粮也成为粮储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次关于粮食仓储企业内部控制的调查将针对北京粮食仓储企业进行。调查选取了在首都粮食安全流通体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的某粮食集团旗下直属的5家粮食仓储企业及粮库,以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
二、北京市粮食仓储企业内部控制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某粮食集团下属5家粮食仓储企业所发放的问卷调查。2009年4月发放160份问卷,回收118份,有效问卷87份分属3家企业。有效问卷发放范围包括企业的管理层和基层成员,涉及九个部门。采用定量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企业总体的内部控制。问卷涉及内控四方面内容,具体分析如下:
a、销售、应收账款、采购的内部控制:
由于应收账款是一种记录在账簿上的债权而不是一种存在于公司中的实物性资产,它容易被不法职员用来掩盖其贪污或挪用公司财产的行为,同时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对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影响很大。所以对应收账款的控制是整个销售环节中的一个重点。对于应收账款的保存。北京粮食仓储企业有97.59%的员工认为可以很好的保证其安全与完整,应收账款控制做的很到位。
2004年中央宣布: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实行粮食自由流通。这预示着社会粮储企业除担负着人口供粮等社会责任外,要更多的考虑粮食购销的经济性。因此,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相当重要。
问卷数据显示,采购可做到多人进行。在多人负责的业务中,损害公司利益满足私利的非法行为发生概率要远远小于一人操作。
相应于内部控制中的职责分离制度,采购需要的采购计划及订货单必须由销售部门和仓储部门负责制定,具体采购业务由采购部门完成。问卷结果显示,北京粮储公司的采购环节受到严格把关,完全可以做到经有关部门审批后有计划的采购。这样做同时为公司入库商品账目的清晰提供了完备真实的单据,没有给不法职员提供虚报花销及进货数量的可乘之机。
b、货币资金内部控制:
现金的盘点主要指企业库存现金和备用盒的盘点。对库存现金进行监督盘点,可以确定库存现金的真实存在性和库存现金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评价企业的内控制度将起到积极作用。
无论是哪种形式的现金都需要企业有关部门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点。问卷显示,认为企业进行现金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员工占96.51%,表明粮储企业通过检查有效避免了私自挪用库存现金及备用金和相应管理混乱的情况发生。
c、存货的内部控制:
粮食生产的季节性和消费的常年性,生产的弹性与消费的刚性,决定了粮食收获后必须有一个储存阶段。粮食储备关乎国计民生。为防止近年来群众愈发担心的地方粮库空仓事件,粮食库存的内部控制对于粮食仓储企业而言是重中之重。相反,并不是粮食储存越多越好,粮食库存规模应保持在合理的水平,库存过多,会占用资金和资源,造成浪费,也无法正确反映市场供求。
北京粮储企业对粮食实际库存与账面记录的管理很到位。能保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库存粮量进行盘点。并且符合内控的一般原理,将实物与账簿分开管理,这样做可使盘点更有效的发挥作用。
d.关于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构成一个公司的控制氛围,是影响内部控制其他成分的基础。由调查数据可知三家企业都制定了自己的内控手册,认为手册“非常实用”与“基本实用”的累积百分比达到了97.37%,并完全能够做到执行大部分手册上的内容,但只有半数员工认为手册非常实用且只有不足60%的员工认为手册非常严格地得到了执行,证明内控手册仍存在一定数量的不实用因素,执行情况也应进一步提高。企业需进一步分析自身内控方面的欠缺,确保建立适应于本企业的内控制度,并有效实施。
企业的战略目标是一个宏观的概念。是企业宗旨的展开和具体化,是企业宗旨中确认的企业经营目的、社会使命的进一步阐明和界定。对于粮储企业而言,调节粮食供求平衡、稳定粮食市场价格、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其他突发事件是企业的社会使命,经营目的。员工对企业战略目标的了解有助于企业内控制度更有效的实施,从而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保证国家粮食库存“调得动、用得上”。经调查,北京粮储企业员工对本企业战略目标了解比较充分。同时,从职责划分的角度来看98.85%的员工对自己的职责范围有清晰的认识。
三、结语
粮食仓储工作在粮食商品流通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是连接收购、销售、加工的中间环节。随着世界各国经济领域知识的完善,内控理论的出现,用内控知识管理粮食仓储企业更能适应当前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求。目前,北京市粮储企业管理总体水平是好的,但管理不善、贪污挪用之事也偶有发生。因此,必须强化粮库管理,重视内部控制。只有这样,粮食企业才能正常经营,国家粮食安全才能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