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研究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bingjiaj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研究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ASAⅠ级,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记录血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丙泊酚用量,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及镇痛效果。结果:A、B两组患者MAP、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丙泊酚用量大于B组,B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为不同程度地呼吸抑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均可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但舒芬太尼术中术后镇痛效果更好,丙泊酚用量相对减少,更适用于无痛人流。
  【关键词】 舒芬太尼; 丙泊酚; 无痛人流
  无痛人流是在全身麻醉的情况下进行的,优点为痛苦小,微创,手术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成功率高[1]。但是单纯应用丙泊酚术中用量较大,定向力恢复差。丙泊酚复合芬太尼或舒芬太尼是目前更为常用的方法。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丙泊酚复合芬太尼以及丙泊酚联合舒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寻找一种更为合理的配伍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ASA I级,体重42~68 kg,年龄17~43岁,孕龄6~10周,无酗酒、吸毒及长期服用阿片类药物史,无心肝肾功能异常,且自愿要求行无痛人流术的患者80例,随即分为两组:A组丙泊酚复合芬太尼,B组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每组40例。两组年龄、体重、孕周、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术前进食6 h以上,入室签署麻醉协议书后给予面罩吸氧3~4 L/min,常规监测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检查急救设备及麻醉机,保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两组在建立经脉通道后分别给予芬太尼1 μg/kg,舒芬太尼0.1 μg/kg,2~3 min后开始消毒铺巾再给予丙泊酚2 μg/kg,患者意识消失后(呼之无反应,睫毛反射消失)开始手术。术中发生体动时追加0.5~1 μg/kg,发现SpO2小于90%随即托起下颌面罩加压给氧。
  1.3 观察指标 (1)生命体征监测:术前术中术毕监测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2)记录术中丙泊酚用量。(3)记录术中术后不良反应:呼吸抑制、呛咳、术中知晓及其他。(4)镇痛效果分三级:Ⅰ级术中完全无痛,表情自如安静;Ⅱ级轻微疼痛,强刺激时有体动;Ⅲ级术中明显疼痛,大声呻吟,体动幅度大。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PEMS 3.1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B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A组丙泊酚用量大于B组,B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两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抑制,表现为呼吸频率的减慢和幅度的减弱,经托下颌面罩给氧和手术刺激即可恢复正常。
  3 结论
  人工流产手术因扩张宫颈和刮吸子宫内膜引起的疼痛与不适给患者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痛苦,早期无痛人流术多采用丙泊酚静脉全麻,因丙泊酚镇痛作用弱,易出现术中体动和术后宫缩痛,现多采用丙泊酚联合小剂量镇痛药物来完善麻醉效果。阿片类药物不仅能改变对疼痛的感知,而且能改变对疼痛的情绪反应[2]。舒芬太尼是特异性的受体激动剂,对受体的亲和力比芬太尼强7~10倍,镇痛强度是芬太尼的5~10倍,持续时间是它的2倍,呼吸抑制时间比芬太尼短[3-4]。
  两组患者注药后血压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均在正常范围,下降的原因与患者紧张恐惧情绪的解除和药物引起的外周血管阻力下降有关。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镇痛效果明显好于芬太尼,且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小,术后苏醒时间相对缩短,术后宫缩痛发生率低,程度弱。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麻醉应用于无痛人流手术比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更具优势,效果满意,为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胡献玉.500例无痛人流的临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4):68-69.
  [2] 曾因明,邓晓明.米勒麻醉学[M].第6版.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395.
  [3] 丁丰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无痛人流观察及护理配合[J].中国医学创新,2012,9(6):46-47.
  [4] 李翠荣.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117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28):115-116.
  (收稿日期:2012-09-25) (本文编辑:李静)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措施,探求上、下呼吸道感染的异同之处,提高临床诊治的水平。方法:选取上、下呼吸道感染各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经过积极治疗,100例患儿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是提高呼吸道感染治愈率的关键。为预防此病,应加强小儿的日常锻炼。  【关键词】 儿科; 呼吸道感染; 临床诊治; 分析  呼吸道感染
对浏阳市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调研和分析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在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中常常遇到的问题和多年来的教学一线经验,提出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变考核方式等几方面
论述了在课改形势下现代教育技术的功能拓展问题,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在培养学生能力,培养学生高尚情感和正确价值观以及在学习过程方面都可发挥更大的作用.
《秋望》一诗乃李梦阳名篇,历来也为众多明诗选本、注本所选入,然而各家的注释却不尽相同,尤其是“朔方”“客子”“野马”“飞挽”等词,因而有必要加以考辨,以更好地理解此诗。而
目的:评价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丙泊酚静脉麻醉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20例自愿实施无痛肠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仅使用丙泊酚,B组先静脉滴注酮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