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经于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胸腺原发MALT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腺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3例经于术切除、病理证实的胸腺原发MALT淋巴瘤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复习文献,讨论其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和预后.结果 3例胸腺MALT淋巴瘤,男性1例、女性2例,年龄分别为36、35、41岁,均与Sj(o)gren综合征相关,1例伴有B组症状.肉眼观察肿瘤呈饼状,边界清楚,切面囊实性,囊腔数量不等.显微镜下观察3例,低倍镜下均见囊腔形成,弥漫浸润的淋巴组织和残存的胸腺小体,可见反应性淋巴滤泡,高倍镜下见肿瘤细胞为中心细胞样细胞,部分胞质丰富并且透亮,似单核样B细胞,浸润胸腺小体或致胸腺小体扩张或浸润囊腔衬覆上皮,形成特征性的淋巴上皮病变.3例均见明显的浆细胞分化.瘤细胞均呈CD20、CD79a、bcl-2阳性表达,浆细胞呈Kappa轻链限制性表达,CD43、CD5、CD23、cyclin D1、CD10、bcl-6和Lambda均呈阴性表达.反应性T细胞呈CD3、CD5、CD43阳性、TdT阴性表达.残存胸腺小体和囊腔衬覆上皮CK19阳性.3例经PCR检查提示IgH重排.3例临床分期分别为Ann Arbor Ⅰ、Ⅱ期,均行肿物切除术,3例行规范化疗(1例化疗中)、2例行放疗,达完全缓解,分别随访24、18、3个月无复发.结论 熟悉并掌握胸腺原发MALT淋巴瘤特点有利于通过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明确诊断.该瘤需要与胸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胸腺其他类型淋巴瘤和胸腺瘤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为了推进流苏石斛产业发展,该文对流苏石斛的种质资源分布、化学成分、药用功能及繁育特性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研究蛹草拟青霉(Paecilomyces militaris)液体发酵液有机代谢产物的合成特点和固体栽培基质有机代谢产物对蛹草拟青霉菌丝营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草拟青霉液体发酵液有机
采用酵母表面展示系统,表达带3蛋白膜段结构域(Gln404~Val911)至酵母细胞膜,功能研究表明,表达后的膜段结构域具有离子转运的活性,同时,带3蛋白抑制剂4,4′-二异硫氰-2,2′-二
根据同源性设计引物,通过RT-PCR方法从大连蛇岛蝮蛇毒腺总RNA中合成扩增出类凝血酶基因,并由此推测出其相应的氨基酸序列. 将该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经电激转化后整合
以甘蔗新品种云蔗05-51腋芽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试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云蔗05-51外植体丛芽诱导培养、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的影响.比较3种分化培养基中云蔗05-51
目的:构建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结构域(PKD)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EGFR-ED和GST-EGFR-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
目的:构建表达丙型肝炎病毒(HCV) NS3-5B蛋白的转基因小鼠模型.方法:显微注射线性化pIRES2-EGFP-NS3-5B载体到小鼠受精卯,制备并传代筛选HCV NS3-5B转基因小鼠;通过血清谷丙
目的:建立2种结核分枝杆菌(Mtb)抗体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并初步评价其在Mtb血清学临床辅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Mtb融合抗原38kD+ESAT6+CFP10作为包被抗原,分别
为筛选有利于提高渗透胁迫下小麦抗旱性的化学物质和最佳组合,以豫麦49为材料,在实验室中用15%PEG-6000模拟干旱,分别用不同浓度的磷酸二氢钾、赤霉素、葡萄糖、矮壮素及其混
以凤凰茶(Camellia sinensis)叶片为例,介绍一种获取高度木质化植物叶片表皮细胞的简易方法——叶片燃烧法.该方法根据高度木质化的叶片在燃烧、过水之后,其上下表皮自行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