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剧 要和平 不要战争

来源 :电视指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ck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影和电视剧有多大差别?行业外的人也许认为都差不多,都是扛着摄像机讲故事,况且明星们一直在电影和电视中相互串门。但两者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不仅是因为投资的多少,付费还是免费,画面是16:9还是9:4,最重要的还是传播和受众。
  电影院是一个黑暗封闭,人与人相互隔离的公共空间,彼此谁也不认识,灯一黑,彼此谁也看不见谁。因此电影需要的是一种奇观和强烈的视听来创造极致的观影体验。但是电视剧却恰恰相反,它强调的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经验。和看电影相比,看电视剧则完全是相反的体验。中国的绝大多数家庭,电视机都会和家具一起被摆放在客厅最显眼的位置,通常是在吃饭时或饭后观看,而且是和家人一起观看,所以我们不会产生任何陌生感。老百姓不会为了追求电影院那种黑暗封闭、相互隔离的陌生感而关闭手机或调成静音,压低声音与家人交谈,甚至关闭一切光源,拔掉电话线——除非是用“家庭影院”来观赏美国大片。
  如果说电影是一个“梦”,那么电视更像是一扇“窗”,只要打开这扇窗户,你就可以看到别的家庭,看到他们窗帘的颜色以及窗帘背后的人生百味。既然是凭窗而望,自然需要的就是一种闲闲的姿态,不用刻意,不需要大块完整的时间,甚至不需要你太专注。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就曾不止一次地感慨,中国人的南北文化纵然有差异,但都是极其重视家庭的。无论是大家庭或者小家庭,无论是王公贵族或是平民百姓,也无论是正剧或者是喜剧,都以家庭为核心场景,家庭关系为主要冲突,家庭中人物的命运为主要情节,家庭情感为主要叙事高潮。家与家的爱恨情仇,家庭内部的悲欢离合,血缘冲突、家族延续,构成了主要的叙事动力。编剧们都知道一条铁的定律:你笔下的人物越是伟大,越要将他们放在家庭、亲情、友谊的平凡关系中,更多地去展现他们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比如《雍正王朝》、《大宅门》、《人间正道是沧桑》等等。
  电视剧虽然往往也有悲欢离合的大事件作为线索,但是电视剧的主体却是日常生活。所以尽管电视剧的题材五花八门,涉猎甚广,但是最流行的电视剧题材大多与家庭有关。“琼瑶戏”、“海岩风”、“警匪剧”、“苦情戏”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类型剧都在红火三五年之后,尘归尘,土归土。但家庭剧的风潮是持续而恒久的,它不会像时下的谍战剧一样形成盲目跟风的热潮,但却像小溪一样涓涓细流,常来常往。每过两年我们总会看到一些优秀的家庭剧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谈资。从最早万人空巷,推崇忍辱负重价值观的《渴望》,到如今网络收看,标榜自我个性的《奋斗》;从唤起一代知青忏悔的《孽债》到反映一代中年危机的《中国式离婚》;从市井生活的《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逼良为娼的《蜗居》;从固守传统道德的《四世同堂》到如今道德观念愈发多元化的《空巢》,我们不难发现每一部优秀的家庭剧都是这个时代的缩影。
  可是最近两年,由于可操作的题材口径太窄——古装剧、谍战剧,言情剧以及方兴未艾的穿越剧之后,中国电视剧行业表面的油光水滑再也无法掩盖后继乏力的尴尬——眼看谍战剧陷入穷途末路、穿越剧被广电总局叫停,于是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做保险系数最高的家庭剧,《回家的诱惑》正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奇迹般地打造了收视新神话。此类家庭剧为了追求短平快的经济效益,开始走上了“内战终年无休,咆哮永不言败”的不归路,它们既无时代亦无情怀,招致骂名的同时又迎来收视率的一片红火。为何大家变得如此重口味?
  
  人人都爱重口味
  
  蜀人嗜辣,那是盆地的湿热气候造就的,辣椒助人排湿毒,预防关节炎。可北方天高物燥易上火,手指动辄暴拆,嘴唇干燥如失水的鱼,饶是如此,川菜依然大行其道,风靡全国,麻辣香锅、麻辣小龙虾、水煮鱼、毛血旺还有街口巷尾那些人手一串,吃得雪雪呼辣却依旧不亦乐乎的麻辣烫、关东煮。为何人们口味如此之重?
  娱乐圈也是如此。蒋方舟就曾直言,“相比丧失了相信爱的能力,丧失了耍流氓的热情这些浓浓淡淡的茫然若失,我想我更喜欢重口味的忧伤”。听听,连忧伤都得是重口味的,还有什么不能浓墨重彩?细数最近几年在网络上的草根红人,从芙蓉姐姐到拜月教,哪一个不是靠重口味来搏出位的?而且是一浪更比一浪“重”。试想范冰冰若没有绯闻女王桂冠,姚晨若没有“女丑”的光环,他们一个个都云淡风轻,小家碧玉起来,还会有今天的一线地位吗?
  “神曲”之前的龚琳娜一直默默无闻地专注于自己的小众音乐,一直到有了令人瞠目结舌的《忐忑》,它的重口味体现在神神叨叨的唱腔、语焉不详的唱词,以及演唱时夸张骇人的面部表情。人们缺乏了解它的能力和深入它的耐心,反而怀着一种戏谑和娱乐的心态去传播它,彼此逗乐,自我解嘲。甚至连演唱者,也默认了这种行为,在各种晚会上孜孜不倦地传授给观众秘诀,哪怕这些观众五音不全,毫无天分,甚至根本无心学习,纯属娱乐。这种情形让人不由得产生遥远的回忆,回想到芭蕾舞刚进入中国的时候,其实也有类似戏谑和意淫的哄笑声在台下四处流窜,并且为“一群光屁股娘们跳大腿舞”而油然而生一种智力和审美上的优越感。面对《忐忑》的时候,这种优越感再一次占据了上风,这成为它流行的全部秘密。
  
  无战不成戏,不吵不开机
  
  电视剧作为流行文化的一种,当然也不能免俗,受时代风潮的影响,重口味的家庭剧,“战争”成为最后的落脚点。《老牛家的战争》、《马文的战争》、《女人的战争》、《妻子们的战争》、《母亲的战争》几乎是无战争不成戏,不争吵不开机的。最近在各大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闪婚》正是此类战争戏的集大成者。有网友调侃说,该剧可以更名叫《我要撒泼》,因为是集各种年龄段泼妇吵架之大成者,其规模和强度都令人叹为观止。我不知道演员们有没有为自己的嗓子上保险。因为他们唯一需要表演的地方就是嗓门——每集都吵得不可开交,如火如荼,青筋毕露,肝脑涂地——即使家里没有音箱也能享受到超重低音的效果。表演也是那种声嘶力竭,鞠躬尽瘁的粤语陈片路线——即使休战状态,声色厉荏的欧巴桑仍在用眼神挑衅——连沉默都在一较高下。家里有心脏病和高血压的在扫台时应尽量避开。耳朵不太好使的老同志,为了延长助听器的使用寿命,建议在看剧时可以暂时摘除——还在保修期的可以除外。女主角唐嫣好歹是被张艺谋钦点过的奥运宝贝,挺漂亮一小姑娘,就算没戏接拍也不至于为了艺术献身到跟这种下三滥的戏捆绑到一块堕落。别埋怨你们的影后梦想无人喝彩,就你们这点品位,谁会为那点可怜的追求买单?
  记得以前有一位诗人说过,家,就是放“心”的地方。在当下的电视剧语境里面,家园变成了战场,而且是发生在后院的内战。这究竟是制片方的脑袋养鱼了,还是大众的口味不靠谱,抑或是这个时代出了差错?
  无主题变奏
  不知道有多少观众会像我一样怀念《空镜子》这样的佳作。举重若轻,宁静致远。味蕾轰炸久了,便失去了品鉴清淡的能力,清淡便成了一种无味的罪。所以《空镜子》会与我们的时代失之交臂。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其不能规避的烂片,可当下的情况是,我们对烂剧没有一点分辨和抵制的能力,对此,我们还不愿意承认,非要文过饰非,美其名曰为“虐心剧”。宁愿去牵强附会地背上变态的嗜好,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缺乏是非判断的能力。
  电视剧作为中国人最为普遍的精神文明生活,它不仅舒缓了普通人在生活中的心理紧张和内在焦虑,同时也强化了个体对社会的认同与安全感。这对于人们心理压力的释放以及社会的秩序化,都起到了明显的意识形态上的作用。也正因为如此,电视剧在审查上才会面临如此多的条条框框和许多莫须有的禁忌。
  其实,家战戏也好,狗血剧也罢,它始终还是时代的一种体现。生活在当下,我们有太多值得或不值得愤怒的理由。下班高峰期,如果汽车发生碰撞,无论谁对谁错,一场脏乱满天飞的争吵一定在所难免。但愤怒无济于事,它终归是感性的产物。一种情绪无论多么正当正义,它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更不能帮助你了解世界。人的冲动都需要一个阈值,往往过了那一点,你会做出另外一种选择。通过荧屏上愤怒来分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的愤怒,这是一种方式,但我们更需要的是智性和常识。我们透过一部作品,能审视自己的生活,这才是最重要的。电视剧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娱乐只是方式,远非终点。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使基础教育返朴归真,重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长期以来,基础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严重干扰下,已异化为“应试教育”。这种异化使基础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基本特征逐步被扭曲,背离了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育、教学秩序和规范,导致了学生素质的片面发展或畸形发展。因此,基础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移是历史赋予的重任。而转移的过程,实质上也就是基础教育回归自身、重
一袭旗袍,半支香烟,婀娜的身姿,魅惑的眼神,如此妖娆的女子,无疑为这部男人戏增添了一道独特的网,景。  这个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女人魅力的电影明星,因知道太多国民党高官的秘密而被关入了白山馆监狱,但即使在白山馆那样一个阴暗恐怖的地方,张兰也依然穿着旗袍,脚踩红色高跟鞋,傲视所有人,她敢爱敢恨,在关键时刻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让这次越狱成功。原来,在她身上,不仅高跟鞋是红色的。  Q:对于一部男人戏来说,
30年前一部《少林寺》让习武风潮蔓延全国,30年后一部由少林寺正式授权的《新少林寺》又与观众见面,这部电影并不是原版的翻拍,而是另一个止戈为武、顿悟人生的故事。相比上次纯属新人的主演阵容,《新少林寺》的星光璀璨很多,在北京的首映庆典上,刘德华、谢霆锋、范冰冰、成龙、陈木胜等所有主创悉数到场。整个活动持续了将近两个小时,刘德华是绝对的主角,几乎所有人上台都谈到了与他的合作以及渊源,最后现身的成龙与华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完成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笔者谈一谈粗浅的认识。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  (一)把握最佳的教学心态。教师教学的心态,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情绪,它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
黄海波说他和徐纪周初聊《番号》的时候,就像干柴遇上烈火,就差搂一把麦子一点着就齐活了。他们很想弄一个特好看的戏,而这个戏能代表75年到85年出生的这一代人对战争戏的理解,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战争戏可不可以这么拍。  2000年11月26日,还是电影学院三年级学生的黄海波坐火车去了昆明,27号开始拍《激情燃烧的岁月》,而2010年11月27号,《番号》杀青,正好十年。因此黄海波把《番号》看做自己演艺
【摘 要】在迫切的实然诉求以及实然诉求对理论的应然要求挟裹下,目前学界中成人经验教学的假设具有局限性,使得成人经验教学局限于成人学习效果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在杜威经验论的观照下,回归生活应成为成人经验教学的旨归。而成人经验教学回归生活的路径是意义化经验,也即赋予成人经验以意义,以建立经验间的联系。  【关键词】杜威;经验;成人;经验教学;生活;意义化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安徽卫视长寿剧《娘家的故事》第一部与第二部在2009、2010年播出时,都夺得同时段收视冠军。有人说这样的戏没有偶像,有人说这样的戏天天家长里短,婆婆妈妈,但就是这样的戏打动了万千观众的心,因为它朴实无华,因为它真情动人,因为它就像发生在你家、我家、他家的故事,因为家是中国人永远的情感寄托。《娘家的故事》牢牢地抓住了植根在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亲戚关系,把令我们痛苦、让我们欢笑的人情世故巨细无糜地展现出
转眼3年时间,《爱情公寓》来到第三季,在这栋“爱情公寓”中,承载了很多属于观众与几位主演的美好回忆,有温情和美好,也有幽默和梦想。在爱情公寓第二季的结尾,剧组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B or D。这道同样摆在曾小贤面前的问答题,在最后时刻没有揭开答案,因为这个答案实在包含太多。它不仅意味着正确与错误,胜利与失败,同时更是曾小贤在友情、爱情与财富地位之间的选择——细心的观众早已发现,最后留下的答案19
主演:朱雨辰饰季岳、王珂饰司徒雪(欧非雪)、邹俊百饰季峰、李净洋饰马若兰(欧非晴、欧夫人)、杜志国饰季博康、郑卫莉饰季安尘、岳红饰季夫人、施羽饰钟先生(马天放)、刘威饰欧震天、吴乙桐饰瑛姐、于滨饰少马爷(马自舟)  集数:34集  类型:近代传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是非恩怨。  这次的江湖故事讲述了1910年,广州城举足轻重的人物——欧震天与马天放遇刺失踪,但真凶并未抓获,此案
2011年2月1日,伴随着响亮璀璨的鞭炮礼花声,在全球华人喜迎新年的第一个节日之际,全美第一个24小时播出的美食频道一“美洲《中华美食》频道”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了隆重的开播典礼,中美各界要人共同见证了这一值得纪念的历史时刻。时光回放:2006年9月29日,全球唯一“中华”呼号的数字电视专业频道——中华美食频道盛大开播;2008年,中华美食频道通过香港艺华卫视覆盖播出;2010年,中华美食频道自主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