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有问题”的人

来源 :中国科技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eng66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帝存在吗?一切如何开始?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吗?我们能预测未来吗?黑洞中是什么?时间旅行可能吗?我们能在地球上存活吗?我们应去太空殖民吗?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我们?我们如何塑造未来?
  这10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但稍加思考却又似乎无从回答。这些问题就是著名天体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留给这个世界的临别礼物。2019年3月,在霍金离开我们1周年之际,他的新书《十问:霍金沉思录》简体中文版出版了。
  在这本书中,霍金以他一贯的睿智和深刻回答这些问题。他说,回答这些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证明这些问题本身并不存在。比如,对于第1个问题“上帝存在吗”,这个问题涉及科学和宗教的争议,很多科学家都避免卷入这类争议。然而,霍金的回答是:万有引力定律、量子力学、相对论等物理和数学上的各种定理和公式,以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些科学规律,有没有上帝都能成立。换言之,霍金说,科学不需要上帝。
  1942年1月8日,霍金出生在英国牛津,是当代最伟大的天体物理学家之一。他在37岁时担任剑桥大学的卢卡斯数学教授,而这个职位曾经由牛顿、狄拉克担任。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安葬在伦敦的西敏寺,而他的旁边,长眠着牛顿和达尔文这2位科学巨匠。
  伽利略的忌日,正好是霍金的生日。爱因斯坦的生日,正好是霍金的忌日。这种种巧合,似乎在暗示我们,像霍金这样的科学家,是人类不可多得的旷世奇才。他们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就是向人类揭示宇宙和自然的奥秘。每次在打开一扇窗之后,他们就会离去,留下窗外的美景,让后人去追随,去继续探索。
  霍金不仅是一位科学家,还是继卡尔·萨根之后当之无愧的世界科普大师。他参加电视节目,到世界各地作演讲,写科普书,完美地体现了一位科研工作者让科学影响社会的重要价值。他一生著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黑洞不是黑的》等科普著作,每一本都十分畅销,影响深远。其中,《时间简史》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全球畅销千万册,堪称出版史上的奇迹。霍金为什么要这么做?就像他在《十问:霍金沉思录》中说的那样:“作为一名科学家,不仅提问并找到答案非常重要,我认为还有义务与世界交流我们获取的新进展。”
  小时候,我们每个人都有问不完的问题。天空为什么是蓝的?我是从哪儿来的?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十分好奇。然而,随着年龄逐渐增长,我们却丧失了提问的能力。很多从小很感兴趣的问题,长大了却不再好奇。我们已经对周围的一切熟视无睹,我们似乎失去了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我曾经去过全国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学校,面对不同年龄的孩子作过很多科普讲座。每次讲座结束后,我都会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如果在场的是小学生,他们会十分踊跃地举手。如果在场的是中学生,他们大多会沉默以对。是的,对他们来说,首先是在中考和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至于科学,上了大学再说吧!然而,到了大学,每当到了提问环节,大学生们往往会认为讲座已经结束,准备退席离场了。这就是教育的现实,也是社会的现实。我们不再去问那些“没用”的问题,我们成了一个没有“问题”的人——个看起来“正常”的人。
  然而,人一生下来就为探索而来,因为人类是自然界中唯一会提问题的物种。我们提出问题,然后寻找答案。这种提问和求索的过程,就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动力。屈原之所以能够青史留名,不是因为他解决了什么问题,而是因为在《天问》一书中,他问天问地问人生:“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这些对天地人生的拷问,让中国人千百年来不断地思索、探寻。
  数学上同样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哥德巴赫猜想、黎曼猜想等,都是还没有答案的问题。在物理和天文领域,宇宙大爆炸学说、暗物质、暗能量等都是还没有被证实的猜想或推测,就像最早预言的引力波和黑洞那样,最终,这些理论或许会被观测或实验证实,或许会被推翻,被新的理论替代。在地球科学领域,全球变暖、石油成因、人类起源等问题至今仍然存在争议。然而,有问题不用怕,有争议是好事,质疑和颠覆才能推动社会进步。
  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基普·索恩在评价霍金的贡献时说:“牛顿给了我们答案,霍金给了我们问题。而霍金的问题本身将继续在几十年间产生突破。当我们最终掌握量子引力定律并完全理解宇宙的诞生时,这可能主要归功于站在霍金的肩膀上。”
  当然,只提出问题显然是不够的,霍金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的思想的深刻性。霍金曾经说过:“我现在被禁锢在轮椅中,我什么都做不了了,再也没有人来找我帮忙了,所以,我可以更加深刻地思考问题。”在《十问:霍金沉思录》一书中,霍金对提出的10个关键问题并未给出终极答案,但他思考的路径和过程却展示了他思想的深刻性,值得反复品读。
  霍金无疑是一位精神上的富豪。虽然他几乎一生都被囚禁在轮椅上,但他的大脑中却装着整个宇宙。在《十问:霍金沉思录》中,他说:“虽然我们人类在身体上非常受限,特别是我这样的情况,但我们的思想可以探索整个宇宙,并勇敢地去甚至连《星际迷航》都不敢造访之处!”这就像哈姆雷特说的那样:“我有可能被束缚在果壳之中,但把自己视为无限空间之王!”我们的身体可以被禁锢,但我们的思想却可以自由飞翔。
  科学探索无疑是需要勇气的,它本身就是对权威的质疑和对过去的颠覆。“宇宙中存在无数颗太阳,也有无数颗地球绕它们旋转,与我们所处的星系别无二致……这些世界的生存环境不会比我们的地球差。”这些如今看来很普通的常识,布鲁诺却因为这些话,被认为挑战了教廷的权威,最后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霍金同样也是一个勇敢的人,他勇敢地面对外界对他的一切质疑,包括对他的婚姻,对他跨界参加娱乐节目,对他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他说:“我既受到赞扬,也受到批评,但从未被忽视过!”
  霍金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留下了10个大问题。其中有6个问题,扎根于他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另外4个问题,虽然超出了他擅长的知识范围,但他的回答仍然具有深刻的智慧和创造力,展现了他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
  如果非要让我说这本书还有什么不足的话,我认为,它唯一的缺陷是字数太少了,就像我曾经在节目中与霍金连线对谈的那样,对每一个问题他都惜字如金。或许,他不是要给我们答案,他更希望他的話能启发我们的思考。
  “有朝一日,我希望我们能够知道所有这些大问题的答案。”霍金最后说道。
其他文献
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我们就离不开山林带来的恩惠。木质材料是人类创造力发展的见证者,它见证了最早宗教崇拜,见证了手工业者的艰辛,见证了工业革命的飞速发展,见证了最早创客的诞生。随着材料技术的发展,木质材料在现代生活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但科技为这种古老的材料带来了新的发展,它仍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材料。  不是所有的木头都可以称为木质材料。原木从山林采伐,经过切割、加工,才能成为创客教育
江苏省科学技术馆创设的“学物理不难”科学教育项目是立足科技场馆丰富的科学展品资源,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形成课外拓展实践和课堂学习“有机融合,相辅相成”的学习教育新途径。参与对象是6-8年级学生,项目重点关注学生在物理学学习过程中的逻辑思维难点,让学生在科技馆中利用展品资源,以问题为牵引,自由探索,在思索一实践一分析一总结中抽丝剥茧,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活化掌握。项目注重培养参与者对物理学习方法的
今年是“国际光年”,恰逢中国光学事业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高科技“863”计划主要倡导者,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得者,“两院”院士,“两弹一星”元勋,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诞辰100周年。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国防光学工程和光学教育事业。王大珩的一生,旖旎风光,光华如珩;其道大光,光耀中华。  光风霁月  王大珩(1915.2.26-2011.7.21),祖籍江苏吴县(今江
郑永春,博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青年科学家社会责任联盟副理事长。  我们为什么要走向深空?未来我们能去哪里?我們又该怎么去呢?  地球——这颗悬浮在太空中的蔚蓝色星球,承载了我们所有的悲伤喜乐,所有家庭的工作、生活,房子、车子,乃至战争、爱情,都是在这颗星球上发生和发展的。我们关心的是这些身边的东西,却没有人关心这颗星球在宇宙中的处境。如果我们的地球碰到危机,人
研究背景  涡虫(图1)具备超强的再生能力。1898年,遗传学家摩尔根切下了涡虫整体重量1/279的小块组织,后来这个小块组织再生为了一个完整的个体。涡虫因此被誉为“切不死的动物”。近年研究发现,涡虫惊人的再生能力与其体内丰富的干细胞密切相关,涡虫受到创伤引发应激反应,随后通过相关信号调动体内干细胞的迁移、增殖与分化等生理过程。  应激蛋白HSP90是原核和真核生物细胞中与创伤、刺激和生长相关的重
信息化手段作为互联网时代的重要变革,越来越得到不同领域、不同部门的认可和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大力推进信息化,是覆盖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并把“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之中,将信息化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
活动主题的选择对于创客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意义。合适的活动主题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创客制作活动中,帮助我们事半功倍地达到预定教育目标。在众多主题选择中,把节日作为活动主题是一种较为讨巧的选题方法。几乎每个月都有节日,每隔两三个月总有一两个重要的节日,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题。  从外在形式上看,每个节日都有不同的民俗和展现形式,为创客教育提供了丰富的活动素材。从内在含义上看,每个节日有着
王渝生,中国科学院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所长,中国科学技术馆原馆长。  2018年3月7日,84岁的著名理论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郝柏林在北京逝世。  郝柏林辞世前不久,1月20日,在杨焕明院士召集的一次聚会上,我们同桌用餐,我还拍了一张郝柏林和杨焕明二位院士交谈的照片,当时郝柏林刚从一个学术会议上赶来,会牌还
适合年龄  小學3年级 中学9年级  材料准备  水果、一次性塑料杯、水、筷子、淀粉、碘酒、电子秤  淀粉溶液的配置  淀粉溶液是淀粉溶于水的溶液,常用浓度为0.5%。配制方法如下:在天平上称取0.5g可溶性淀粉于100mL小烧杯中,用少量水搅匀后,加入100mL沸水,搅匀,达到完全溶解即可。  研究方法  准备几种不同的水果,用电子秤分别量取10g水果。  把水果切成细碎的小块,越细越好。  把
广西中小学教师科学营(以下简称“科学营”)由广西科协、广西教育厅共同主办。活动通过创新科技教师培训模式,让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县级及县以下地区的基层科技教师有机会深入我国顶尖科研院所、高等学府,与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活动开拓了教师的学科视野,全面优化提升了教师的知识结构,培养了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过硬、教育理念先进的科技教师队伍,并通过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文化,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