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年)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包括36个群落结构性参数和35个功能性参数,共71个生物参数.经筛选,武汉市浅水湖泊MM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类个体数百分比、功能趋异指数和穴居者个体数百分比共4个核心指标组成.通过比值法将湖泊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回归
【机 构】
: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72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底栖动物是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常用的生物类群.以武汉市浅水湖泊为研究区域,分析近20年(1998-2018年)野外调查的104个湖次底栖动物数据,初步构建适合我国中部浅水湖泊底栖动物完整性评价的多参数指数(Multi-metric Index,MMI),包括36个群落结构性参数和35个功能性参数,共71个生物参数.经筛选,武汉市浅水湖泊MMI指数由总分类单元数、腹足类个体数百分比、功能趋异指数和穴居者个体数百分比共4个核心指标组成.通过比值法将湖泊健康状态划分为健康、亚健康、一般、差和极差5个等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MMI指数不仅与富营养化指标关系显著,能够反映湖泊营养状态的变化;而且能够显著区分城市湖泊与农村湖泊,农村湖泊的健康状况明显优于城市湖泊.基于MMI的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武汉市湖泊健康状况一般,其中34.6%湖泊健康状况亚健康以上,41.3%的湖泊健康状况处于一般水平,24.1%湖泊健康状况较差.构建的包含功能性状参数的MMI完整性指数,可在湖泊健康评价中推广应用,也为湖泊生态修复和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基础.
其他文献
调查评估长江流域典型支流雅砻江、赤水河、乌江以及汉江的生境状况,探索影响不同支流生境状况的主要因子,为长江流域河流生境保护和修复提供支撑.从河流物理生境形态、河流岸边带生境和水环境特征3个方面选取了 10个指标,借鉴栖息地评估指数(QHEI)和快速生物评估草案(RBPs)构建河流生境评价的指标体系.2017年8-9月对4条支流的162个断面进行了调查并对河流生境进行了综合评估.评价结果表明,雅砻江、赤水河、乌江、汉江的河流生境综合指数(RHI)分别为124.7、158.5、137.8、135.5,其中赤水
以供电时序控制与信任根作为可信启动度量依据,结合电力安全认证防护策略机制,提出了一种可信万兆加密分流认证装置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FPGA内部高性能可编程资源实现万兆报文数据源解析与定向转发,同时构建多通道数据链路实现并行传输,通过并行总线实现对称加密,千兆以太网实现密钥配置与协商功能.
水库运行导致河流水文条件发生改变,对鱼类洄游及其性腺发育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为了探究丹江口水库运行对汉江草鱼(Ctenopharyyngodon idella)洄游的影响,在库区选取8个代表点位,设置低水位(142 m)、中水位(153 m)和高水位(165 m)3种初水位条件,在获取2009年全年实测下泄序列的基础上,另设提高20%和降低20%两种下泄情景;根据2012-2018年水文年鉴,分别建立黄家港、襄阳、皇庄站断面流量一流速曲线,再结合丹江口水库的下泄流量获取各断面流速;利用三维水动力模型EF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