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距离视野下的“一带一路”倡议——基于4918篇英文新闻报道的情感分析(2013-2019年)

来源 :新闻与传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zcj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带一路"是中国提出的重要国际合作方案,充分了解各国新闻媒体的态度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至关重要.该研究通过对4918篇英文新闻报纸报道(2013-2019年)的情感分析和语义网络分析发现:从正面和负面词汇比例的分布判断,各国新闻报道在情感倾向上有所不同;进一步区分国家类型后发现,不同国家在报道框架和情感态度上差异显著,相较于非沿线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情感态度更加正面.此外,文化距离影响情感态度走向,且对不同国家影响机制不同.就沿线国家来说,文化距离适度会促进正面情感态度,文化距离过近或过远会阻碍正面情感倾向;在非沿线国家中,文化距离越远,情感倾向越负面.研究结果为官方决策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
其他文献
明代人有"好纪时事"的习惯,到晚明,时事信息传播大盛;尤其是明清鼎革之际,时事的书写、出版与传播均呈空前繁盛的局面.这一时期留下大量的记录时事之书,被统称为"甲申之书"、"甲乙诸书".不同于一般的野史、笔记,时事书承担着快速传递时事信息的功能,是具有自身特色的商业化出版物.时事作品与时政存在紧密的互动,这对其内容造成深刻的影响,人们批评其记载"猥繁不伦,异端丛出",正是那个动乱时代信息与舆论混乱的真实体现.大量的时事书写为"南明史"的编纂提供了丰富的材料,也为我们分析南明历史文本的生成
社交视频日志创造了一种媒介化的生存环境,融通慢性病患经验.结合量化和质化的抽样内容分析,论文以B站31位癌症患者博主的视频日志为对象,分析数字复合媒介与具身展演的相互作用对患病经验的建构.研究发现,样本中的疾病可见性,呈现出年龄、城乡和性别差异;癌症的媒介化生命周期具现为医疗化、感性化、商品化的疾痛身体;基于数字可供性的"活力"取代消沉,成为新的癌症的隐喻.
数字劳动研究多为横截面式调查,无法对不同数字经济实践进行分层化和历时性的考察.有鉴于此,论文结合生活史访谈、田野观察与档案资料的方法,尝试提出"数字化生计"的概念来理解残障人的数字经济实践,并在生命历程中追寻残障人的生计变迁.研究发现,对比卷入数字化浪潮前后的生活经历,数字经济与"互联网+"政策为残障人提供了更多就业机遇,但数字劳动的低端性和不稳定性与他们以往生计方式并无本质区别.残障人参与数字经济的动力不止于经济需求,还有社会化和自主性的需求."半残半工"构成残障人投身数字经济的劳动力再生产
平台化改变了新闻、信息和娱乐领域的传统工作方式,催生了以脑力、精神和情感劳动为核心的创意劳动者,引发了从"数字零工"到"数字灵工"的劳动升级.极端不稳定的工作状态需要一套意识形态加以引导,平台资本采用兴趣玩工、命运自主、情感能量、程序正义与希望劳动等一系列意识形态理念,维系着创意劳动者接受不稳定、无保障与缺乏安全感的工作,制造出创意劳动者的主动"同意",本质上是一种隐蔽的劳动控制.同时又以控制权"转移"、"创意"流水线与计量化"绩效"等组织技术和数字技术,直接控制创意工作者的劳动过
私力救济的涉"性"隐私网络公开合法性判断标准并不清晰,需要区别伦理、法律不同范畴,前者是基于道德衡量的"得其应得"的正义性而认可网络公开行为的合理性、正当性,"私"或"隐"的内涵均被赋予社会角色方面的不确定性.后者侧重隐私内涵的自在性,"私"或"隐"均具备脱离社会角色或社会身份的相对确定内涵.法律范畴涉"性"隐私公开的基本价值实现并非完全倚重隐私主体的人格尊严与羞耻感,个体人格利益的权重取决于同他人利益的关联度.法律范畴涉"性"隐私公开的价值既取决于证据获取的正当性,亦体现
禳灾作为古人应对灾异的重要举措,具有丰富的传播学内涵:从表层看,禳灾是一种祈神免灾的仪式传播,从先秦到两汉一直内嵌于古代社会秩序中,成为先民灾异认知的重要框架;从中层看,禳灾是一种危机传播,其思想核心在于训诫统治者在面对灾变时应有"恤民之心",以满足民众对其"行重于果、民重于物"的期待视野,避免因民心尽失而导致更大的社会动乱;从深层看,禳灾是一种政治传播,其本质是统治者行使法术解除面临的灾难,并将此过程展示给民众以安抚民心和维护社会稳定,而在这一由最高权力者、巫觋集团和士阶层构建的维稳机制中,又潜
最近,我参加了省委举办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学习班,和同志们一道认真读文件,想问题,联系实际,领会《决议》的精神实质。虽然时间不长,但大家都感到这次学习是颇有收获的。
五四运动后,《新青年》不断转向,先后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号"、"劳动节纪念号",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在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陈独秀不仅将《新青年》迁回上海出版,而且与群益书社决裂,独立创办"新青年社",出版《劳动界》,宣告了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诞生.1920年9月《新青年》第八卷开始改组后,编辑部南北同人分裂,并于1921年4月由沪迁穗出版,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机关刊物;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成为党中央理论机关刊物.在《新青年》不断转向中,陈独秀等
《上海新报》是北华捷报馆所诞生的第一份中文商业报纸,这份报纸与北华捷报馆的关联仍是一个有待填补的研究空白.论文利用《北华捷报》、《字林西报》、《字林西报行名录》等西报材料,试图理清《上海新报》与北华捷报馆的关联,以探讨这份报纸在中西之间的特点与局限.研究发现,北华捷报馆的经营与编辑业务相分离,报馆统揽《上海新报》的定价发行等经营业务,西人主编在报馆主管之下独立编辑报纸.因而,《上海新报》从翻译内容、新闻观念和言论立场上都有较深的西报印记.在借鉴移植西报理念和西式新闻纸的本土化探索之间存在的张力和限制也影响
在晚清社会,现代报刊媒介的"介入",打破了官方发布科举新闻的闭环系统.报刊所报道的科举新闻,对士人的资讯获取、社交活动和思想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报刊利用其自身的资讯优势,印制乡试、会试闱墨,刊登各类科考书籍广告,从而实现科举新闻与科场生意的"互动"与"互构",使"应试之书"与"必读之报"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联系.尤其是在维新之后的数年间,"新闻化的西学"成为士子应试策论的思想资源,诸如"时务体"、"新民体"被视为应试的范本,士人热衷于阅读时务书报.科举考试的内容转向促使士人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