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堂古诗阅读教学有效性探析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xhx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文学艺术体裁之一,而古诗中大量的精品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在高中教材中有很多优秀的诗歌,加强对这些诗歌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高中课堂诗歌的阅读教学功利性过强,学习的目标就是分数,教师在课堂中重点讲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和鉴赏方法,不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掌握的只是做题的方法,其思考性没有展现出来,无法形成较高的诗歌鉴赏能力。在课堂诗歌阅读教学中教学方法单一、死板也是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的原因之一。很多教师将诗歌内容剖析在黑板上,让学生死背,学生的厌学心理会不断增加,由于对诗歌语言和情感没有细细品味,学生无法从心底里认同诗歌的思想情感。另外,教师在诗歌教学中一般都是从题目、诗人、注解等方面入手,将整首诗歌分析得支离破碎,在意象承载的感情讲解中过于理性,无法从整体上让学生对诗歌的意蕴有所了解。笔者以为,有效的古诗阅读教学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多种形式读,体验语言之美
  诗歌韵律感和节奏感均比较强,学生通过读能对诗歌整体的意境之美有所了解。在诗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默读诗歌,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边默读,边思考。然后要美读,带着丰富的感情色彩朗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品味诗歌语言之美。例如在《琵琶行》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拼音注释默读诗歌,然后由教师范读,将学生带入诗歌设置的情境中,最后由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诗歌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之美,品味诗歌情感,了解琵琶女之前和现在的生活处境,感悟作者目前“谪居卧病”的心态,深刻理解“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学生朗读后,教师要检查朗读的效果,判断学生对整首诗歌的了解程度,从而确定之后采用何种教学方法。
  二、及时提供铺垫,了解诗歌背景
  诗歌不仅是作者个人情感的抒发,其中也蕴含了特定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了解诗歌创作时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和作者的生活状态对于更好地理解诗歌内涵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作者所处时代的了解能体味到诗歌中的情感,同时增加了文学知识准备,从而可以在其他诗歌的学习中有效应用。高中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向学生分析诗歌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生平事迹。例如在《雨霖铃》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介绍柳永的生平,他不仅是屡试不中的才子,而且是经常出入秦楼妓馆的浪子,他自命不凡、敢爱敢恨等。让学生对他的一生有详细的了解后,再学习整首词,学生的兴趣会增高,对作品的风格、意境等的了解会更加深入,能实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深层次挖掘,准确把握意象
  诗歌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不同的意象承载着不同的感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从诗歌意象出发,让学生在了解诗歌意象所代表的内涵的基础上,整体把握诗歌的情感。例如,在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秋风、大雁、黄花、秋雨、梧桐等均是作者心境的真实写照,这些景物充分体现了作者处境的凄惨、内心的煎熬,从而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愁、孤寂。教师在教学中抓住这些意象,让学生对这些意象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就能形成对诗歌整体内涵的深刻把握。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搜集归纳诗歌中较为常见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例如炊烟、大雁、秋风、月等。
  四、结合艺术鉴赏,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很多诗歌是通过描述景物来表现作者情感的,学生对作者描绘的景象有全面的了解,能增加对诗歌内涵的掌握。例如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绘制诗歌中描述的画面,以直观的形式表现蜀道的艰险,让学生结合画面对诗歌的内容形成更加深刻的了解。这样不仅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学习信息,也能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音乐的体验能让学生产生心灵上的愉悦,目前随着音乐事业的发展,很多脍炙人口的诗歌均被谱曲后以音乐的形式展现出来,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音乐手段,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由于音乐的帮助,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感悟诗歌的内涵。例如在李清照《一剪梅》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听歌曲,感悟音乐中表达的内容,反复几遍后,学生对整首词的认识会更加深刻。另外,在诗歌学习中为诗歌准确配乐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总之,课堂诗歌教学是艺术的教学,当前高中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教学不仅仅是为高考服务的,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所以在教学的时候教师要采取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加强对诗歌背景的分析,将绘画艺术和音乐艺术充分融合到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诗歌所表现内容的理解。
  (责任编辑韦淑红)
其他文献
生态文明就是效法自然生态的规律,在社会发展中实现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企业在伦理价值观、生产、技术、销售、制度和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可持续发展能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教育多样化、特色化的需求也逐渐增多。我校属于市属普通高中,以美术特色作为我校的发展方向,在十几年的美术特色办学发展中,我校的办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结合实践,从宏观上阐述提升美术特色高中教学质量的三个谋略:学校层面之谋略、班主任层面之谋略、美术教师层面之谋略。  [关键词]美术特色高中教学质量谋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摘 要]初一历史高效课堂的打造,不仅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己知彼,注意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对学生实行科学的学法指导,还要求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课前预习,并能在课后进行复习与巩固。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使实现课堂高效成为可能。  [关键词]高效课堂 新课改 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人教版历史新教材以新的形式和内容编排对传统的教法提出了
在风险投资过程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努力的不对称性和对剩余索取权的安排使得风险投资家与创业企业家都有动机谋求私人收益,从而导致双边道德风险的形成。
生活处处是化学,化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创设“生活化”课堂,让学生感受化学魅力,寓教于生活之中,带领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化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