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考理综的备考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tago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考复习是一项综合性工程,讲究科学的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率,促进每个考生健康成长,是复习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从事高考辅导工作多年,就高考理综备考工作,谈谈做法,与同仁共勉。
  一、转变观念,加强协作
  理综是理科学生高考的第一大主科,满分300分,虽然花时间同语文一样为两小时三十分钟,但会产生双倍效益。它是知识与能力综合最强的一科,是理、化、生三科知识综合能力的体现,如果有一科拉了后腿,理综就会失败;而只有一科成功则不一定成功。三科教师要团结协作,不能只顾及自己的一科,更不应该相互埋怨,说某某成绩差影响了我们,或某某抓得太紧学生没时间学习其他两科,这些想法都是不应该有的,其实每个人都在为提高理综总分献计献策。只有三科平衡发展,理综才能取得好成绩。如何才能使这三科均衡发展,我校的做法是:将每班前30名的学生分配到人,根据学生的偏科现象,每科教师将本科目成绩偏低的学生分配8人左右(个别同学无偏科现象),利用课余时间多进行思想沟通,通过与他人成绩的对比认识到偏科的严重性,让他们树立信心,并对教材上含糊不清、理解不透的知识点,重点题型的常用解法多指点,更多的是对他们进行学法指导,目的在于让学生及早适应理综卷,掌握答题方法,适应不同科目间知识的过渡,全面提高应考能力。
  二、专题训练,查缺补漏
  第一轮系统知识的全面复习已经结束,第二轮专题训练已过半(第一阶段4月1日—4月20日,第二阶段5月11日—5月16日),抓好第二轮复习的后半环节和第三轮的最后冲刺,做到有的放矢,就要将重点知识系统化、条理化、网络化,对知识实施更高层次的再认识;从感性的把握到理性的抽象与概括,达到由繁到简的二次升华。第二轮复习首先要围绕重点、难点、热点进行“踩点”复习。以物理学为例,如力学中抓住受力分析,守恒条件的判断,运动过程的分析这三个难点,围绕力学、电学中的能量问题,动量、机械能的综合应用问题,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电磁感应与动量、能量、电路结构的综合问题等为重点,重新编织知识网络,探究解决问题的规律。采用“小综合”形式有机串联学科内各板块知识。如把力与运动;力与动量能量;机械振动与机械波;引力场、电场和磁场;电磁感应与电路结构;热学、光学与原子物理等知识有机结合成专项复习。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进一步熟悉、熟练解决常见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和要求。如,图像专题、极值问题的处理途径,临界问题的分析讨论,选择题的常用解法,综合题的解题要求,信息给予题的类型及对策等专题。还要重视联系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的训练,重视近代物理知识、设计性实验专题训练。这只有熟练掌握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科思想方法,并有多年高考辅导经验的教师才能完成。为了让每个教师都能保质保量完成这一阶段的复习,每科选一个人(有的科目两人)负责这一阶段的学案、例题和训练题的筛选,这样其他教师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了解学生,掌握学情,钻研教法和学法指导,尤其是对年轻教师明确了这一轮的复习思路,掌握第一轮复习中的薄弱环节,能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复习,对做错的题进行专题过关、查漏补缺、深化知识,从而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理解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第二轮复习落到实处。
  三、抓落实,求高效,重反馈
  第三轮的强化训练仍然安排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4月21日—5月10日,第二阶段在5月17日—5月23日,重点要做好如下三件事:
  (一)根据高考试卷的题型、题量、分值、要求等集中训练多套高考模拟试卷,通过练习,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回归书本,温故知新。旨在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和训练良好的竞技状态,进一步强化重要的公式、定律、规律。对题型、题量、难度的控制,通过不同层次要求的试卷训练,使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从而从容地走进高考考场。
  (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过程是提取信息、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它不但包括阅读、理解、分析、综合等多种能力,而且包含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提高审题能力不仅是应试的需要,而且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高考强调要增加应用性试题,这类联系实际的试题往往阅读量较大,对审题能力的要求更高。审题时要克服只关注那些给出具体数据的条件,而忽视叙述性语言的推敲。那些叙述性语言中有些就是“关键词语”,能否准确地发现并理解关键词语,是审题能力高低的重要表现。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的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如:“恰好”、“可能”,“一定”,“正在”,“最大、最小”,等等。忽略了关键词语往往会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
  (三)培养学生高效的答题方法。每年在高考结束后,很多考生都带有遗憾,尤其是对理科综合卷,有的因时间分配不合理,使得后面的题目没有时间做;有的因审题不清,遗漏条件或答非所问,使得整个思路出错;有的因答题不规范,造成大量失分;还有的因过度紧张,造成考场上思维“休克”现象。种种现象导致考生在高考中不能充分发挥“真才实学”。
  总之,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只有大家齐心协力,积极备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其他文献
摘 要: 幼儿分享意识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幼儿个人素质的提高有重要作用。文章从幼儿教育角度出发,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 小班幼儿 分享行为 培养方法  幼儿的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幼儿分享行为的实施对于幼儿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及在集体中的融入有着积极作用,在幼儿教育中引导学生实施分享行为,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是幼儿教育工作者的义务。幼儿分享行为的培养与发展对于幼儿人际关系的建立有
摘 要: 多年来我国一直采用传统教育模式,导致教师难教、学生难学。目前我国英语考试中,时态占的比重仍然很大,因此,如何使时态教学变得简单有效刻不容缓。作者主要论述了初中英语时态教学,具体阐述了如何将张思中和马承的集中教学法相结合,进行初中英语时态教学,试图把这两种教学法完美结合,各取所长,相得益彰,使初中时态教学变得更简单,好学易教,短时间内彻底突破八种时态关。  关键词: 初中英语时态教学 张思
历史学科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内容极其丰富,它包括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而这些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紧密、错综复杂。初中生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有限,那么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把握整个历史的发展脉络,就是初中老师值得思考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初中历史“自主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分为六环节:激情导入—自主自学—合作探究—交流提升—拓展延伸—巩固提高。实践证明,探究式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能激
摘 要: 英语课是技工学校学生的主要文化课之一,技工学校英语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作者结合担任技工学校英语教师的几年工作经验,就五星教学模式在技工学校英语教学的运用作了分析,并进行了新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 五星教学模式 英语教学 技工学校  五星教学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死板的模式,它具有很强的开放性,它的最终目的是增强教学效力和魅力。我们完全不必拘泥于它的模式,而应抓住它的本质,引领有效教学的实施。
摘 要: 课程设计指学习者在校内外一切学习的计划,包括需求分析、学习目标确立、学习内容制定、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及评估方式的选择,涵盖了教学过程的方方面面,对教学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夜大教育不仅是我国当代成人教育中最早出现的办学形式之一,还是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2013级夜大两个班级的口语教学为例,分别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评分标准三个方面论证合理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关键词
摘 要: 未成年人素质教育校外实践基地可谓是“另类”学校,如何建设实用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后勤管理秩序,挖掘后勤工作潜力,调动后勤工作积极性,提升后勤工作服务水平呢?对此,文章指出“常态化”是基地后勤管理工作的基石;“创新型”是基地后勤工作的支柱。  关键词: 校外实践基地 后勤管理 常态化 创新型  基地可谓是“另类”学校,因为它较于学校存在诸多变数。如何建设实用的后勤管理制度,建立良好的
一捧土,一棵菜,一卷纸,随手拈来,皆可入画,没有创新,就不可能有丰富多彩的画卷。美术更多的是一种个体情感的表达,它要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展示的是一种探究欲望,教学是认知活动,更是情意活动。培养学生爱美术、爱生活的情感,举足轻重。  一、解放学生的双眼,让学生看物塑形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行,让学生动起来,在运动中,更能发展学生的才能。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美术创作当中,让他们探索新知,追求新
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三的主要内容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历程,涉及中外历史上众多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可以说思想史教学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最薄弱环节,新课程用一个模块组织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凸显思想文化的发展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思想文化模块的一些教学内容,对学生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偏深偏难的,例如先秦诸子的思想、宋明理学、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等。教师要教学到位并不容易,学生要真正理解也不是件轻
摘 要: 小学语文是应用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接近小学生生活,特别有情趣的一门学科。教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堂上践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阳光。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建立民主、平等、和
教师要掌握更具创造性、更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教学时保持学生参与交流讨论的热情,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数学教学以知识的形成过程为核心,是展示思维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促使学生进入创新思维状态,以探索者的身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一般规律。因此,开展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