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株丝状真菌N3、N9的分类鉴定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mllp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一酸奶样品中分离到两株丝状真菌N3、N9,通过形态学观察、ITS序列测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初步确定了N3、N9菌株的分类地位以及与其近缘种之间的生物系统学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3、N9菌株在PDA培养基上形成典型绒状菌落,菌丝体上具有担子菌所特有的锁状联合结构.ITS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分析表明N3菌株与灰白侧耳(Pleurotus spodoleucus)同源性最高,N9菌株与佛罗里达侧耳(Pleurotus floridanus)同源性最高.
其他文献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椭圆型方程问题:{△u=p(x)u^p+g(x)u^a│△↓u│^q,x∈R^N;u(x)→+∞,│x│→+∞的正解存在性问题,其中p〉1,α+q〉1,q∈[0,2],而p,g∈Cloc^θ量(R^N)(N≥3,0〈θ〈1).运用上下解的
使用液溴氧化和水解有机磷的方法,合成了具有核磁共振活性的氧-17同位素标记的三(对甲氧基)磷氧化物(^17O=P(C6H4OCH3)3).本方法具有产率高(>90%,即92.0%),易纯化等优点.并使用多核核磁共振-^3
以甲酸镍与硝酸镍的混合盐为前驱物,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负载量质量分数17%的Ni/Al2O3催化剂,通过TEM、TPR、XRD等测试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
研究了复合负载型钒催化剂VCl3/MgCl2.SiO2-Al(i-Bu)3-TiCl4/MgCl2.SiO2体系合成反式-1,4-聚异戊二烯的基本规律.当采用单体-Al-V-Ti的加料顺序时,温度为50℃,最大催化剂效率可
证明了可控正规三元组中关于不可约特征标的限制和诱导的一个结果,推广了Isaacs关于p-可解群特征标的相应定理,并给出了一个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