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晶体三氧化钨的电变色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ster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道了一种结合泡沫形成和热处理技术制备纳米晶体三氧化钨的新方法.经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WO3的结构和表面形貌的表征证实,WO3呈正交结构,并形成由30~40 nm的纳米颗粒组成的晶体簇.以浸涂的方法将WO3修饰在ITO导电玻璃上制备成电极,电化学测量表明由该方法制备的WO3具有很好的电变色可逆性和很快的响应特性.
其他文献
从南海红树林内源真菌Fusariumsp.ZZF51的培养液中分离得到-金属络合物(1),通过波谱数据和单晶衍射数据解析其结构为二(5-丁基-2-吡啶甲酸-N1,02)合铜(Ⅱ)。为提高其产量,研究了Cu(Ⅱ)对
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于拓扑遍历Logit型多路径交通分配算法。算法将基于拓扑遍历的最短路算法与合理路径的选择相结合,有效减少了最短路的计算次数,提出了与经典Dial算法的单
含孔型结构的可渗透性具有对波浪的减弱效应,研究非线性波对该类结构的绕射作用机制有重要意义。分析了椭圆余弦波、孤立波以及Stokes二阶波对可渗透圆柱群结构的波绕射问题,给
在历次大洪水中,蓄滞洪区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保证整个河系行洪安全争取了时间,蓄滞洪区的人民群众顾全大局也多次作出了牺牲.近年来区内进行了大规模的安全工程建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