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赘婿》算不算一部成功的“男频IP”改编剧?

来源 :新民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赘婿》剧照。

  有多少人会想到,一部未播就曾被普遍唱衰的《赘婿》,竟一路开挂成了2021年开年以来最火的剧集。
  这部由郭麒麟和宋轶主演的电视剧,讲述了原本是现代金融界翘楚的江皓辰(张若昀饰)在一次商战失败后,意外穿越到古代,成了苏府的赘婿宁毅(郭麒麟饰)。虽然身份地位低,没了八块腹肌,也没了高大身材,但宁毅依旧凭借现代人的经商智慧,带领苏氏布行在同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一步步成为了江宁首富,甚至“治国平天下”。
  该剧首播后,就让观众极其上头。12集更新完毕,催更之声四起,《赘婿》因此在开播一周后就成了爱奇艺热度值破10000最快的项目。上线两周后,抖音上“赘婿”词条的播放量就超过16.3亿。此外,《赘婿》相关的微博主话题阅读量破22亿。
  在网友高涨的追剧热情下,平台“顺应民意”为《赘婿》加更。36集的剧集仅用了半个月就迎来大结局。笔者有个平时一毛不拔的朋友竟然还为它买了“超前点播”,熬夜追完结局。
  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是,相比大女主剧在市场上的得天独厚,同样脱胎于网文IP的男频剧却走得跌跌撞撞,甚难讨好市场观众。而随着《斗破苍穹》《武动乾坤》等头部IP改编先后扑街,男频剧更是一度背上了“十改九扑”的质疑,市场对这一类题材甚至是陷入观望期。
  但自今年2月14日开播以来,《赘婿》一直热议不断,话题度和收视一路走高,“赘婿”的词条几乎常驻热搜榜前排,并连续登顶猫眼网剧热榜、骨朵热度指数榜、vlinkage播放指数榜、灯塔热度榜第一。它的每次更新都能带来新一轮讨论。
  一部曾经不被看好的男频IP改编剧,究竟做“对”了什么?

  一部曾经不被看好的男频IP改编剧,究竟做“对”了什么?

从抵制到“真香”


  要说2020年最热网文题材,那赘婿题材绝对排得上号。在掌阅科技公布的《2020年度数字阅读报告》中,赘婿文的热度已经盖过之前大受欢迎的总裁文。另据免费阅读软件“疯读小说”2020年9月发布的报告显示,在其过去一个月的增长榜单TOP10中,赘婿类小说占据30%,成为男频小说最主流的题材。而在另一免费阅读软件番茄小说上,今年2月某日的热搜榜TOP10,也有《龙王医婿》《超级上门女婿》《上门龙婿》等三部赘婿类小说。因此,2020年被稱为“赘婿文元年”,名副其实。
  据了解,《赘婿》原著小说由网文作者“愤怒的香蕉”于2011年起在起点中文网首发连载。这部小说至今尚未完结,却多次成为起点中文网榜单第一。鉴于历史题材的写作难度,这部小说的情节设定至今少有人模仿。而近两年出现的赘婿类小说大多数则是以现代日常家庭生活为背景。
  作为“赘婿流”的开山鼻祖,《赘婿》被搬上荧幕自然也颇受期待。不承想,在开播之前,《赘婿》却因原著、原著作者和改编引发了不小的争议,且收获的绝大多数是抵制之声。
  一方面,原文作者“愤怒的香蕉”先被扒出早年间侮辱女性的言论,后又宣称“不需要女性观众”。他还与作家“七英俊”因为性别骚扰问题展开了骂战,并将炮火转移到了自己的身上。最终,“愤怒的香蕉”在表示“俯仰无愧”之后宣布退博。
  但是大众的情绪已经点燃,一时间,电视剧版《赘婿》也成为网友炮火的集中地。不少网友呼吁“姑娘们,不看《赘婿》就是尊重自己”,也有人表示“可惜了演员,坚决不看”。此外,微博热搜也接连被#赘婿原作者#的相关词条霸榜了好几天。
  另一方面,从主创团队、主演阵容来看,该剧从筹备伊始,瞄准的便不仅仅是原著受众,而是希望借助导演编剧的笔触,甚至是演员阵容承袭《庆余年》,去吸引女性观众,毕竟“得女性观众者得天下”从来不是说说而已。因此,偏女性向的改编惹恼了不少原著粉。但同时,也有人认为,这部剧的内核其实仍是“男频文”,于是又出现了很多批评该剧是“披着女权的男权剧”的声音。总之,《赘婿》就是两头不讨好。那时候,估计大部分人都以为:“哦豁,《赘婿》要完。”
  但《赘婿》正式播出之后,在之前的评论主阵地豆瓣,不少评论开始为演员和剧组鸣不平,称“原作者的言行不应该让演员买单”“普通的女性观众觉得不错”“替郭麒麟鸣不平”……
  毕竟大多数理智的人还是能够将原著和影视剧分开的。就这样,有相当一部分和笔者一样本来对《赘婿》没啥感情的观众,在热搜的一再煽风点火下,反而对这部剧产生了好奇,纷纷加入追剧大军。

喜剧 甜剧=爽剧


  抛开原著,若以更加客观公正的眼光来看待《赘婿》,它之所以成为春节后第一部破圈“爆款”,与其“轻喜剧”的定位密不可分。从历年春节档票房排名来看,合家欢的喜剧片是绝对的卖座主力。选择在春节期间开播的《赘婿》,显然深谙这一收视密码。
  导演邓科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曾透露,接到《赘婿》这个项目后,他跟制片人沟通了很久,想找到一个适合《赘婿》的打开方式,最终确定了轻喜剧。一来他本人擅长和喜欢轻喜剧,二来这个故事天然有轻喜剧的基础。
  该剧制片人刘闻洋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决定在整体剧作中增强喜剧的成分,希望让大家打开这部剧的方式是轻松、诙谐的,消解一些平日生活中的压力。”
  于是,在喜剧的加持下,宁毅逆袭之路上的每次“金手指”就显得没那么讨厌。而他频频用现代人的经验吊打古代人,也让观众们着实爽了又爽。
  比如,在大婚当天,宁毅用科学方法破解情敌的“滴血验亲”离间计,不紧不慢地道出了白矾和温水会加速血液相融的道理,同时让弹幕里调侃“白捡了一个好大儿”。   又比如,宁毅用“五位朋友帮砍价”的“拼刀刀”玩法化解店铺危机。看着满屏的古代妇孺哒哒哒地穿梭于市井之间求砍、求拼团,是不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对于宁毅来说,在古代搞商战就是降维打击,“苏宁毅购”、停车位、外卖服务、加盟商、会员入籍……这些随口说说的现代词汇,就是跨越时代的思想碾压,观众以现代眼光去看,笑点自然就出来了。
  更讨喜的一点是,宁毅和乌氏布行的商战起因并不是为了展示自己,也不是因为某些大义凛然的理由,而是为了给苏檀儿报仇,激发起他斗志的原因正是苏檀儿被乌氏布行少当家欺辱。归根结底是一个“爱”字,这样的理由对于观众来说,简单易懂,且更能接受。
  而这恰恰也成了该剧的另一大爽点——“甜”!
  苏檀儿与宁毅在大搞事业的同时,互相欣赏,情感升温,他们真心喜欢上了彼此,从而印证了那句话:“最好的爱情,两个人要旗鼓相当。”而在行动上,苏檀儿却是主动的那个,宁毅则更像是“小媳妇”。
  要知道《赘婿》的感情戏之所以让人看得舒服,其实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砍掉了原著中的“后宫线”。
  为表诚意,剧里特意加了另一个重要设定——男德学院。刚走进男德学院,男主当场傻眼。课堂上方最显眼的地方,挂着硕大的牌匾上写着四个大字:以妇为纲。显然,这是“以夫为纲”的翻版。
  但有一说一,《赘婿》如果能一直保持这样的爽度和甜度就很好了。只可惜,随着剧情的进展,它的格局变了,故事的版图开始由家向国过渡。
  可以说,从走出江宁之后,《赘婿》面临前后分裂的危险,当苏檀儿除了“回忆杀”外连续6集无戏份,当轻松搞笑的商战智斗变成了军营中的较量,前期被甜宠剧情和喜剧风格吸引过来的观众能否适应?这对于编辑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考验。好在,从18集以后一路走高的收视数据和观众反馈来看,《赘婿》也算是成功经受住了考验,且借此实现了自我突破。

  为表诚意,剧里特意加了另一个重要设定——男德学院。刚走进男德学院,男主当场傻眼。

  当然,有人说,《赘婿》给男频IP的改编上了一课;但也有评论认为,《赘婿》是一次不够真诚的改良,妄图把“平权口号”当免死金牌的创作理念,从而对真实的创作意识遮遮掩掩,“剧外,宣传口径与时俱进地打出了‘男女双强格局’的旗号,但剧里却致力于取悦男性观众,假意讨好女性观众。这份油滑与投机取巧式的敷衍,属实令人深感冒犯”。
  而笔者想说,不论是《庆余年》,还是《赘婿》,它们都试图并正在打破“男频必扑”定律。更重要的是,正如郭麒麟在采访中所言,他们本来就没有什么野心,“我们也没有能力去教育您,初心就是带给您快乐”。所以,忘记原著,权当是个同名喜剧,看过,乐过,岂不美哉?!

“新人”郭麒麟


  最后,再来说说郭麒麟。
  原著中,宁毅容貌清秀、性格沉稳,剧情后期更是逐步展露城府和惊人魄力,其手段狠辣,素有“血手人屠”之称。官宣之前,原著党心目中的理想人选是厂花陈坤。但偏偏,片方挑中了郭麒麟来担任主演。
  此消息一出,曾惹来不少原著党的抗议,他们一致认定郭麒麟的颜值和气质撑不起角色。更有甚者,觉得郭麒麟和宋轶的颜值不匹配,磕不动这对CP。
  但随着《赘婿》热播,观众发现满口相声腔、形象讨喜的郭麒麟演起言辞犀利、老成淡定的宁毅,倒还挺合拍。
  刘闻洋表示,剧本并不是像外界猜测的那样,为郭麒麟量身定制,但在很早的时候,他们就把郭麒麟列入了角色人选。制片方想把寧毅这个人物身上轻松诙谐的一面放大,而相声演员出身的郭麒麟具备幽默而不油腻的条件。
  邓科则坦言,郭麒麟其实非常老到,给了他信心,“当时我们看过麒麟的一个话剧,他在话剧里演绎一个小人物在战乱年代的变迁和成长,就觉得郭麒麟其实并不是我们以为的,好像他只能是一个喜剧演员,他其实很丰富,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和可能性”。
  作为德云社班主郭德纲的儿子,郭麒麟确实在《赘婿》中展现了他强大的相声功底,把每一个段子都演得活灵活现,十分有趣。
  事实上,郭麒麟在演戏上还是新人,《赘婿》之前,他没有太多演艺经历,最为人称道的角色应该就是《庆余年》里爱钱如命的范思辙。但就像郭麒麟把这个并不出彩的范思辙演红了一样,《赘婿》也让我们看到了郭麒麟随着角色实现了自己的成长。
其他文献
随着几个欧洲大国的新冠疫情控制趋稳,暂停了几个月的欧洲各大足球联赛也按下了重启键,其中,除法甲提前结束外,五大联赛的其余“四大”都已经重启。全球其他大洲各国的联赛也在陆续重启中。虽然由于疫情仍在持续的关系,这些重启的联赛基本都采取了空场比赛的形式,缺少了现场球迷疯狂的气氛,但是对于嗷嗷待哺多时的球迷来说,毕竟也算缓解了多日的“球荒”。欧洲联赛重启时间  英超: 6月17日  首场:阿斯顿维拉0-0
摘要:只有更具针对性地展开作文教学,才能使学生逐渐热爱写作、敢于写作、学会写作。本文从立足生活,取材选材;巧妙模仿,迁移运用;作文讲评,针对提升三方面对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作文教学方法展开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农村作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主要学科之一,对于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皆有积极影响。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
胡展奋  昨夜西风凋碧树,曾几何时,窗外的景观一下子肃杀不堪。  冬天来了。  我们的心情本也随之入冬,寂冷而沉郁。然而近日出门忽然被震撼到失语:东南路旁,新开盘的小区,突然一片锦绣斑斓照彻天,粉浪滚滚扑面来,一大树的珊瑚,一大棚的焰火——路边突然高耸出数株高大的樱花树,万点赤丹,乱红争春,直把天际染红,靠右又是一大丛金黄的银杏和深绛的枫树,绵延的流金红浪,仿佛又是深秋的江南……  回过神来当然知
在全球50个国际文化大都市中,上海坐拥的咖啡馆、茶馆总数双双排名全球第一,这是2021年1月初,上海交通大学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团队公布《2020国际文化大都市评价报告》中的数据。  咖啡与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饮品,不但消费量居于世界无酒精饮前列,而且还融入了世界各地的风土文化。一杯浓郁醇香的咖啡叫醒了多少人的清晨,而人们的文化记忆里,也总少不了一杯袅袅清茶。两者的交融,在海派文化的魔都,最合
王振在金银潭医院新冠肺炎病房会诊病人。  武汉新冠肺炎疫情一个多月后,2月21日,上海援鄂心理医疗队抵达武汉。上海援鄂心理医疗队是首批到达武汉的心理医疗队之一,50名队员来自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和上海各区精神卫生中心,在10个医疗机构开展工作,方舱医院全部休舱后在6家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驻点,近期根据国家卫健委统一安排接手了雷神山医院等两家定点医院的心理救援工作。  这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组织心理医疗
上期封面  (2021年 第07期)  水警這个名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很陌生。上期参与周刊封面报道《霓虹灯下的上海水警》,让我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了这个神秘又陌生的职业。  上海霓虹灯光最为璀璨的地方,当然是黄浦江畔的万国建筑群,沿着外滩一直往南走,外滩派出所的水上警务站就漂在黄浦江上,没错,水警们的值班场地,竟然是码头。警务站的公安艇每天进行水上巡逻,我登上公安艇了解水警的工作,也随着水警们的视角重新
(2021年 第09期)  上期封面报道,周刊再次关注到包括外卖企业在内的平台经济。全国政协委员李国华此前提到外卖时说对它“又爱又恨”,“爱”是因为给人们带来不少便捷;“恨”来自于那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譬如没有社保的外卖小哥在路上好比“裸奔”,中小型商家遭受平台的高额抽佣等。  顺着李委员的说法,加上个人的持续关注,以及对平台上商家、消费者与外卖小哥的采访,有一个强烈的念头开始在我的脑中挥之不去:
苗炜  “兰博基尼!”  有个孩子大叫了一声,从我身后跑过去,他奔向一辆蓝色的电动玩具车,那辆车的造型的确是兰博基尼跑车,屁股后面也贴着招牌。想当年,我是在意大利的某个城市里第一次见到兰博基尼,不认识是什么车,懵懵懂懂地拼读着那个陌生的名字。现在,小孩子们可以驾驶假装的电动的法拉利、兰博基尼或者警车、挖土机,“享受”操控带来的愉悦感。  很多时候,大人也是被当成孩子哄的。  有了孩子之后,我时常在
摘要: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农村地区开展小学教育工作时,必须不断强化班主任专业发展,使其能够对学生进行更为有效的管理。本文首先分析班主任实现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发展对策。  关键词:新时代;农村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发展对策  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地区是教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农村小学开展具体教育工作过程中,班主任专业发展对教育
欧高所所长杜一帆在排堵现场指挥交通。  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350万标准箱,比2019年增长20万标箱,再创历史新高,连续第11年领跑全球。世界各大船公司的集装箱货轮在上海停靠,来自全球各地的货物商品在此集散,这个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十余年来的飞速发展,为上海初步建成国际航运中心夯下了坚实的根基。  成绩的背后,站着这样一群人。被集装箱“包围的”派出所  东海之滨,长江口南岸的外高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