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yx液态栓塞剂在脑动静脉畸形治疗中的应用及栓塞后处理的探讨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sh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探讨Onyx胶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栓塞治疗中的应用及栓寨后治疗.方法 共21例DSA确诊的脑AVM患者,采用Onyx胶治疗;根据栓塞程度行栓塞后处理(随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显微手术等).结果 影像学完全栓塞8例(38%),其中术后少最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次全栓塞4例(19%),1例术后重度脑水肿去骨瓣后因颅内感染自动出院失访,随访观察1例,伽玛刀治疗2例;部分栓塞9例(43%),其中5例手术完全切除,2例伽玛刀治疗,另2例随访观察,其中1例术后3个月出现脑室内出血.结论 Onyx液态栓塞剂有较好的弥散性和可控性,能有效改善脑AVM的栓塞效果,对次全栓塞者可选择随访观察或伽玛刀治疗,部分栓塞者应首先考虑手术切除。

其他文献
自发性脑出血(spontaneous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是常见且最易致命、致残的脑卒中形式.外科手术在SICH治疗中所起的作用,目前存在很大的争议[1].产生这样的结果,其中重要因素之一,是缺乏统一有效的脑出血分级,不能客观地评价治疗的效果.本文采用Hemphill等[2]脑出血评分量表进行评分,对2004年11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连续住院的19
期刊
弥漫性脑损伤(diffuse brain injury)是闭合性脑外伤的一种,致残率及死亡率均较高[1-2].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亚低温治疗脑外伤进行了相关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但关于亚低温与神经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通过探讨亚低温对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凋亡蛋白酶激活因子-1(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1,Apaf-1)蛋白表达及
期刊
目的 观察低孔率血流导向装置对兔囊状动脉瘤的治疗作用和对分支的影响.方法 取30只兔宽颈动脉瘤模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A、B组动物载瘤动脉内分别植入金属覆盖率30%~35%和45%~50%低孔率血流导向装置,术后4周造影,3个月后再次造影并处死动物行病理检查.C组动物载瘤动脉内不植入支架,分组后和3个月时造影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A、B两组支架植入后即刻造影显示造影剂滞留率分别是88.7%和100
上皮样血管肉瘤(epithelioid angiosarcoma)是一种少见的上皮样血管源性肿瘤.有报道发生在深部组织、皮、甲状腺、肾上腺、乳腺和骨等部位[1].由于该肿瘤恶性程度很高,预后差,准确诊断和充分治疗尤为重要。
期刊
脑血管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其中缺血性脑血管病大约有1/4患者的累及后循环,特别是椎动脉V1的狭窄性病变并不少见,约占后循环缺血性卒中的20%[1]。
期刊
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是脑血管自身具备的一种在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或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发生改变时保持脑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能力,是一种用于预防继发性缺血损伤的内在保护机制[1-2]。
期刊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约占儿童颅内肿瘤的20%,发病年龄高峰为5~10岁,是最常见的儿童原发恶性脑肿瘤;随着手术技巧的成熟及放化疗策略的完善,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已明显下降,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1].尽管如此,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死于早期肿瘤复发和转移,而大部分存活者则饱受过度放化疗所带来严重的认知障碍、生长发育迟滞、血液系统抑制及内分泌紊乱等后遗症的折磨[1-2]
期刊
病例报告  患者 女,58岁.间断头晕、恶心30余年,多于劳累后发作.2008年4月因劳累后再次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症状,在当地医院行CT及MRI检查示颅内占位性病变,于2008年5月9日经门诊收入院.查体: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 mm,双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双侧调节反射存在,双侧眼底正常,右眼裸眼视力为0.5,左眼裸眼视力为0.8,四肢肌力均为V级,余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期刊
在语言学与神经心理学上,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两种语言或方言的人称为双语者~([1]).根据这个定义,双语者是个很广泛的人群.目前,功能影像学(主要是fMRI)和皮质直接电刺激技术(direct dectrostimulation,ESM)是研究双语脑的主要方法~([2-4]).研究关注的焦点有两个:一是L2(第二语言)与L1(母语)语言代表区的差异~([1,5-7]);二是双语转换的可能机制,也是近
期刊
持续性三叉动脉(persistent trigeminal artery,PTA)或胚胎型三叉动脉又名原始三叉动脉(primitive trigeminal artery),是成年人中最常见的颈内动脉和基底动脉异常吻合,临床上多是偶尔发现,常伴有其他脑血管异常,包括动脉瘤.通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脑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后循环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头痛等症状.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治疗上主张对症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