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教育是人与人细致入微的心灵接触。本文结合自己工作实践,从分析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入手,阐述了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不同的特点,做好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从而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关键词:高职学生特点;针对性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内涵的阐述。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和职业发展,“师者”的职业内涵被不断诠释和翻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从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如何承续和演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角色的内涵呢?本文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变得多样化,所以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也明显增多。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着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在思想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意识比较强,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
由于高职学生就读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教学环境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等因素,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差别如下:
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文化素质、文明修养也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理想、信念不高,自信心不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较差;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强、适应性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要好一些,但经济生活压力相对要大一些。
二、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毕业之后能找个工作是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真实想法,对成为什么“家”,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实现多少社会价值他们却考虑的不多。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心理,有成长受挫阴影导致的逆反心理,同时还有学习转型后的不适应等造成的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这就给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三成教育”即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
成人教育,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快速时期,也是实现完全意义下的社会人的转折期。公民素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院校专业方向的行业要求,是职业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内涵。除此之外,还要着眼学生做人的需要,关注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培养等。即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成才教育,重点是以职业为导向的立志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发展为稳定的职业情感,成为合格的“准职业人”。在这个过程中,对职业的认知、职业文化的学习、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获得,是高职学生成才教育的基准线和内在要求。围绕学生成才的主轴线,班主任要从职业着手,引导学生感知职业、理解职业、体验职业。帮助他们树立成才目标,找回成才信心,坚定成才信念。
成功教育,重点是理想教育。它是成才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帮助学生创业就业的“垫脚石”。高职学生的年龄正是思维活跃和富于想象力的年龄,渴望成功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和人生的期盼。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引导他们去攀登人生的台阶,告诉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使他们把理想变为现实。在学习中找到个人理想与职业的结合点。
三、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感染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基本标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行动,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造就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必备条件。
四、用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教育学生
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广博的知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学生喜欢教学态度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当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努力使自己做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领域渴求更多更快的了解,作为班主任只有不断更新职业信息和知识,方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要,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面对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无言以对,或者不能一语中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和依赖感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班主任在班级的核心位置就会被侵蚀直至丧失。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既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努力修炼自身的质素,作为“学”之典范;又需要结合实际在学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提高自己,只有這样,班主任角色的演绎才是和谐完美的,才能谱写出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月.第9期第3卷.
[2]《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2期.
[3]张春霞.《大学新生班级管理工作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洛阳大学学报.2006,(3).
[4]蔡利珍.《用心、用情、用爱做好大学生班主任工作》.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5]邱开金.《高职生心里健康问题研究》.2005年9月第一版.
关键词:高职学生特点;针对性教育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内涵的阐述。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变迁和职业发展,“师者”的职业内涵被不断诠释和翻新。在新时代背景下,作为一名从事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如何承续和演绎“传道、授业、解惑”这一角色的内涵呢?本文结合自己工作的实践,谈一些具体的看法。
一、要充分认识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
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观念变得多样化,所以大学生在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矛盾也明显增多。在价值判断与选择上,存在着关心与冷漠相容、希望与困惑并存、进取与彷徨相伴、认同与失落交错的心态;在思想上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理想信念意识比较淡薄,民主意识比较强,对个人价值、个人利益看得较重。
由于高职学生就读的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的教学环境不同、培养目标不同等因素,高职学生与本科学生在学习、思想、行为上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主要差别如下:
文化知识基础较差,文化素质、文明修养也相对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理想、信念不高,自信心不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较差;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强、专业技能强、适应性较强;心理承受能力要好一些,但经济生活压力相对要大一些。
二、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毕业之后能找个工作是大部分高职学生的真实想法,对成为什么“家”,为社会创造多少财富,实现多少社会价值他们却考虑的不多。绝大多数高职学生有自卑心理,有成长受挫阴影导致的逆反心理,同时还有学习转型后的不适应等造成的心理障碍和学习障碍。这就给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要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三成教育”即成人教育、成才教育、成功教育。
成人教育,重点是对学生进行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高职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快速时期,也是实现完全意义下的社会人的转折期。公民素质、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职业院校专业方向的行业要求,是职业学生成人教育的重要内涵。除此之外,还要着眼学生做人的需要,关注学生良好的公民素质培养等。即陶行知先生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成才教育,重点是以职业为导向的立志教育。使学生的职业意识发展为稳定的职业情感,成为合格的“准职业人”。在这个过程中,对职业的认知、职业文化的学习、职业情感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获得,是高职学生成才教育的基准线和内在要求。围绕学生成才的主轴线,班主任要从职业着手,引导学生感知职业、理解职业、体验职业。帮助他们树立成才目标,找回成才信心,坚定成才信念。
成功教育,重点是理想教育。它是成才教育目标的具体化,是帮助学生创业就业的“垫脚石”。高职学生的年龄正是思维活跃和富于想象力的年龄,渴望成功是他们奋斗的动力和人生的期盼。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这种优势,引导他们去攀登人生的台阶,告诉他们在前进的道路上如何面对困难和挫折,使他们把理想变为现实。在学习中找到个人理想与职业的结合点。
三、用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感染学生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是衡量一个合格班主任的基本标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班主任要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以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行动,培养职业素养和能力,造就有益于社会的人才。同时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基本素质和必备条件。
四、用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职业技能教育学生
较深的专业造诣和广博的知识,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基本条件。学生喜欢教学态度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教师担任他们的班主任。作为高职院校的班主任,应当既是专才,又是通才,既要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要努力使自己做到博览群书,博采众长。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职业领域渴求更多更快的了解,作为班主任只有不断更新职业信息和知识,方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需要,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拥戴。面对学生的问题,如果教师无言以对,或者不能一语中的,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信任度和依赖感就会大打折扣。长此以往,班主任在班级的核心位置就会被侵蚀直至丧失。
总之,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做好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既需要教师了解学生,努力修炼自身的质素,作为“学”之典范;又需要结合实际在学识和实践技能两方面提高自己,只有這样,班主任角色的演绎才是和谐完美的,才能谱写出新时期高职院校班主任工作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月.第9期第3卷.
[2]《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08年第22期.
[3]张春霞.《大学新生班级管理工作应把握的几个关键问题》.洛阳大学学报.2006,(3).
[4]蔡利珍.《用心、用情、用爱做好大学生班主任工作》.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
[5]邱开金.《高职生心里健康问题研究》.2005年9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