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上空的鹰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i1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比利亚的告急
  说道“秃鹰军团”,就不能不说发生于1936~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西班牙内战是二战前夜欧洲发生的大规模局部战争,也是当时欧洲的主要国家的空军在大战前的一场“热身赛”。这场战争第一次向世人展示了空军的巨大作用,并对几个月后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产生了重要影响。
  16世纪时,西班牙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它的殖民地遍布全球。但自从1588年“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被英国皇家海军击溃后,便逐渐丧失了海上优势。19世纪上半叶,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沉重打击了西班牙的殖民统治:1898年美西战争后,又丢掉了古巴、关岛、菲律宾等残存的殖民地,从此,强盛的西班牙帝国永远成为了历史。
  西班牙第一共和国成立于1873年,仅短暂的存在1年的时间,之后被保皇派将军阿塞尼奥·马丁内斯·德·坎波斯所推翻,恢复西班牙波旁王朝皇室。随着俄国革命成功、促成国内反君主制革命的力量,再加上巴斯克、加利西亚和加泰罗尼亚等地区的自治要求,国王阿方索十三世便任命米盖尔·普里莫·德·里韦拉于1923年9月13日建立了长达7年独裁政权,强力镇压国内纷乱,但到了1931年的西班牙爆发了革命,德·里韦拉政权被推翻,阿方索十三世则流亡海外,尼塞托·阿尔卡拉一萨莫拉成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国。
  1932年8月,荷西·桑胡霍将军企图发动政变,但失败被捕。阶级互斗与30年代的大萧条使国内社会动荡不安,法西斯主义与共产主义在西班牙迅速蔓延,国内充斥着各种不同意识形态的政治力量,左右翼极端份子互相残杀,联合其他主义者扩大自己的势力:其中,法西斯主义的长枪党和西班牙共产党手段最为激烈,他们在国内的暴力事件极多,也激化了内战的阵营对立,导致冲突规模逐次升级。
  1933年,西班牙再次举行选举,右翼的激进共和党胜出,由亚历山德罗·勒鲁斯为总统,夺回政权。勒鲁斯取消前任政府的各项改革,包括中止土地改革、归还教会财产、废除宪法和自治区、释放许多右翼与保皇份子。1935年10月,西班牙共产党按照斯大林的命令,与其他左翼组织组成“人民阵线”左翼联盟,其中包括无政府主义者、巴斯克分裂主义者等,联合对抗右翼势力。
  在1936年2月的选举中,左翼联盟险胜,再次夺回政权。由曼努埃尔·阿扎尼亚担任总统,卡萨洛斯·吉罗卡担任总理执政。左翼政府再次变更右翼的种种政策,这引发许多民族主义、法西斯主义、保皇人士等势力的不满,企图推翻共和政府。
  其实在6月初,准备发动叛乱的国民军就已对各地占领目标做了分配。之后,弗朗西斯科·佛朗哥搭乘飞机前往摩洛哥,控制精锐的非洲军团:桑胡霍将军则搭机回到西班牙指挥。原先因为右翼各派系的纷争而无法定下确定的起事时间,直到7月5日,卡尔沃·索特罗被杀后,莫拉将军才正式将暴动日期定为1936年7月17日。
  7月17日当天清晨,在摩洛哥梅利利亚的叛军首先发动叛乱,将6位共和派将军和一位海军上将处决:到第2天,叛军已控制摩洛哥的主要城市,而西班牙本土的叛军也在这段时间先后发动叛乱,内战随之爆发。
  内战爆发后,叛军起初尚且顺利,占领了加的斯、塞维利亚、萨拉戈萨、布哥斯等城市,各地叛乱正不断起事,而共和政府并未下定决心镇压。7月19日,共和派的民众前往马德里政府中心要求得到武器,抵抗叛军,总理卡萨洛斯·吉罗卡左右为难,自己辞职,由迪亚戈·巴利欧取代,之后又由荷西·基拉尔担任总理,基拉尔政府下令发送武器给人民,抵抗叛军。武装民兵冲入国民军的蒙大拿军营将参与叛乱的将军处决,各地民兵也纷纷将叛乱民众逮捕,国民军领袖之一的曼乌勒·戈代德则在巴塞隆纳被处决:而佛朗哥则搭机抵达摩洛哥,控制了非洲军团。
  7月20日,人在里斯本的桑胡霍将军,打算前往西班牙北部与莫拉将军会合并指挥国民军,但他所搭的飞机却因为超载而坠落,机毁人亡:实质的指挥权即分为位于北部的莫拉和南部的佛朗哥。时至21日,国民军已占领了西班牙西北部的海军基地,海军中支持国民军的军官皆被忠于政府的水手枪毙,夺取了指挥权并封锁西班牙沿海,佛朗哥将主力部队的非洲军团送入西班牙的方法仅剩空运。于是,他便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求助。
  7月25日晚,德国拜罗伊特市的瓦格纳家族别墅里,当佛朗哥的代表向希特勒提出希望志愿10架运输机来运送部队时,希特勒慷慨地给了20架,还派了6架战斗机护航,并且表示钱和其它问题都不用担心,以后再谈。因为在正筹划进攻英法等国的希特勒看来,与世仇法国为邻的西班牙不仅物产丰富,黄铁矿开采量占世界的50%,汞开采量占世界的45%,而且紧扼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另外,他对红色的“人民阵线”在西班牙掌权也难以容忍。至于墨索里尼,他早就想占有西班牙的战略要地巴利阿里群岛,以便控制整个西班牙,将地中海变成“意大利湖”。于是,佛朗哥的求援与德、意法西斯的干涉愿望一拍即合,西班牙内战逐渐演变成一场各种势力相互较量的试验场,而主战场就在西班牙的空中。佛朗哥求援之际,也正是德国空军崛起的关键时刻。
  崛起中的德国空军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成立空军的国家之一。1912年10月,德国组建了第一支航空兵部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德国已拥有了一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空中力量。一战中,德国航空部队在与协约国的交手中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击落敌机数千架,涌现出数百名王牌飞行员。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红男爵”——曼弗雷德·冯·里希特霍芬,个人战绩高达80架,是所有交战国当中战果最高的王牌。
  一战结束后,德国以战败国的身份被迫接受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不得不解散了德国空军,销毁和上缴给协约国的飞机约1.6万架,只保留了140架飞机和169台航空发动机。1922年,协约国废除了禁止德国制造民用飞机的禁令,德国航空业开始复苏。1934年,德国已经有多种军用飞机投产,如:亨克尔He-45和He-51战斗机、亨克尔He-46侦察机、容克Ju-53/3M轰炸机、道尼尔Do-11和Do-23轰炸机等,并在苏联利别斯克训练中心和设在高加索的一些机场培训了大批飞行员。这就为德国空军的重建准备了大批人才。   希特勒上台后,把扩军备战摆在第一位,大力推行德国经济军事化。1933~1936年,德国新建机场60个。为了推动航空工业的发展,政府对航空工业采取扶持和补贴的办法,使航空制造业得到飞速发展。到1935年,飞机年产已达4760架。1935年3月,德国空军正式成立,并独立成军。
  这个时候的德国空军再次成为从武器装备到技术素质都称得上世界一流的空军。德国空军已拥有3000多架作战飞机,纳粹飞鹰已羽翼丰满,伸出了利爪,准备在西班牙上空一试身手。
  从西班牙内战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空军先后转战波兰、丹麦、挪威、比利时、荷兰、法国、英国、苏联等国,共诞生3000余名王牌飞行员,其中战绩在百架以上的超级王牌就有105人之多,其中埃里希·哈特曼少校更是王牌中的王牌,个人战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352架!
  而德国飞行员所取得的这些惊人的战绩与他们在西班牙的锻炼是密不可分的。西班牙内战使德国空军积累了丰富的空战经验,并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员——二战中的战斗机联队指挥官维尔纳·莫尔德斯和阿道夫·加兰德都是在西班牙崭露头脚的。
  此外,德国空军还建立了一大批优秀的飞行学校,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飞行人才,每个飞行员都要完成450小时以上的飞行训练。通常情况下,年轻的飞行员参战不会立刻参加战斗,他们往往先跟随经验丰富的飞行员,作为僚机从旁观擦,以此掌握作战方法。
  在飞行武器装备上,德国战斗机的研究和设计都要走早欧洲其他国家的前面。新德国空军的缔造者赫尔曼·戈林也是一战中的王牌飞行员,从20世纪20年代追随希特勒起,他就鼓励研发新式单翼战斗机,亨克尔He-112和梅赛施密特Bf-109就成了其他空军羡慕的机型。
  Bf-109是维利·梅赛施密特设计组的经典之作。这种单翼战斗机总共生产了3万多架,是历史上批量生产最大的、有可收放起落架和悬臂式下单翼的活塞式战斗机。第一架原型机在1935年9月试飞成功,使用Jum0210型发动机。
  还有容克Ju-87A俯冲轰炸机。这种1935年9月问世的外表丑陋,但对地攻击力强大的飞机可以在80度角的俯冲中准确投出重达1000磅(约450千克)的炸弹。它的绰号“斯图卡”(stuka)是德文“俯冲轰炸机”(sturzkampfflugzeug)的缩写。
  西班牙内战使“斯图卡”首次接受了实战考验。它以仅10米的“树梢高度”疾飞,在伊比利亚半岛上投下了一批批炸弹。俯冲时,“斯图卡”会发出特有的尖叫,这种声音往往会给敌军和平民带来巨大的恐怖效应。为了进一步散播恐怖气氛,还在“斯图卡”的起落架上安装了警报器。几乎在一夜之间,全世界都熟悉了容克Ju-87的凶残形象,它成为纳粹德国军事力量的可怕象征。
  总之,在西班牙内战前,德国空军无论从武器装备还是飞行员素质,都处于世界一流地位。
  “秃鹰”飞向西班牙
  据佛朗哥叛军代表与希特勒和墨索里尼达成的协议,德、意两国对西班牙的干涉行动开始了。7月30日,德、意各派飞机20架飞抵西属摩洛哥的德士安,把那里的首批叛军运到西班牙南方。随后,其余的1万多名叛军又在德、意战斗机的护航下乘船度过直布罗陀海峡,在西班牙南部登陆。随后,大批武器和弹药就源源不断地从各个方向运给叛军。德国在战争头两年向西班牙派去了650架飞机、200辆坦克、700门火炮。
  德国和意大利对西班牙的干涉行动首先是从名为“魔火”的空运行动开始的。德国空军的Ju-52运输机都涂掉了机身上的身份标志,穿梭于摩洛哥和西班牙本土之间的狭长地带,运送人员和物资。有的飞行员一天要飞5个来回。到10月初,已有1.3万名士兵、500吨弹药和其他装备,包括36门火炮散件和127挺机枪被运到了西班牙,这是空军史上的一次重大空运行动。
  1936年10月,德国空军正式组建“秃鹰军团”。空军第五军区司令胡戈·施佩勒少将被任命为军团指挥官。名义上他服从西班牙最高指挥官,实际上他可以独立决定军团的作战。参谋长是霍勒中校(Holle,后晋升为上将,1944年出任第4航空队司令),最初仅包括轰炸机,战斗机,海军航空兵各1个中队,总共33架飞机。
  1936年11月7日第一批共694名士兵被送往塞维利亚,他们于11月16日到达。这些士兵根本不知道他们去哪里,他们在着陆前坚信他们被送往格但斯克。当年冬天希特勒又向西班牙派遣了约4500人的空军军团,其中包括三个轰炸大队(Ju-52运输机改装)、三个战斗机大队(He-51战斗颜观色机)、一个侦察大队(12架He-70)、四个重高射炮连、两个轻高射炮连、一个通讯连和地勤人员。
  1937年1月以后逐渐增兵,最终发展到相当于一个加强航空联队的规模,最多时近5500人,包括1个轰炸机大队(4中队),1个战斗机大队(4中队),1个侦察机中队,1个海军航空兵中队,和1个高炮营(9个连)。陆军也派出由冯·托马少校指挥的一支小型装甲部队参战。陆军干涉以意大利为主,德国陆军仅仅是加强营的规模,这支装甲部队最多的时候也不过4个坦克连的实力。
  “秃鹰军团”组建仅仅两个月时间,就被迫撤换参谋长,因为霍勒与军团司令施佩勒常有冲突无法配合。1937年1月,沃尔弗拉姆·冯·里希特霍芬中校接替霍勒出任参谋长。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有时候也必须在人际关系上左右逢源,才能获得战场上出人头地的机会,这种人际关系技巧,在意大利任职4年的里希特霍芬无疑并不缺乏,他不仅跟施佩勒相处愉快,而且很快熟练掌握了西班牙语,跟佛朗哥和他手下的军官们也能够合作无间。
  “秃鹰”的战斗历程
  内战爆发前,西班牙空军还很弱小,当时只有40架Nid-52型战斗机、60架“布雷盖-19”型双翼侦查轰炸机和20架鱼雷轰炸机。这些飞机都是落后的老式飞机,特别是轰炸机时速仅有120千米,载弹量80千克,机上火力仅有一挺机枪。战斗机也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产品,较为先进的只有新购置不久的3架“愤怒式”战斗机。   战争爆发时,西班牙飞机大部分掌握在政府军手中,在初期平叛作战中有效地配合了地面作战。但是,随着德、意的武装干涉,情况开始逆转。
  战争开始后不久,交战双方首先展开空运与反空运的斗争。当时政府军还未得到大量外援,数量有限的飞机除用于支援陆军作战外,几乎都用于截击敌方运输机。8月8日,据侦察报告,又有数十家敌方运输机运送部队到西班牙,而且护航兵力很少。政府军立刻出动了28架Nid-52战斗机进行拦截。然而没想到的是,叛军早有准备,运输机编队还未进入西班牙领空时,就有2个中队的亨克尔He-51机群就已经迎了上来。Nid-52性能落后,速度和火力都远不如敌机,缠斗中完全处于劣势。一场空战过后,政府军损失了9架,而叛军仅有1架运输机被击落、1架He-51战斗机被击伤。这次行动后,政府军被迫暂停了大规模的拦截行动,而改用单机或双机小编队进行袭扰。
  迫于形势,西班牙共和国政府不得不向国际社会请求援助。法国政府首先响应,法国总理莱昂·布鲁姆于7月20日召开会议,做出援助共和政府的决定。由于法国右翼人士的阻碍,直到8月2日才开始输送军援的飞机。英国则是内维尔·张伯伦的保守党因为国内反战声浪和担心苏联共产主义的扩张威胁超过德、意法西斯主义,不援助交战任何一方,英国还对法国表示:“若法国援助西班牙政府,当纳粹德国与法国交战时,英国将不提供任何协助。”法国也因此终止对共和派的一切支援,并在同年8月拟定不干涉协议。
  在国联对其他各国实施武器禁运的同时,苏联成为了共和政府主要的援助者。苏联向西班牙派出了由军事顾问、飞行员、坦克手、水兵和其他专业人员组成的志愿军,并陆续提供了大量苏联最先进的SB-2轰炸机、P-5型侦查轰炸机和伊-15、伊-16型战斗机。据统计,在1036年10月至1919年2月的两年半时间里,苏联共向西班牙提供了1409架飞机、400辆坦克和上千门火炮。此外,苏联共产国际还组织全球50多个国家的志愿者,编为国际纵队,前往西班牙与共和军共同对抗叛军。在受过基本的军事训练后便送往前线作战,西班牙内战期间总计约有32000人参与国际纵队。在战争期间,国际纵队成员因其高昂斗志成为共和军倚重的主力之一。
  在干涉西班牙内战的前几个月,德国飞行员只是偶尔参战,没有军方的正式许可。最先开参战之先河的是汉纳斯·特劳罗夫特与他的同伴克拉夫特·埃伯哈特中尉。因为8月中旬,当德国飞行员刚把组装好的He-51战斗机交给仓促训练的西班牙叛军飞行员后,由于缺乏经验,损失惨重。几个星期下来,He-51战斗机被击落4架。尽管飞机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德国输往西班牙,但身为军事顾问的德国飞行员在损失面前有点儿坐不住了,准备亲自参加战斗。8月25日,特劳罗夫特和埃伯哈特中尉率先升空,击落了1架政府军飞机,拉开了德国空军参战的序幕。
  1936年底,西班牙敌对双方投入的空中力量已经远远超出战争初期的水平。因为希特勒越来越清楚“秃鹰军团”参战的重要性:这不仅仅是一场意识形态的较量,更是一次空军测试其新武器、新战术的实验场,以及一次大战的预演。这些对于即将展开的进攻波兰和西欧的战争都是极为重要的。于是,“秃鹰军团”的规模急剧扩大。随着飞机数量的增多与质量的提高,空战的规模和激烈程度也在不断扩大。
  11月中句,佛朗哥叛军准备再度进攻马德里,双方飞行员在城市上空争夺制空权的战斗更加激烈。13日,曾在8月击落一批敌机的埃伯哈特中尉率领一个战斗机中队从阿维拉基地起飞。两天前停放在这里的一些He-51飞机被苏联人炸毁。埃伯哈特在马德里外围的卡萨坎波附近加入空战,被敌机射出的一颗子弹击中身亡,而他的苏联对手在飞机起火前跳伞逃生,落入一群愤怒的西班牙平民手中,结果被误认作德国飞行员被打死。
  鉴于进攻马德里不顺利,11月18日,佛朗哥取消了轰炸平民区的禁令,于是,“秃鹰军团”和西班牙叛军飞行员驾驶的容克Ju-52和意大利的“萨瓦侯爵”轰炸机开始对城内的医院和居民区实施大规模夜间轰炸。空袭一直持续到11月22日,大批建筑被夷为平地,造成了1000多平民死亡。这是空军有史以来首次将平民作为打击目标。
  1937年初,当马德里战役陷入僵局时,“秃鹰军团”的轰炸机编队增加了30架能够携带一吨多炸弹的双发轰炸机——亨克尔He-111和道尼尔Do-17。此时正是“秃鹰军团”的容克飞机在苏联飞机面前处于下风之际。Ju-52最高速度为282千米/小时,而苏联的伊-15战斗机时速为354千米/小时,很容易被追上。德军的He-51战斗机在速度和灵活性上也无法与伊-15相比。作战中,有4挺机枪的伊-15喷着火舌追赶德军的Ju-52,出尽风头。而新到来的He-111和Do-17不仅火力强大,而且速度也高于苏联的伊-15。
  在随后的时间里,“秃鹰军团”实力增强的轰炸机部队呼啸着投入战斗,轮番扑向共和政府的防线和他们守卫着的城市,甚至连格尔尼卡这种非战略目标也在劫难逃。4月26日,德军将格尔尼卡炸为平地,1654名居民死亡,889人受伤,酿成了震惊世界的“格尔尼卡事件”,开了战略轰炸之先河。不论此时在国际上造成了什么影响,但它确实削弱了共和政府在此处的抵抗力量,随后,叛军直进毕尔包。
  1937年夏,“秃鹰军团”战斗机编队增加了30架Bf-109战斗机。这是梅赛施密特的巴伐利亚工厂去年秋天投产的新机型,用于对付苏联的新型战斗机——伊-16。伊-16功能强劲的发动机可使飞机最高时速达到463千米/小时,稍逊于Bf-109,但远高于“秃鹰军团”的其他作战飞机。
  Bf-109投入使用后,飞行员发现伊-16仍然不好对付。为此,梅赛施密特在德国国内不断改进技术。1938年初,时速高达519千米的新机型运抵西班牙,使得Bf-109没有了对手。那时,经常可以看到Bf-109的双机或四机编队在空中巡逻,其鲨鱼般的机身在伊比利亚半岛的阳光下熠熠闪光。
  1938年1月,德国新研制出的第一批3架Ju-87“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运抵西班牙。2月中旬,佛朗哥的叛军发动了最后的进攻,为其在东部特瑞尔市的据点解围。为此,秃鹰军团在战斗机全部出动,”斯图卡”轰炸了敌军防线,为西班牙叛军打开了缺口。2月20日,叛军进入特瑞尔,共和政府据守的最后几的据点也被“斯图卡”——消灭。第二天,苏联飞机出现在城市上空,“秃鹰军团”的Bf-109起飞迎战,击落7架敌机,己方无一损失。
  1938年2月,佛朗哥叛军在攻占特瑞尔之后,开始了乘胜追击。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们从阿拉贡和卡塔卢尼亚向东一直打到了地中海,“秃鹰军团”一直在配合作战,并在作战实践中不断改进其空中和对地攻击战术。自从1937年1月在马德里外围首次使用闪电战战术之后,“秃鹰军团”就一直在不断加以改进。作战中,部队指挥官与西班牙军官通力配合,叛军在前沿阵地成功的用无线电与空军进行联络,使空地配合达到了相当的默契,为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实施空地一体的闪击战战术奠定了基础。
  苏联人向西班牙运送了大批先进武器,但他们与盟友的配合不如德国人。1938年底,为了减少损失,苏联人开始撤离。1939年2月,共和政府撤离马德里。几个星期后,叛军攻入首都,战争实际上结束了。
  1939年春,“秃鹰军团”的最后一批成员返回柏林。6月6日,德国政府在柏林举行盛大庆典,热烈欢迎从西班牙归来的英雄。
其他文献
2012年11月25日,歼15飞机成功实现了在“辽宁舰”上的首次起降,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和航空工业跨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一步。自此以后,中国海军有了自己的舰载机,中国航母不再是一个庞大的摆设。然而成功从来都是需要付出巨大代价的,有时候这种代价不仅沉重,还让人猝不及防。就在同一天,就在歼15正在进行起降训练时,现场总指挥罗阳突发心肌梗塞、心源性猝死,经紧急抢救无效后,不幸辞世,英年51岁。  消息传
8月13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后的第二天,承办2016年奥运会的巴西奥林匹克代表团带着奥运会会旗从伦敦飞回巴西里约热内卢,他们搭乘的就是法航的航班,先从伦敦飞至巴黎,再回到里约热内卢。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即已成立的航空公司,法航和荷航组成的法荷航集团拥有从欧洲出发的最大的国际长航线网络,有着超过3万种长程/中程航班互转的可能性,提供从巴黎戴高乐及荷兰阿姆斯特丹史基浦两个
在经历了Bf 109TL这个意外插曲后,Bf 109辅线发展脉络又一次回到了活塞动力上来。这次却是一个借尸还魂之作,甚至于连型号也被改称为Me 209II。之所以称其为“借尸还魂之作”,是因为这架飞机的编号似乎是1938年那架引人注目的创纪录机Me 209的后继型号,但事实上Me 209II与Me 209之间却毫无瓜葛。前者是Bf 109的正宗血脉延续,而后者则是一架没有实用价值的试验机。  Me
自俄罗斯联邦武装力量于23年前的1992年5月7日创建至今,俄联邦武装力量已经过了数次改革,目标都是建立一支做好战斗准备、胜任保卫俄罗斯联邦的任务的武装力量。实际上,每位新国防部长上任后都曾计划和进行新的改革。这其中,自然也包括在2007年2月15日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的阿纳托利·谢尔久科夫。  只不过,将“改革”这个词同俄罗斯军队,乃至整个俄罗斯联系起来的话,给人的总体感觉并不是很好。无论是经济还是
设计思想与作战定位  20世纪80年代,美国空军、海军、海军陆战队都提出了各自的下一代战机计划。海军陆战队需要研制AV-8A/B的替代机型;海军需要研制A-6的替代机型;空军需要研制 F-117A 的替代机型。但 F-35 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AV-8A/B替代计划的主导。  到了90 年代,美国防部先进研究计划局(DARPA)开始推动新一代ASTOVL(先进短距起飞/垂直降落)研究,其中使用升力风
无处安身的“巨人”  当美国的莱特兄弟成功发明飞机的消息传开后,在大洋彼岸也激起了狂热的航空浪潮。一时间欧洲人有钱的出钱,有才的出才,欲与莱特试比高。其中就有一位住在诺曼底地区名叫保罗?科尔纽的法国人,有趣的是他和莱特兄弟一样也是开自行车店的草根,平时喜欢捣鼓些机械发明。当科尔纽把眼光投向天空时,他觉得让螺旋桨进行垂直提升要比靠水平方向的推进来产生升力更有效,相信这样的飞行器会比固定翼飞机更早地投
【摘要】小学数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启蒙阶段教育,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印象和兴趣。小学数学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具备这两点,学生才能在数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文章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打电话》一课为例,以点带面,论述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具体事例;教学反思;《打电话》  一、联系生活实际,体验数学价值  生活经验“数学
【摘要】听障儿童的品德课,要以生活为起点,以课堂情景创设为桥梁,重视听障儿童的真实体验,让听障儿童在体验的基础上明白道理,进而指导日常生活行为。文章给出了真实生活、指导观察、情景创设的体验策略,阐述了问题引导、对比分析、多媒体辅助等多手段的课堂教学策略,并给出了品德教育要与家庭教育、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相融合的课后延伸策略。  【关键词】听障儿童;品德课;教学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9年度泉
【摘要】文章探讨了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教学策略。以“基因突变”这节课为例,本节课引导学生以“基因突变”的概念建构为主线,导入部分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开启深度学习。学生通过对知识的迁移应用,促进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深度学习;科学探究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基于STEM教育的高中生物探究课程
这次海南之行,给人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海南岛在寒冷的冬季依然温润的气候,也不是充满阳光沙滩的海边美景,而是海南人民对于航空运动的一腔热情以及海南地方政府对于航空体育运动的大力支持。在飞行拉力赛经过的4个城市中,参赛的飞行员们经历了各式各样的起降场地,包括直升机机场、风景区外的空地,甚至还有飞行员们从未尝试过的填海而成的人工岛。海口湾人工岛上的临时机场给所有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因为这个场地被史上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