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膜内5 cm地温稳定通过10-12℃为棉花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找出地膜内5 cm地温与气温的定量关系并进行地温预报,同时确定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的稳定界限指标值,就成为开展棉花适宜
【机 构】
: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乌兰乌苏农业气象试验站,炮台气象站,莫索湾气象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膜内5 cm地温稳定通过10-12℃为棉花适宜播种的温度指标,找出地膜内5 cm地温与气温的定量关系并进行地温预报,同时确定对应的日平均气温的稳定界限指标值,就成为开展棉花适宜播种期预报的关键所在。以石河子绿洲覆膜栽培棉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2008—2014年棉区春播期膜内5 cm地温、气温的变化趋势以及气温与覆膜内、外地温的关系,并建立了膜内5 cm地温预报模型。结果表明:近年来石河子棉区春播期内气温和膜内外5 cm地温变化趋势一致,均有所上升,且膜内5 cm地温显著高于膜外地温和日平均气温。棉田覆膜内
其他文献
延伸期逐日预报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兴气象业务。详细介绍了浙江省气候中心研发的15~30d延伸期逐日预报在线显示平台。该平台以CFSv2和DERF2.0两个气候模式的预报产品为依托,基
选用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极端气候指数方法,对1961—2012年塔城地区6个极端气温指数进行分析,应用百分位法定义极端温度阈值,得出塔城地区极端温度事件变化的基本事实。结果表
利用阿勒泰地区1961—2010年7个观测站暖季(5—9月)5-20cm土层的逐月平均地温资料,采用气候统计诊断分析方法,对近50a阿勒泰暖季浅层平均地温、各月平均地温的气候变化趋势及突变
明弘治五年,户部尚书叶淇主持了盐法改革,将边方纳粮制正式转变为运司折银制。后世史书在评价这一事件时,多持负面态度,认为“边粮腾贵,积储空虚”皆源于叶淇改革盐法,甚至质
利用新疆2005—2014年5—9月经过整编的105个气象站逐小时地面降水资料、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和大气研究中心NECP/NCAR的空间分辨率为2.5°×2.5°逐日再分析资料,提出了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连续短时强降水定义,分析了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连续短时强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中亚低涡不同发展阶段新疆连续短时强降水的环流特征。结果表明:(1)中亚低涡背景下新疆连续短时强降水呈现北部多于南部、西部多
目的:分析贵州产太子参挥发油化学组成。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提取挥发油,用GC-MS进行成分分析。结果:经毛细管色谱分离出43个峰,并且确认了其中27个化合物。化学成分主要为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