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色谱分析苯菌灵准确含量的可行性探索

来源 :现代农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che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立了一种可以直接测定苯菌灵原药含量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方法.利用超临界流体色谱的特点以及改性剂和添加剂的优化,避免了苯菌灵在仪器分析过程中的降解,通过样品溶剂的选择以及温度的控制来减缓苯菌灵在溶液中降解,最终实现苯菌灵含量的准确测定.该方法可在8 min完成一次样品分析,在2 h的稳定期内,可以利用自动进样器完成12次样品分析.取3份苯菌灵原药,每份样品重复进样2次,苯菌灵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为1.2%,保留时间相对标准偏差为0.1%.结果表明,本方法可操作性强、分析速度快,测定结果准确,利于在质控实验室实现多样品的自动分析.
其他文献
以普通小球藻为受试生物,研究了液氮匀浆法、研磨匀浆法、机械匀浆法、反复冻融法等4种匀浆方法的破壁效率,同时使用4种方法制备的匀浆液测定SOD活力和GSH含量,旨在筛选出破碎效率高、方便快捷且测定生理生化指标准确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4种方法的破碎率分别为81.43%、100.00%、92.41%、56.54%,SOD活力分别为47.06、48.58、0、25.05 U/mgprot,其中研磨匀浆法与液氮破碎法的测定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GSH含量分别为34.42、24.52、87.37、38.7
为评估四川省兽医系统实验室检测能力和水平,2018—2020年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全省21个地市(州)级兽医实验室开展了检测能力比对.结果显示:2018—2020年全省整体平均正确率分别为95.59%、97.09%和97.88%,说明四川省地市(州)级兽医实验室检测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能满足非洲猪瘟、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检测需要.同时,部分实验室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设备差、检测水平不高、检测报告不规范等.建议加大兽医实验室建设力度,更新完善检测设施设备;加强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提升其检测能力和水平
为构建刚地弓形虫SRS29C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利用SignalP-5.0软件预测信号肽序列,去除SRS29C前端信号肽序列,设计引物并扩增SRS29C截短型基因序列,克隆并构建原核表达质粒.结果 显示:SRS29C基因前5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区域,故将此段信号肽序列切除,获得长度为966 bp的SRS29C截短型基因片段(SRS29Ccut),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28a-SRS29Ccut和pET-32a-SRS29Ccut.此研究为今后对刚地弓形虫SRS29C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特性进行更深入研
云南省红河州畜禽养殖数量庞大.为了解红河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的建设情况,总结了该州畜禽养殖生产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基本情况,指出了该州存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收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集中无害化处理率低、补助配套政策不完善等问题,继而提出了加快推进收集处理体系建设,建立联动监管执法机制,强化政策配套及落实,加强宣传引导,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等建议,从而为完善该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体系,推动畜牧业健康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为明确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稻田中的残留特征,笔者建立了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土壤及稻田水中的分析方法,运用建立的分析方法研究了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稻田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1~20 mg/L,吡蚜酮和毒死蜱的峰面积与其质量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糙米、稻壳、水稻植株、土壤及稻田水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4%~92%和85%~9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3.2%和0.5%~4.1%,吡蚜酮和毒死蜱在相关基质中的定量限(LOQ)分别为0
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对机插秧水稻的增产效应.结果表明,在分蘖末期、孕穗期、齐穗期3次茎叶喷施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乳剂450 mL/hm2与675 mL/hm2处理水稻的产量均高于10710 kg/hm2,两者均显著高于225 mL/hm2处理;在450 mL/hm2剂量条件下,3次喷施处理水稻的产量为10765.50 kg/hm2,显著高于分蘖末期1次用药和分蘖末期+孕穗期2次用药处理,3次喷雾处理明显增加了机插秧水稻的有效穗数和穗粒数;3次喷施12%寡糖·香草硫缩病醚微
近年来,由镰刀菌(Fusarium spp.)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成为宿迁地区小麦的主要流行病害之一,严重危害小麦生产安全.为探明不同药剂在不同施药时期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以筛选出防效最佳的施药方案,笔者采用8种不同杀菌剂对小麦3个生育阶段组合成的4个施药时期进行药剂处理.结果表明,小麦扬花初期1次施药防效最高的药剂为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效达93.64%;小麦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2次施药防效最高的药剂为丙硫菌唑·戊唑醇,防效达96.96%.在小麦扬花初期及灌浆初期2次用药的防效最佳,高于扬花初期1次用药防效,灌
采用收入分配不公平程度测度指标,分析并描述稻田农药沉积分布均匀性统计指标间的差异,为建立稻田农药喷雾质量评价标准提供依据.利用生物染料进行农药示踪,以水稻植株作为农药沉积量收集载体,收集手动喷雾器、弥雾机、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扬花期的茎叶喷雾后水稻植株上的示踪剂沉积量,分析各组数据的变异系数、极差系数、绝对份额比例、分位点比率、基尼系数、阿特金森指数、泰尔指数及均值对数偏差指数值,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统计指标评间的关联度.对9个试验处理获得的19个统计指标值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发现变
通过收集安徽省统计局牛羊生产数据以及兽医卫生综合信息平台、公共卫生数据,分析当前安徽省牛羊布鲁氏菌病防控现状.2020年,安徽省淮北地区牛羊饲养量占全省81.25%、江淮之间约占16.59%、江南地区约占2.16%.2016—2019年牛羊布病个体阳性率分别为0.05%、0.09%、0.14%、0.59%,呈小幅上升趋势;2015—2019年全省人间布病发病数分别是76、78、146、156、136人,病例数呈上升趋势.经调查发现:当前牛羊布病防控重视程度不够,经费投入不足;基层动物防疫力量薄弱,牛羊调运
2021年6月,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县一村民被诊断为布鲁氏菌病.为查明畜间疫情情况,及时控制疫情,通过现场走访、实地采样、实验室检测等方式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发现,该村共有羊养殖户4户,调查时共计存栏120只.对该村的4户养殖户以及1户流行病学关联养殖场户采集血清进行检测,结果均发现布鲁氏菌病阳性.对村养羊户主及密切接触者采集血清20人份进行布鲁氏菌抗体检测,结果9人确诊为阳性.病原分离鉴定发现,分离菌株为羊种布鲁氏菌3型.经与布鲁氏菌MLVA国际数据库的菌株信息比对发现,该菌株的MLVA8、ML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