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植骨联合钢板内固定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的疗效. 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间收治36例(41侧)老年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患者,其中26例(30侧)采用钢板内固定(内固定组),男10例11侧,女16例19侧;年龄51~73岁,平均61.6岁;左11侧,右19侧.按AO分型:A3型4侧;B1型4侧,B2型6侧,B3型4侧;C1型3侧,C2型4侧,C3型5侧.10例(11侧)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外固定组),男3例3侧,女7例8侧;年龄53~78岁,平均56.2岁;左4侧,右7侧.按AO分型:A3型2侧;B1型2侧,B2型1侧,B3型2侧;C1型1侧,C2型1侧,C3型2侧.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为5.1 h.内固定组患者根据骨折类型及主要骨块的移位方向选用掌侧或背侧入路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组均采用闭合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 结果 36例患者术后获3~16个月(平均9.6个月)随访.根据Dienst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内固定组优19侧,良9侧,可2侧,优良率为93.3%;外固定组优2侧,良4侧,可1侧,差4侧,优良率为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53,P=0.030). 结论 对于桡骨远端不稳定型骨折,钢板内固定的疗效优于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与膀胱癌分级和分期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膀胱移行
目的 研究同轴电纺的聚左旋乳酸-己内酯共聚物/牛血清白蛋白[P(LLA-CL)/BSA]"壳-芯"结构纳米纤维在体内外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应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具有"壳-芯"结构的P(LL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斑块性质的关系. 方法 7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进行检测,并根据结果将其分为不稳定斑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年,也是上海国资国企攻坚破难的改革年。上海国资国企将坚持“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坚持“市场化、证券化、透明化”导向,突出“改革与创新”,力争在
记者从福建省计量院获悉,由福建省计量院、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及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联合起草的《X射线安全检查仪校准规范》国家校准规范,将于4月21日起正式实施。 Repo
目的 比较髓外固定、髓内固定及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7月至2008年12月采用髓外固定、髓内固定或人
起搏器心室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心室心尖部,然而大量随机临床试验研究发现,双腔起搏器/右心室心尖部(DDD/R)起搏与单腔心室起搏器(VVI/R)相比不能减少死亡率,其原因可能与心尖起
留置气囊尿管具有操纵简便,减少漏尿、不易滑脱等优点已被广乏应用于临床[1], 随着其应用的增多,出现拔管困难的情况也越来越常见.本科从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脑卒中患者中有
据悉,2011年12月20日,在安徽粮食批发交易市场及其联网市场举行的国家临时存储不完善粒超标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上,计划销售超标白小麦13613吨,实际成交8887吨,成交率65.28%,成交均价1
据对全国470个农村集贸市场畜产品和饲料价格定点监测,2011年5月份全国生猪、鸡蛋和玉米价格上涨,牛羊肉价格微涨,生鲜乳价格微降。按农贸市场监测口径,本月猪粮比价为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