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这样阐述质量对于一个企业的意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基,也是企业和企业家的道德底线。那么对于一所学校而言,其教学质量应该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试想,如果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它如何能得到家长、社会的认同呢?它又如何能让孩子健康成长,从而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人才呢?我校的教学工作,在区局领导的关心下,在学校领导班子的管理下,有着很扎实的基础。“以质量求生存”一直以来是二三工小立校的根本,并牢牢扎根于学校每一位教职员工的心中,成为他们自身的职业底线。
一、精致管理求“严”,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1.目标明确,团结协作
学校实行校长全程管理、中层干部各司其职、教师监督的民主管理体制。在“以质量求生存”的目标指引下,学校领导班子职责分明:教导处、教科室做好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事无巨细,掌控其中;后勤部门做好保障工作,全力为教学一线服务。党政工团则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教师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理念。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细则明了,有据可依
我校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常规要求,从“教师一日常规”“教工奖惩条例”到备课常规、上课常规、作业布置、批改、社团活动要求等,并以此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检查、考核、质量检测、监控管理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使广大老师在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3.加强督查,保证实施
学校校长室、教导处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加大检查力度,杜绝随意调课、占课的现象。学校首先要做好“三查”工作,即行政组成员随时抽查、教导处组织定期检查和年段自行评查。我校每学期都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分析得失,鼓励、督促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第二是夯实每一节课。学校以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为切入点,切实把好关,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严禁使用题海战术弥补课堂40分钟的不足,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不达标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定期回访,促使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第三是坚持行政组成员听课制,要求大家深入课堂第一线,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求“实”,是提高效率的阵地
1.注重引领,优化队伍
一是在思想上引领。每学期开学,二三工小都有个传统活动,那就是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宣誓,它让每一位老师深深铭记作为一名教师应坚守的职业操守。学校还深入开展各种类型的系列教育活动:如“师魂颂”师德演讲比赛,让身边的真实事例感染教育每一个教工。让高尚的师德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二是在业务上指导。行政组成员以身作则、勤恳工作,树立表率作用。许多领导干部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科教学骨干。学校还积极开展“拜师育苗”活动,师徒互学共进,通过练、帮、带,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我们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写一手好字、记一本业务笔记、设计 一份创新教案、上一节好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一学期,各学科都要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竞赛,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希望之星”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在市、区各项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2.立足课堂,提高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一个“实”字,打造高效的“本色”课堂,以确保学生实现“课课有得、有思、有悟”。学校教导处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教研组每周都要组织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全校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使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常态化。而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学校提倡教师二次备课,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学校还提倡“推门听课”,检查教师教学的原始状态,听课后,可当堂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这样的听课调研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3.加强检测,有效调控
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求老师把工夫下在课前——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力求上出适合本班学生“口味”的课。把力量加在课内——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喜悦、信心、激情。把补困放在课后——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更要关爱他们,使学生在二三工小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习题更精当——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精选,规格要统一,批改要及时,讲评要重视,要体现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让家校合作更紧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共抓,协同管理。让检测更有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多次质量调研,公正、科学地进行质量评估,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常态科研求“真”,是提升水平的抓手
1.课题研讨,全员参与
近三年来,我校在两项市“十五”规则课题顺利结题的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省级、市级课题共8项。学校围绕课题研究展开了大量的工作。所有老师都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个人研究方向制定了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努力在学科教学中体现课题精神,让课题研究常态化得到有效落实。每学期,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都要围绕各自的课题上课题研究课。
2.潜心研究,成绩斐然
围绕课题,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有课堂教学的研究,有综合实践活动,有中队辅导员根据课题精神有创意地开展各项主题班队活动。学校的各位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并及时反思、总结,撰写了多篇论文。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发表的文章中,有国家级论文13篇,省级论文60篇,市级论文上百篇,学生100多篇习作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在各项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小学英语教材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学校等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获“南通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多彩活动求“恒”,是展示素质的平台
1.组建社团,普及创新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让他们的素质都得到升华,这是我校教工追求的教育理想。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对于组建学生社团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社团的组建及人员的安排。学校先后组建了航模、绘画、经典诵读、英语园地、跆拳道、口风琴、铜管乐队、五子棋、合唱、拉丁舞等多个学生社团。每位辅导老师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辅导计划,许多老师把辅导计划及内容转化为文字材料,使得社团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
2.不懈追求,异彩纷呈
坚持不懈的管理,持之以恒的活动,辅导老师群体的形成,使我校社团活动成绩卓著。2008年,学校歌舞剧《给我一缕春风》在全国“音乐伙伴”音乐剧比赛中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在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节目中播出;多年来,我校选手在省、市多项航模比赛中成绩骄人,被评为南通市航模特色学校、陆海空模型运动特色学校;在省、市、区电脑绘画比赛、小巧手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以及各项演出中,我校小选手都有不俗的表现。去年,在南通市课程改革现场会上,我校的跆拳道和铜管乐队社团表现出色,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刚刚结束的南通市“优秀教师群体”的评比中,全市中小学仅评出20个优秀教师群体,我校为港闸区唯一入选单位,这一成绩的取得让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回首过去,耕耘不息是欣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当奋蹄!我们坚信:在区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二三工小人一定会励精图治,奋发作为,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更出色的表现、更优异的成绩书写新的篇章!
一、精致管理求“严”,是保证质量的前提
1.目标明确,团结协作
学校实行校长全程管理、中层干部各司其职、教师监督的民主管理体制。在“以质量求生存”的目标指引下,学校领导班子职责分明:教导处、教科室做好学校日常教学管理工作,做到事无巨细,掌控其中;后勤部门做好保障工作,全力为教学一线服务。党政工团则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帮助教师树立无私奉献的师德理念。各部门虽然分工不同,但在共同目标的指引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细则明了,有据可依
我校出台制定了一系列教学常规要求,从“教师一日常规”“教工奖惩条例”到备课常规、上课常规、作业布置、批改、社团活动要求等,并以此建立了切实可行的教学常规检查、考核、质量检测、监控管理等教学质量保障机制。使广大老师在工作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避免了教学的随意性,为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3.加强督查,保证实施
学校校长室、教导处严格落实课程计划,加大检查力度,杜绝随意调课、占课的现象。学校首先要做好“三查”工作,即行政组成员随时抽查、教导处组织定期检查和年段自行评查。我校每学期都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通报检查情况,分析得失,鼓励、督促教师将全部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第二是夯实每一节课。学校以保证每一节课的质量为切入点,切实把好关,使每一节课都能让学生学有所得,严禁使用题海战术弥补课堂40分钟的不足,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不达标的教师进行跟踪听课,定期回访,促使学校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第三是坚持行政组成员听课制,要求大家深入课堂第一线,了解教师教学情况,把握教学方向,提出教学对策,不断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
二、高效课堂求“实”,是提高效率的阵地
1.注重引领,优化队伍
一是在思想上引领。每学期开学,二三工小都有个传统活动,那就是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宣誓,它让每一位老师深深铭记作为一名教师应坚守的职业操守。学校还深入开展各种类型的系列教育活动:如“师魂颂”师德演讲比赛,让身边的真实事例感染教育每一个教工。让高尚的师德铭刻在每个人的心中。二是在业务上指导。行政组成员以身作则、勤恳工作,树立表率作用。许多领导干部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学科教学骨干。学校还积极开展“拜师育苗”活动,师徒互学共进,通过练、帮、带,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同时,我们在青年教师中开展了“五个一”活动,即写一手好字、记一本业务笔记、设计 一份创新教案、上一节好课、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一学期,各学科都要组织年轻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竞赛,学校每两年举办一次“希望之星”教学研究活动。通过这一系列活动,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每年都有青年教师在市、区各项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
2.立足课堂,提高实效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追求一个“实”字,打造高效的“本色”课堂,以确保学生实现“课课有得、有思、有悟”。学校教导处多层次、多方位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各教研组每周都要组织开展说课、上课、评课等教研活动,全校形成良好的研究氛围,使学科教学研究活动常态化。而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学校提倡教师二次备课,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得失。学校还提倡“推门听课”,检查教师教学的原始状态,听课后,可当堂对教学质量进行检测,对学生的学习进行量化,这样的听课调研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
3.加强检测,有效调控
为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要求老师把工夫下在课前——课前认真钻研教材,仔细研究备课,力求上出适合本班学生“口味”的课。把力量加在课内——让学生在充满生活情趣的课堂中参与学习,体验学习的喜悦、信心、激情。把补困放在课后——不抛弃、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不仅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更要关爱他们,使学生在二三工小健康快乐地成长。让习题更精当——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内容要精选,规格要统一,批改要及时,讲评要重视,要体现层次性、思考性、应用性、开放性。让家校合作更紧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家校共抓,协同管理。让检测更有效——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教学工作进行多次质量调研,公正、科学地进行质量评估,把教学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
三、常态科研求“真”,是提升水平的抓手
1.课题研讨,全员参与
近三年来,我校在两项市“十五”规则课题顺利结题的基础上,又成功申报了省级、市级课题共8项。学校围绕课题研究展开了大量的工作。所有老师都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和个人研究方向制定了子课题研究计划,并努力在学科教学中体现课题精神,让课题研究常态化得到有效落实。每学期,各个学科的青年教师都要围绕各自的课题上课题研究课。
2.潜心研究,成绩斐然
围绕课题,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究活动。有课堂教学的研究,有综合实践活动,有中队辅导员根据课题精神有创意地开展各项主题班队活动。学校的各位老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并及时反思、总结,撰写了多篇论文。近三年来,我校教师发表的文章中,有国家级论文13篇,省级论文60篇,市级论文上百篇,学生100多篇习作在省、市级报刊杂志发表。在各项论文评比活动中,我校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小学英语教材改革实验学校”“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试验学校学校等荣誉”称号。2010年,学校获“南通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四、多彩活动求“恒”,是展示素质的平台
1.组建社团,普及创新
让每个孩子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让他们的素质都得到升华,这是我校教工追求的教育理想。学校校长室、教导处对于组建学生社团多次召开了专题会议,落实社团的组建及人员的安排。学校先后组建了航模、绘画、经典诵读、英语园地、跆拳道、口风琴、铜管乐队、五子棋、合唱、拉丁舞等多个学生社团。每位辅导老师自主地、创造性地实施自己的辅导计划,许多老师把辅导计划及内容转化为文字材料,使得社团活动逐步走向课程化、规范化。
2.不懈追求,异彩纷呈
坚持不懈的管理,持之以恒的活动,辅导老师群体的形成,使我校社团活动成绩卓著。2008年,学校歌舞剧《给我一缕春风》在全国“音乐伙伴”音乐剧比赛中获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在南通电视台“江风海韵”节目中播出;多年来,我校选手在省、市多项航模比赛中成绩骄人,被评为南通市航模特色学校、陆海空模型运动特色学校;在省、市、区电脑绘画比赛、小巧手比赛、校园集体舞比赛以及各项演出中,我校小选手都有不俗的表现。去年,在南通市课程改革现场会上,我校的跆拳道和铜管乐队社团表现出色,受到市、区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表扬。在刚刚结束的南通市“优秀教师群体”的评比中,全市中小学仅评出20个优秀教师群体,我校为港闸区唯一入选单位,这一成绩的取得让全校师生备受鼓舞。
回首过去,耕耘不息是欣慰;展望未来,任重道远当奋蹄!我们坚信:在区局领导的关心、指导下,二三工小人一定会励精图治,奋发作为,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以更出色的表现、更优异的成绩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