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戴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xueying0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方法 观察2010年5月至2011年6月配戴夜戴型角膜塑形镜且资料完整的患者45例,88只眼.其中男20例,女25例,年龄9~22岁,平均(14.21±1.19)岁.近视度数:球镜1.00~6.25 D,平均(3.34±1.55)D;柱镜0.25-1.00D,平均(0.57±1.32)D.采用夜间配镜8~10 h.戴镜后1周、1月、3月、6月随访,观察视力、角膜曲率、屈光度及眼轴长度变化.结果 与戴镜前相比,戴镜1周后,角膜曲率明显变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力,戴镜前0.190±0.16,戴镜后1周及1、3、6月分别提高至0.75±0.27、0.95±0.11、0.96±0.13、0.95±0.13,戴镜前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屈光度与戴镜前比亦下降,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眼轴长度较戴镜前有所增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后少数患者有点状角膜上皮剥脱,结膜炎等,经治疗后均恢复.角膜塑性镜治疗近视达到矫治稳定状态后,停戴则裸眼视力回退明显.屈光度一般3个月恢复.结论 角膜塑形镜矫治青少年近视疗效确切、安全、快速,可控制近视的发展.是一种可逆非根治性矫治近视的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的病理改变和β-catenin/Wnt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基因cyclinD1的表达。并比较其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翼状胬肉组织26例,其中复发翼状胬肉8例。正常结膜组织6例。冰冻包埋后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D1的表达。并作相关分析。结果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中β-catenin和Cyclin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创建于1920年,是一所拥有张涤生、邱蔚六、戴克戎三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口腔、整复外科、骨科三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
期刊
眼的屈光状态与身体发育一样,是一个随眼球逐渐由小向大增长、眼屈光逐渐由远视向正视的演变过程,即眼的正视化(emmetropion).这个过程中重要集中在3~15岁,眼球仅增长1mm,屈光度从-3D到OD.其间诸多因素的干扰可以加快发育速度,使眼球过度生长,形成近视,即眼的近视化(myopization).这些因素包括,眼轴、角膜曲率、晶体,还有眼压对球壁的作用、散光对视网膜成像的离焦、边距调节,即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Bevacizumab(Avastin)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RMD)术后各时间段的视野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单中心随机临床研究方法.收集经间接眼底镜、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以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确诊存在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ARMD患者13例(15只眼),患眼最佳矫正视力均>0.1.患眼行Bevacizumab玻璃体腔内注射1.25
目的 观察玻璃体腔注射Avastin联合黄斑格栅样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效果.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对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在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病人,将符合纳入标准并经眼底荧光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确诊为糖尿病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
目的 利用自行搭建的超长扫描深度的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活体测量小鼠眼球的眼轴长度、曲率等各眼内生物学参数,并评估其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 实验研究.本研究自主研发的超长扫描深度SD-OCT扫描深度7.3 mm(空气中),系统轴向扫描(A-Scan)速度28 kHz,轴向分辨率7.5 μm,横向分辨率19 μm.共有5只40日龄的C57BL/6小鼠(10眼)经历2天次的测量.第1天,由
目的 评价白内障手术中植入AcrySof(R) Toric散光型人工晶状体矫正角膜散光的效果及在囊袋内的稳定性.方法 对43例(48只眼)伴有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术,植入AcrySof(R) Toric折叠式散光型人工晶状体.观察术前、术后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术前预计残余散光、术后残余散光;术前及术后主观验光散光值;术前及术后角膜散光;术后人工晶状体在囊袋的旋
目的 总结眼眶血肿的超声学表现以及B型超声引导下穿吸治疗的体会.方法 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1989年12月至2008年1月间收治的19例经B型超声引导下局部穿刺抽吸证实的眼眶血肿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与总结.结果 19例患者声像图均显示为边界清楚的异常回声占位病变.B型超声检查结果:位于眶顶骨膜下间隙9例,中央间隙8例,周围间隙2例.占位病变呈扁平状8例,不规则形4例,类圆形2例,圆锥形3
患者,女,40岁,因"额部皮肤瘢痕"15 h前在当地诊所行额部(左侧眉弓上一横指处)皮下注射曲安奈德40 mg(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注射中即立刻出现眼痛、头痛、恶心,数分钟后左眼视力急剧下降,遂来我院就诊.查体:左眼视力无光感,右眼视力0.8;角膜映光:左眼-10°,呈轻度外展位,右眼无殊;眼球运动:左眼内外上下运动均中度受限,角膜透明,后弹力层皱褶,角膜后沉着物KP(+),前房闪辉Tydal
期刊
目的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联合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观察多点扫描矩阵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治疗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severe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severe NPDR)及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