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摘 要:文化素养是指用优势文化中的习语、隐喻和非正式内容流利交谈的能力。文化素养需要理解文化的相互影响并作出反应。文化素养要求在创造公众语言和群体思考上对琐事及其用途有范围广泛的理解。英语学科课程目标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一种交流的工具,而且要通过课程的学习达到提升学生文化品质,实现学生语言、文化和思维的融合。我们以三所学校学生的英语文化素养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对一些课例的分析,指出教师在培养学生文
其他文献
摘 要:河北省中考道德与法治主观性试题的设问方式有着自己鲜明的特点。基于情境,活于教材,让知识落地生根;限定具体,指向明确,让思维方法根植于心;主题统领,开放综合,注重关键能力考查;灵活多样,突出探究,让思维之花绽放;着眼品格,关注精神,实现价值引领。这样的设计思路,强调了核心素养的考查,突显了试题立德树人的功能。 关键词:中考;道德与法治;试题立意;教学引领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
摘 要:思想政治课作为学校德育课堂的主阵地,对初中生的价值观、世界观的指引起着目标导向作用。继2018年11月全国教育大会、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全国思想政治课教师座谈会以来,从上到下,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春风愈加强烈。作为乡村教育一线的初中思政课老师,结合近几年的切身教学经验,如何在新时代条件下从吃透教材、激活课堂、整合资源三个方面开展思政课教学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核
摘要:物理是一门有趣的学科,要使学生学好物理必须首先要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声的利用》一课为例,对如何通过课堂活动来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力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活动;兴趣;探究能力;遞进性 初中物理老师经常会有感慨:学生刚接触到物理学科时学习热情高涨,而往往时间不长,学生就对物理课丧失了热情。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没有跟随课标和教材而改
闭上眼睛 另一扇窄门开启 照亮你 门中美丽光影 亲爱的,时光短暂 我们的嘴唇 却隔着千山万水 你说,当两个人亲吻 世界开始诞生 我相信,美好的情感 即是一种信仰 比如爱情 比如这春天的老树枯藤 它的肉身,它的愛欲 饱经风霜之后 绽放 伟大的绿 性感的红……
屠呦呦,生于1930年,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从青蒿这种植物中提取出青蒿素,来治疗疟疾,并因此获得了2015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消息传来,举国为之振奋。这是我国本土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自然
花椒树 在成都我想找花椒树 朋友,请告诉我 在哪里可以见到花椒树 它的气味飘过 而树身隐藏 像某个老友 你肯定就在一扇窗子后 灯下摊开的书页上 一行行文字模糊 你的脸轮廓清晰 我梦中的花椒树 一棵灿烂的花椒树 花椒树下的公鸡 傲首阔步 它喉咙里的花椒 与它头顶上的花椒 在这二月的成都 被灯光照亮 我的老友呀 请告诉我 你所爱的花椒树 是哪一棵 小镇
摘 要:什么样的课是好课?一堂好课背后的支撑是什么?燕赵名师的课是怎样的?呼君老师在河北平山中学执教的《中国建筑的特征》为我们研究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这节课有教学目标定位准确、课堂导入激发兴趣、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充分、突出思维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具有生成性、课堂教学扎实高效的特点。这节课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参考改进。 关键词:示范课;定位;兴趣;主体;生成性;
我主张中小学要增加作文练习数。学生要多写作文,经常写,写成习惯,就不怕写了。学生每周都应当写作文(中学生甚至每天写三五百字的短文),只有经常性地写作,观察思考的发现、阅读积累的智慧、表达的激情与技巧,才能形成能力和经验。我不认为学生“每周写”是难事。现在,学生每天都在写,写各种各样的作业,有不少作业是重复的,甚至是没有什么价值的,很少有教师和家长质疑或反对。为什么每天写三五百字的感想、体会或叙述,
摘要:公开课做秀是教学及研究中的误区。不能因为公开课有人做秀就把公开课从教学研究中抛弃,“做真”的公开课依旧有价值,教学研究依然需要。要坚持“做真”的公开课,走出教学研究的误区,发挥它的本源价值。 关键词:语文教学;公开课;教学研究;误区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8-0032-02 做秀成了公开教学这个学习研究形式的藩篱。出现这种现
关键词:中考历史试题;历史核心素养;以史为鉴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8)08-0017-05 2017年河北中考历史试题,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和《河北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考试说明·文科综合(历史部分)》(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涉及《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规定的中国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