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存在重视专业教学而忽视校园专业文化建设、重视教育文化而忽视职业文化建设和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而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借鉴等问题,指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应坚持科学观指导、坚持发展,以人为本、注重育人,遵循普遍性、坚持个性和特色建设,坚持动态性与长期性相结合等原则,并从专业物质文化、专业制度文化、专业精神文化、专业人文文化和专业职业文化五个方面构建和实施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校园专业文化。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职业技能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作为校园文化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专业文化是指师生围绕某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念,对专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将专业思想变为专业成员的自觉行为[1]。专业文化具有组织文化特点,在进行专业育人方向与指导思想的确定、专业教学内容与模式的选择、学生教育的组织与设计等工作时都应考虑专业文化的建设。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既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剖析
经过对多所江苏省职业院校的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专业教学而忽视校园专业文化建设
当前,部分学校对加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许多高职院校思想上对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虚幻”而没有实际意义,这是对学生文化、情感方面的漠视,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没认识到良好的校园专业文化对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
2.重视教育文化而忽视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涵应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职业文化应成为校园专业文化的主流文化。当前,由于不能直面和重视职业文化,许多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专业教师和学生行为,在对异质文化的吸纳和整合过程中也不能自觉融入职业要素并渗透职业特质。
3.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而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借鉴
校园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在某一个专业中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时,人们往往能将其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却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借鉴。在这种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具备相当的社会适应力,以致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必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企业的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是伴同专业建设过程逐渐形成的,构建科学的校园专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科学观指导,坚持发展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导向。推进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快构建科学和谐的高职校园专业文化[2,3]。
2.以人为本,注重育人
坚持以人为本,将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学生教育之中。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当今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能认同并迅速融入自己企业文化的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锻炼人,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3.遵循普遍性,坚持个性和特色建设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在体现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和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体现本校专业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学校要从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学科人文精神等方面打造特色,逐步构筑和形成独具魅力的校园专业文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名目繁多,校园专业文化呈现多样性,高职院校理应以职业性格为标志形成一种普遍而独特的校园文化。
4.坚持动态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特征。所谓动态性与长期性原则是指和谐高职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时,任务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必须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注意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为主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
1.专业物质文化
专业物质文化是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础,它包括师生在开展校园专业文化活动中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职业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高职院校要按照“职”的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设施等专业物质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布置和设计。教学环境布置除应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外,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动力。
2.专业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以专业建设和管理为目标所拟定的所有专业师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活动要求等,目的是维持学校专业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进而促进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专业制度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约束和评价两个方面,它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协调,即制度文化与人文文化管理的协调。在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讲求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既以法约束人,同时又要给予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3.专业精神文化
专业精神文化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和表现在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专业的办学理念,专业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成才期望、职业认知、价值取向等。专业精神文化具有突出的内隐性,它不是直接达成的,专业精神文化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活动载体才能得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集中精力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精神文化。
4.专业人文文化
专业人文文化主要表现为专业环境文化和专业人际文化两个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和走廊等校园场所塑造校园专业文化环境,渲染专业技术教育氛围,实施环境育人。专业人际文化是专业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创建和谐的专业人际文化,就是要在专业同学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建立起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要教育师生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拥有能够宽容别人过错和善待自己不足的高尚品质,同时还要教育他们要有正义感和同情心[4]。
5.专业职业文化
专业职业文化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对于高职生而言,职业认知是有关职业认定和职业角色认同的问题,可以通过参观、访谈、讨论和实习等方法帮助和促成学生较快形成职业认同。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是高职教育目标在专业人才素质标准中的具体化。职业技能是指人在职业活动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高职院校专业职业文化要注重学生职业情感的培植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引导学生调整好职业心态,从对职业的积极情感里获得学习动力,规范职业行为,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自身将来所从事职业打下良好基础[5]。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反映,又是专业个体精神和风貌的集成。校园专业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这个专业乃至整个学校最根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专业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活力和潜力。高职院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专业物质文化、专业制度文化、专业精神文化、专业人文文化和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并借助一定渠道,通过学习、传播、激励和强化等方法来实施校园专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青.高校旅游教育中的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7(10):59-60.
[2]顾伟黎.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31-32,36.
[3]顾伟黎,周其海.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75-76.
[4]阳旭.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2):51-52.
[5]李占文.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探析.辽宁高职学报,2006,8(4):22-24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职业技能
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和不竭动力,作为校园文化和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专业文化是指师生围绕某个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而共同遵守的核心价值观和共同的价值取向,体现专业成员共同的追求和理念,对专业中每一个人的行为形成潜移默化的指导与规范,从而将专业思想变为专业成员的自觉行为[1]。专业文化具有组织文化特点,在进行专业育人方向与指导思想的确定、专业教学内容与模式的选择、学生教育的组织与设计等工作时都应考虑专业文化的建设。加强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既十分必要也十分重要。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剖析
经过对多所江苏省职业院校的调查和走访,发现目前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重视专业教学而忽视校园专业文化建设
当前,部分学校对加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缺乏内在动力。许多高职院校思想上对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虚幻”而没有实际意义,这是对学生文化、情感方面的漠视,混淆了教学工作与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关系,没认识到良好的校园专业文化对学生培养的积极作用。
2.重视教育文化而忽视职业文化建设
高职教育集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为一体,其文化内涵应是教育文化与职业文化的结合。职业文化应成为校园专业文化的主流文化。当前,由于不能直面和重视职业文化,许多高职院校不能有效地制约和规范专业教师和学生行为,在对异质文化的吸纳和整合过程中也不能自觉融入职业要素并渗透职业特质。
3.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而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借鉴
校园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在某一个专业中的具体体现,是校园文化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产物。在建设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时,人们往往能将其与校园文化紧密结合却忽视对企业文化的借鉴。在这种传统校园文化氛围中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具备相当的社会适应力,以致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必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去适应企业的文化。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原则
高职院校的校园专业文化是伴同专业建设过程逐渐形成的,构建科学的校园专业文化,必须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科学观指导,坚持发展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的导向。推进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长远发展,必须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地位。高职院校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充分认识校园文化的重要意义,加快构建科学和谐的高职校园专业文化[2,3]。
2.以人为本,注重育人
坚持以人为本,将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学生教育之中。当今的时代是一个文化制胜的时代,当今企业需要的是有一定文化基础且能认同并迅速融入自己企业文化的人。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教育人、启发人、塑造人、锻炼人,促进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建设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
3.遵循普遍性,坚持个性和特色建设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在体现优秀文化特点、时代精神和现代办学理念的同时,更要体现本校专业的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学校要从自身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管理理念、学科人文精神等方面打造特色,逐步构筑和形成独具魅力的校园专业文化。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名目繁多,校园专业文化呈现多样性,高职院校理应以职业性格为标志形成一种普遍而独特的校园文化。
4.坚持动态性与长期性相结合
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具有长期性、动态性、历史性、实践性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特征。所谓动态性与长期性原则是指和谐高职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时,任务目标在短期内难以完成,必须不断地修改和完善,注意做好长期坚持的准备。
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
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职业素质为主旨,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加强校园专业文化建设。
1.专业物质文化
专业物质文化是校园专业文化建设的物质载体和基础,它包括师生在开展校园专业文化活动中创造的各种物质产品。职业院校毕业生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实践水平和动手能力上,因此,高职院校要按照“职”的要求加强实践性教学设施等专业物质文化建设,要有意识地对校园环境进行整体布置和设计。教学环境布置除应有名人画像、格言警句等外,还必须有市场人才需求信息、行业与专业的发展趋势、业内成功人士的资料等,让学生从行业日新月异变化中体味职业感受和专业思想,提高动力。
2.专业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专业制度文化是指以专业建设和管理为目标所拟定的所有专业师生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和行动准则,包括师生日常行为规范管理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活动要求等,目的是维持学校专业正常教学、生活、工作秩序,进而促进专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专业制度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约束和评价两个方面,它的关键是要处理好制度管理与情感管理的协调,即制度文化与人文文化管理的协调。在专业制度文化建设中要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观念,讲求制度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既以法约束人,同时又要给予师生个性发展的空间。
3.专业精神文化
专业精神文化贯穿于专业建设的全过程,渗透和表现在专业建设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专业建设的目标定位、专业的办学理念,专业师生共同的理想信念、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成才期望、职业认知、价值取向等。专业精神文化具有突出的内隐性,它不是直接达成的,专业精神文化的作用往往需要通过其他的活动载体才能得以体现。因此,高职院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专业活动,集中精力打造出体现自身形象、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精神文化。
4.专业人文文化
专业人文文化主要表现为专业环境文化和专业人际文化两个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园宣传栏和走廊等校园场所塑造校园专业文化环境,渲染专业技术教育氛围,实施环境育人。专业人际文化是专业人文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高职院校创建和谐的专业人际文化,就是要在专业同学之间、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建立起团结友爱、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要教育师生们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拥有能够宽容别人过错和善待自己不足的高尚品质,同时还要教育他们要有正义感和同情心[4]。
5.专业职业文化
专业职业文化主要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等。对于高职生而言,职业认知是有关职业认定和职业角色认同的问题,可以通过参观、访谈、讨论和实习等方法帮助和促成学生较快形成职业认同。职业情感和职业道德是高职教育目标在专业人才素质标准中的具体化。职业技能是指人在职业活动范围内需要掌握的技能。高职院校专业职业文化要注重学生职业情感的培植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引导学生调整好职业心态,从对职业的积极情感里获得学习动力,规范职业行为,努力提高职业道德素质和职业技能,为自身将来所从事职业打下良好基础[5]。
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反映,又是专业个体精神和风貌的集成。校园专业文化一旦形成便可构成这个专业乃至整个学校最根本、最持久的竞争优势,成为专业和学校持续发展的活力和潜力。高职院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快专业物质文化、专业制度文化、专业精神文化、专业人文文化和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并借助一定渠道,通过学习、传播、激励和强化等方法来实施校园专业文化。
参考文献
[1]张青.高校旅游教育中的校园专业文化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07(10):59-60.
[2]顾伟黎.科学发展观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9(4):31-32,36.
[3]顾伟黎,周其海.以科学发展观推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5):75-76.
[4]阳旭.试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教育与职业,2009(2):51-52.
[5]李占文.高职院校校园专业文化建设探析.辽宁高职学报,2006,8(4):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