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QW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如何上出语文味来,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全面提高学校素质,培养孩子成为现代中国人的教育主渠道,也是实施教学计划的主要基地,其质量将成为素质教育实施的重要标志。为使素质教育在政党的轨道上运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自然成为其强劲的动力。通过研究与实践,本人想结合自己平时的语文教学以及所见所闻所读,就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效谈几点思考:
  一、充分预习,书不读熟不开讲
  语文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对课文整体还没形成印象,对课文的重点部分也不熟悉,就此拿出一词、一句进行重锤敲击,因火候未到必然造成学生体会不深,理解肤浅,泛泛而谈,不得要领。所以,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必须要让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做好课前预习。教师要时刻提醒学生“书不读熟不开讲”。在课堂教学中组织的各种活动,要始终以文本为基础,不管是教学开始时对课文的整体感知,还是对具体的语段进行深入细致的品读,前提都必须是每一位学生与文本进行比较紧密的接触,通过实实在在地接触文本,通过生动、扎实的言语实践活动,走进文本,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内在交流,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善于挖掘,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决定学语文就是为了运用,为阅读,为写作服务。如何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运用语文,我觉得挖掘教材中的空白是一招。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给人留下许多的空白。这就给读者提供了想象和创造的余地。教学实践证明,老师巧妙地利用课文中的“空白”,引导学生填补这些空白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提升学生思维及品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有效途径。
  1.挖描写空白,丰满形象
  小学课文虽然以写人叙事为主,但由于感情抒发,表现方法等因素的限制,影响,有些课文对人物的描写形成了空白。抓住人物描写的心理空白点,动作空白点,神态空白点等进行扎实到位的训练,就能丰满人物的形象,让人物更具有打动人心的魅力。如学习《为了他的尊严》出示句子:“乞丐怔住了,用异样的目光看着妇人,尖突的喉结像一枚橄榄上下滑动了两下。”让学生抓住乞丐表情的变化来想像:那个乞丐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这位乞丐告别了妇人,带着尊严,怀着希望上路了,走在路上,他想了很多很多,想了些什么呢?
  抓住人物心理活动空白,引导学生去大胆合理的想像,去补充人物形象,人物形象会在学生的脑海中更鲜明,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2.掘标点空白,品味意境
  标点,是文章表情达意所不可缺少的,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有些标点往往蕴含着令人回味无穷的意思。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类标点,让学生思考标点所隐含的内容,包含的深意,以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如《少年旅行队》这一组诗,我引导学生补充文中多处空白,从而深化理解。“少年旅行队要出发了,明亮的阳光在喊他们,窗外的小鸟在喊他们,喊他们到国野里去,到山林里去,到生活里去……”教学时,让学生理解此处省略号起什么作用?然后补充说说少年旅行队还去了什么地方?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
  3.补结尾空白,余地生辉
  有的文章写到高潮时便收笔,文虽结束但让人意未尽,给人留下了耐人寻味的“空白”。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结点为练笔的起点,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经验,续编故事,有利于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如《凡卡》结尾:“在梦里看见一铺暖炕,炕上坐着他的爷爷,耷拉着两条腿,正在念着他的信……泥鳅在炕边走来走去,摇着尾巴……”文章在凡卡满怀甜蜜的希望的梦中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翅膀:凡卡爷爷能不能收到信?凡卡能被爷爷接到乡下去吗?凡卡能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这样,可促使学生们调动过去的阅读经验,推想凡卡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学生在续编课文结尾故事的过程中,不仅语言得到训练,而且培养了思维的创造性。
  三、重视朗读,让“读”成为课堂的亮点
  《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就为我们的语文教学确立了一个方向,语文课堂上必须重视朗读。
  1.范读引路
  教师的示范朗读,可以融情于声,把书面语言变为口头语言,创设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从而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教师的范读与听录音不同,教师可根据教材的情况,结合学生的实际,在读时给学生以提示、暗示。当范读到要求学生掌握的字词时,在这些词前稍为停顿一下,或读重一点,以引起学生注意,强化记忆。当范读到新词及难理解的词、句、段,教师可以用平缓稍低的语调给予适当提示、简释,帮助学生揣摩教师是怎样读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2.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练习须“多”
  在朗读训练中,教师指导要“精”,学生的练习须“多”,例如:教学《枫叶如丹》一课,在指导朗读前,应先帮助学生理解一些基本词语(如:枫叶如丹,树大根深,哼着小曲),问学生是如何理解的,想象到了哪些画面,再让学生想,朗读时这些词应该怎样读,这样指导朗读,就避免了学生朗读的随意性。学生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基本上把握了朗读的方法、技能,此时,应把读书的权利还给学生,保证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读法,学生得法勤奋练习,朗读水平提高得会很快。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思想性很强的学科。其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今后的语文教学道路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将是探索素质教育之路的永久性课题,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发现,才会有所创造。
其他文献
针对复杂Petri网模型难于仿真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仿真思路,该思路包括模型元素实现和仿真算法两部分.在模型元素实现部分通过采用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抽象出与Petri网模型各
随着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程度的加深,日本的贸易政策开始从单一的多边贸易政策向注重FTA的多重贸易政策转变。日本把发展FTA的重心放在了亚洲,但日本与亚洲国家发展FTA面临着国
为了研究塔式起重机载荷摆动特性,寻找抑制载荷摆动的控制方法,本文基于非惯性参考系中质点相对运动动力学基本方程,建立塔式起重机同时进行变幅、回转、起升运动的情况下载
大型石油储油罐经过长期使用后 ,会由于油罐变形而导致其容积变化。因此需要在油罐的使用过程中对其容积进行重新测量。通常采用的传统测量方法 ,如光学参比法和围尺法 ,其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大 ,操作危险 ,测量效率低。本文提出的基于爬壁机器人技术的油罐容积测量新方法 ,在此称为自移动法 ,该方法由爬壁机器人绕油罐爬行 ,通过安装于机器人上的一系列传感器而测量计算出油罐容积。该方法提高了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和测
明治维新时代开始后,日本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将强大的特权阶层通过改造纳入到近代化的新体制中。日本在相对稳定的国内环境中完成了对整个社会结构的革命性改组,是其所以能在19
指出了遵循零件库标准PLIB开发几何信息接口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进而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 1)扩充EXPRESS语言的编程支持功能 ;( 2 )重构零件库几何形状表达的逻辑模型。并在此模型基础上给出了开发接口的实例 ,实现了异构CAD系统零件库信息的共享
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位移机构.该机构用步进电机驱动,柔性铰链和弹性平板作为传动导向机构,可以实现纳米级的运动分辨率.该机构已经应用于光纤对准中的精密调整.
在分析电动自行车整车性能检测功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整车性能检测系统的方案,并通过对系统检测实时性和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系统具体软、硬件方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生成性教学成为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教学方式,但是由于生成性教学方式在中国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学校和老师在进行生成性教学的实践时出现了各种问题。本文通过对生成性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并为其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顺利应用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成性;实践;问题  我国的陈旭远教授认为,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老师在上课前的较为弹性化的课程设计基础上,根据上课期间的变化而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