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在美术教学中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因此,在课改美术教学中,要充分让感动发挥作用,达到课改美术教学的目的。
  【关键词】感动;美术;教学
  
  感动来自于互动,互动必然滋生感动。感动让教师更加热爱教学,更愿倾注心血和汗水;感动也让学生兴趣盎然,更加热爱和珍惜学习和生活的时光。那么,在课改美术教学中,怎样使感动发挥作用,又怎样让感动来达到课改美术教学的目的呢?
  一、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
  美术是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一性质决定了美术课程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美术课程的根本任务就是要致力于学生美术素养的的形成和发展。建立新的美术课堂教学环境,旨在改变传统的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的确定性,还美术课堂教学本身具备的开放性,拓展教学的空间,增大师生的自主性。这样,教学的多样性和变动性也就给美术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思考。而感动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是文本与教师、学生的生活体验撞击出的火花。那么,在美术教学中,重视感动情感的开发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就教师而言,感动是取得课堂教学成功的前提。一个冷漠、毫无激情的教师,他的教学必定是枯燥无味的。而激情源于感动,开发感动情感是形成教师课堂教学激情的重要因素。
  审视美术教学的过程,教师的感动主要有:
  1.感动于文本的关键处。新课程理念强调要改变过去“教教材”的做法,美术课程是用教材教美术,不是教美术教材。为此,美术教师就必须根据自身的感悟认真挖掘教材的感动因素。而教材的感动因素往往源于文本的关键处,他是文本与师生生活最密切的的触及点。只要教师紧紧扣住这一触及点求教学,感动便会如月而至。
  2.感动于入课的导语。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都懂得课前激情导入的作用。好的导语紧紧扣住教材的感动因素,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以文本为根基的有益的洗灈和陶冶,是奠定课堂教学氛围的心理因素。
  3.感动于学生的真切理解和闪光的发言。在用文本进行教学的活动中,如果强调了结合生活经验的理解,就能释放师生的个性。新课改强调课程是生成的,不是给定的制度化教育要素。这就要求课堂教育的个性化。而在有个性的教学中,学生就会有对文本的真切理解。这种理解必定会推动师生与文本的对话,又为课堂教学的沟通提供了平台。
  4.感动于学生朴实的体验和纯真的情感释放。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有对生活的不同的感受,他们的体验是最朴实的。在生活的体验中,他们也有情感的积淀。善于调动学生的体验及情感的积淀进行教学就能构建文本与师生真诚的对话,就能采掘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就能建设开房富有活动艺术课程体系。这样,美术的课堂教学就与现实生活的美术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了。
  二、构建有序的互动课堂教学流程,让感动发挥“教学相长”的作用
  美术教师在生入挖掘文本感动因素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感动”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就可以起到课堂教学的“教学相长”。
  现代教学论主张教学要知、情、意相结合。事实上,学生个体的主动参与和学生群体的积极互动是课堂活动生动活泼、富有成效的必要条件。反过来,组织恰当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大胆说出自己的感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学生在课堂互动中,不仅可以得到教师的指导,还能同桌互相讨论、互相启发,这就容易形成文本于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实现课堂上多通道的信息传递;学生在具体美术情境中的课堂活动,容易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有所认识,能使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树立起学习信心。
  在构建有序的互动教学流程中,学生的感动主要是:从教师的引领指导中得到感动;在文本阅读中寻找感动;在交流与沟通中体验感动;在反复训练中学习感动;学会用言语表达感动。
  当教师的感动与学生的感动产生契合时,就有了师生的同感。而利用同感就可开启对方的心灵,唤起其行为动机。这样,过去那种呆板单调的课堂就可以得到彻底的改变。师生就可在“共享”中“共进”,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三、密切关注在双向互动中的感动的情感因素,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积淀和发展
  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调动学生的感动,发挥感动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这是课改美术教学既要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美术课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有效途径。在实际的美术课堂实践中,美术教师们如果能充分利用教师的和文本的感动因素,那就会在师生、生生的双向互动中会产生一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
  感动始终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流露和表白,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心灵的滋补剂,是一种有益的洗涤和陶冶。这些朴素而真诚的感动在师生间涌动,在互动交流中将会更得到尽情的发挥,也会在互动交流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这样,就达到了既注重知识与技能、方法与过程,又注重了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就能让学生的学习在感动中沉淀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斌,张静.美术教学方法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2]孟秀民.美术教学中培养创造性的研究与实践[M].艺术教育,2006(7).
  [3]彭剑飞.美术心育艺术[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我们的教学中,需切中肯綮,始终主导着全局,使师生活动主干分明,不蔓不枝,从而在提纲领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以巧取胜,以实剖析,水到渠成地实现新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使教学设计具有有效性。  【关 键 词】 教学设计;有效性;关键点;切中肯綮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880(2011)12-0058-0
【摘 要】 在充满鼓励和赏识的氛围中,不仅亲近了家长的心灵,更增添了老师自身的魅力,使家校工作迸发出无穷的前进动力。  【关 键 词】 家校工作;接纳;倾听;赞赏  当下的教育,与其说教师是在教一个班的孩子,不如说是在教育一个班的家庭。教师唯有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合作,取得更大的成功,倘若漠视或无视家校关系,在教育过程中,必然矛盾重重、处处受挫。那么,如何营造和
【摘 要】 在进行毕业班数学的教学工作时,教师心中要有“衔接”意识,既要对六年的知识进行系统复习,做到“瞻前”;又要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做到“顾后”,努力做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工作。  【关 键 词】 衔接;过渡;渗透;小学;数学    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从事教育工作已近六年。回顾这几年的教学,我一直有一种强烈的感受: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需要进行换位思考,看看中学数学教
封面上,一只小羊站在云朵之上,满是心事地俯瞰着大地,越升越高;封底是羊妈妈牵着小羊漫步的背影图。为什么小羊哈利会在云端?他要去干什么?  这是一个关于小羊“离去”的故事,不同于以往死亡主题绘本中长辈的死亡,这个故事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探讨了父母面对孩子离去之后如何活下去的深刻命题。读着日本作家城井文的这个故事,我很自然地联想起之前的江歌案,江歌妈妈的情況一如羊妈妈,相信善良懂事的江歌,会和小羊哈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象吗?是不是很多小朋友都想和小象做朋友?那么就一起翻开《小象日记》,了解我们的朋友吧!  你们知道陆地上最大的哺乳动物是谁?原来是大象!难怪在动物世界中,象显得很大很大,他们有像扇子一样的大大耳朵,像管子一样的长长鼻子,像墙一样的壮壮身子,还有像柱子一样粗粗的腿。  和小象一起玩耍,有一种游戏千万不能玩,那就是和小象一起玩跷跷板。想象一下,玩跷跷板的结果就是,和小伙伴一起全都被
OPPO Reno3元气版浪漫开售,2 999元起  2月14日,OPPO Reno3系列新机—Reno3元气版正式开售。  OPPO Reno3元气版搭载高通骁龙765芯片,支持SA/NSA双模组网,延续Reno3系列在视频方面的优势,支持视频超级双防抖,在极限运动场景下也可拍摄清晰稳定的视频。  设计方面,OPPO Reno3元气版正面采用一块6.4英寸AMOLED水滴屏,20:9的屏幕比例让
认真学习了合肥社区大学直播的《为当今家长教育孩子支招》公益讲座后,我感触非常深。尤其是听到讲座中对教育理论加实践的陈述与分析后,我思考了很久。  一个成功的孩子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原生家庭的培养以及潜移默化教育出来的。孩子出生后,父母是他的第一任老师,其次才是学校、社会的教育。记得刚看完课程第一遍的时候,我感慨万千,对正在做饭的老公说:“我们之所以没有考上好的大学,是因为我们的父母没有教育好我们。但
戚凤琴校长说:如果说哲学意义上的追寻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到处去寻找人的精神家园,那么,教育的追寻就是教育者怀揣教育理想去寻找教育的家园。从2006年开始,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实验小学踏上了寻找教育的本真、寻找德育与教学的自然融合、寻找解决教师职业倦怠、学生厌学的秘方之路。经过几年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在校长戚凤琴的带领下,2009年9月开始推行“生本教育”特色课程文化建设,从此学校走上了一条个性化、特
近日,有媒体刊登了许多“气死语文老师”的小学生作文,其中不乏 “3月是农活最重的月份,我帮爷爷奶奶割麦子”等瞎编内容。笑过之后不免反思,天真烂漫本是孩子们的天性,究竟是什么逼迫他们从小学着说“瞎话”?  首先,应试教育“功不可没”。在这样的指挥棒下,一些老师将作文范文当教学“宝典”,要求小学生们“依葫芦画瓢”、会应付考试即可。因此,出现“捡到亿元”“三月割麦”这样的瞎编内容也就不足为奇了。
深圳市南山区前海学校是集小学、初中于一体的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有66个教学班,3年前,该校为了掌握学生心理情况,在每班特设两个小小心理情报员,负责搜集同学的心理信息,如某某早恋了,某某非常自卑以至不愿与人交流等等;然后,每周定期向老师提供情报,以便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动态。  关注学生心理问题并及时提供帮助,这没错,但因为心理教师不足,物色学生充当情报搜集员,则大错特错。如此一来,教师将育人责任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