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_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1例,统计1年生存率,收集患者年龄、性别、肿瘤直径等信息,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 本组71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88.73%(63/71).肿瘤直径、肿瘤数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无术前新辅助化疗、有无术后辅助放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1年生存的影响因素(P3 cm、淋巴结转移、肿瘤多发是患者术后1年生存的危险因素,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术后1年生存的保护因素(P3 cm、淋巴结转移、肿瘤多发是患者术后1年生存的危险因素,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是术后1年生存的保护因素,临床在采用根治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时可据此实施防控措施,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常规化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及对患者MALAT1、VEGF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82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2组.研究组42例,采用常规化疗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化疗药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 治疗后3个月,研究组的客观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肿瘤相关检验指标的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后1年,研究组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常规化疗对非小细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联合右美托咪定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136例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患者分成2组,实验组(E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68例.采用患者自控镇痛(PCIA)剂量+背景剂量模式,C组镇痛药物配方为布托啡诺10 mg,E组镇痛药物配方为布托啡诺10 mg+右美托咪定300μg,镇痛药物均使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至100 mL.记录术后4、12、24、48 h的静息和活动VAS疼痛评分.记录术后48 h内补救镇痛次数.记录术后48 h内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以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采用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56例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实施全身化疗,观察组实施全身化疗联合支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2.14%)高于对照组(53.57%).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咳血(2.03±0.21)分、咳嗽(2.14±0.30)分、呼吸困难(1.98±0.22)分,低于对照组的(3.15±0.37)分、(3.20±0.34)分、(3.18±0.33)分.治疗后观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在早期周围型小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均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结果 疑似早期周围型小肺癌患者86例,确诊阳性75例,阴性11例,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出真阳性73例,真阴性9例;采用128层螺旋CT诊断的灵敏度为97.33%(73/75)、特异度为81.82%(9/11)、准确度为95.35%(82/86)、漏诊率为2.67%(2/75)、误诊率为18.18%(2/11);在病灶大小中10.0~15.0占比较高,病灶形态中单发性结节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