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哲学意蕴与创新发展

来源 :东岳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fei741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有机结合,更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治国理政实践过程中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哲理深刻、内涵丰富、逻辑严密、体系完备、博大精深,具有深远的战略性、高度的人民性和科学的辩证思维,其哲学意蕴丰厚,体现在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系统辩证法,系统推进依法治国和依法执政;坚持唯物思想与战略思维,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坚持正确的全球认识观,积极推进全球治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应当对习近平法治思想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其重大意义并加以创新发展,为促进我国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实现我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
其他文献
关羽一身系儒、释、道三教之崇,在不同民族、不同阶层和不同信仰的民众中都拥有庞大信众.关帝信仰穿越时空,跨越国界,在海外华侨群体中也有着巨大影响.理所当然地,关帝文化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成果蔚为大观,欲翻新出奇殊为不易.翻阅濮文起著《关羽:从人到神》一书,作者凭借深厚的历史学、宗教学、哲学、文学功底,汲取前贤与时俊研究成果,独辟蹊径,将关帝文化研究又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期刊
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发展历程,既是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生成和确立的过程.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是政党自信的具体要求.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的构成要素包括自信之根、自信之魂、自信之本,价值指向是为民族谋复兴、为国家谋富强、为人民谋幸福、为天下谋大同,推进机制有赖于文化自觉、文化自知、文化自强、文化实践.唯有把握科学内涵、增强价值自觉、提升现代品质、重视文化实践,方能更好地巩固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
唐诗是中国文学艺术的高峰,包括极为丰富的文学作品与极为丰富的诗学成果.“意境论”的出现、司空图之《二十四诗品》与文学之盛唐气象标志着“生生论诗学”走向成熟,而以李白、杜甫、王维、岑参与白居易等为代表的众多诗圣诗豪及其伟大作品则给予“生生论诗学”以无比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