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在数学阅读中有效融合

来源 :江苏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l9291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教学中的阅读不仅是对教材内容的阅读,还包括个体对生活中数学应用的阅读、课外数学史和数学故事的阅读等。在儿童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要走出传统数学教学封闭狭隘的藩篱,教师需要丰富儿童的数学认知,深化儿童数学课内阅读的内容;激活儿童的数学思维,优化儿童数学课外阅读的方法;培养儿童的数学素养,加强数学阅读与儿童生活的融合。
  【关键词】数学阅读;教材阅读;课外阅读;生活阅读;数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9-0017-03
  【作者简介】王琳,江苏省苏州市吴门教育集团沧浪新城第二实验小学校(江苏苏州,215007)教师,一级教师,苏州市姑苏区数学学科带头人。
  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数学语言的教学与数学阅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数学教学中的数学阅读不仅仅是对教材内容的阅读,还包括个体对生活中数学应用的阅读、课外数学史及数学故事的阅读。因此,数学阅读是数学与生活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助推儿童进行数学阅读。
  一、丰富儿童的数学认知,深化儿童数学课外阅读的内容
  有研究表明,相对于较少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儿童来说,经常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儿童在解决问题、推理能力、思维水平层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当下,仍有不少教师将数学课外阅读视为儿童数学学习的“点缀”或“附属品”,而并没有明确数学课外阅读的作用与价值。在引导儿童进行数学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将以下两个方面作为教学核心。
  1.数学阅读:从“碎片化”走向“系列化”。
  数学课外阅读属于常规性课程的一种,因而有必要将其列入课程表中,在此背景下,课外阅读的作用才能真正发挥与凸显。教师还可以设立儿童的个性书架,根据学情,采取分段推荐的方式提供数学课外阅读书单。例如:第一学段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陶小乐玩转数学》《小状元的趣味数学》《数学在哪里》《办法总比困难多》《数学帮帮忙》《神秘的数字》《数学花园漫游记》《数学家爷爷讲数学童话》等;第二学段可以推荐学生阅读《奇妙的数王国》《数学阅读精粹》《揭秘小数》《揭秘数学》《数学星球》《李毓佩数学童话集》《魔法数学》等。
  当然,除了对书目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推荐外,教师还应教给儿童课外阅读的方法。例如:教师可与学生展开“共读”,让学生在思考中阅读,将数学化语言转换为生活化语言,或者将故事化语言、生活化语言转换为数学化语言。通过构建语言转换机制,帮助儿童关注故事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与数学智慧。
  2.数学阅读:从“自组织”走向“同交流”。
  为了更好地将数学课外阅读的作用与价值凸显出来,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图书漂流活动,促进儿童共享书籍资源。同时,班级可以定期举办阅读分享活动,让儿童在活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与体会,这对儿童阅读积极性的激发与促进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例如:学习“负数”,有学生推荐了《超越现实:负数的诞生》一文;学习“小数”,有学生推荐了《悲壮的两小时》一文;学习“整数四则运算”,有学生推荐了《加减乘除数学符号的诞生》一文;学习“素数和合数”,有学生推荐了“埃拉托斯特尼筛法”相关阅读材料;学习“圆的周长”,有学生推荐了《祖冲之与圆周率》一文;等等。阅读共享,让儿童数学阅读从“自组织”走向“同交流”,提升了儿童的数学智慧。
  二、激活儿童的数学思维,优化儿童数学课内阅读的方法
  教师应引导儿童反复推敲教材文本中的关键词句,分析相同情况中的不同点与不同情况中的相同点,从而使他们能科学、准确地把握“深入浅出”的度。总的来说,教师在引导儿童阅读教材时,应该本着寓理于“读”、孕思于“读”的原则,以帮助儿童更好地理解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
  1.寓理于“读”。
  寓理于“读”,理是指根据、理由、原因等。具体来说,需要将“是什么”與“为什么”视为数学教材文本阅读的核心。其中,“为什么”代表的是数学知识的来源与渠道,“是什么”代表其涉及的知识内涵。教师除了要帮助儿童深度理解符号、词语以及图形的含义外,还应让儿童了解知识的来源。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简单的周期》一课,指导学生阅读“每两颗黑棋之间放一颗白棋”与“每隔两颗黑棋放一颗白棋”的差别时,应做到两点:一是要让学生读懂字面上的意思,即知其“是什么”——前者指但凡两颗黑棋之间必有一颗白棋,后者指两颗黑棋后必有一颗白棋相隔;二是引导学生边读边画图,即知其“为什么”。将文字阅读转换成图解阅读便于儿童进行直观思维,能为其辨析两者间的异同扫清障碍。
  2.孕思于“读”。
  教师应给予儿童充足的时间用于交流与思考,并启发其展开推理、类比、联想、判断等思维过程。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时,对于条件相对复杂的叙述,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多品味、多研磨。如“有10箱水果,每箱取出15千克后,剩下的水果总数是原来6箱水果的重量,原来每箱水果多少千克?”这道题,文字表述的是“剩下的”信息,隐藏的却是“取出的”信息,教师稍作点拨,学生即能明了“取出的水果就是原来4箱水果的重量”。
  在数学阅读范畴中,教材文本阅读既可以丰富儿童的感性经验,又能帮助儿童进行数学理解。不难发现,儿童教材文本阅读能力的提升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而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引领与点拨。唯有循序渐进地实施数学阅读教学,才能推进数学语言教学,儿童的数学化思维才能真正打开。
  三、培养儿童的数学素养,加强数学阅读与儿童生活的融合
  数学阅读除了包含传统的图形阅读、文字阅读外,还涵盖生活阅读、光影阅读等。要使数学阅读教学的生命力持久,就要将儿童的数学阅读、思考与其实践、经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
  1.以生活经验深化数学认知。
  数学知识与儿童生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儿童的数学阅读遭遇障碍时,教师可借助生活经验对儿童进行引导,必要时还可借助换算、类推等手段。例如:中国人的平均寿命大约是( )A.400个月;B.36500天;C.3900周;D.100个季度。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以换算、类推的方式分析问题。根据生活经验,以一年365天计算,36500天就是100年,可将B选项排除。而对于选项A与选项D,又可以通过换算和类推的方式排除。一年有四季,100个季度=25年,可以肯定不符合人的平均寿命现状;而一个季度有四个月,400个月就是100个季度,同样不符合实际。经排除只剩选项C,验证可得:一年大约52周,3900周=75年,因此正确答案为:3900周,故选择C。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生活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励大船航行的风。在儿童进行数学阅读理解的过程中,生活经验通常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用数学认知丰富生活理解。
  在数学阅读中应做到手脑结合、做思结合,这样儿童才能在生活中体验到数学的作用。例如:教学苏教版四上《升与毫升》一课,为了理解教材文本“1升=1000毫升”,可以设计一个量器展示和容器容量验证活动。通过1升水在各容器间的转换:倒入2个500毫升的量筒、倒入5个200毫升的量杯、倒入10个100毫升的试管……从而使学生深刻认识升与毫升的概念,充分理解升与毫升之间的关系。
  总之,数学阅读是数学教学与儿童生活融合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有助于儿童拓展数学视野、解决数学中的生活问题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可以帮助他们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当儿童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他们的数学能力与素养必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其他文献
——为什么从小学到中学,从中考到高考,语文试卷都把阅读测评作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现行的语文高考试卷,阅读测试已经占据了显著的版面。有专家评说,在试卷中测评阅读能力,选
甘薯黑斑病中毒,是由霉菌黑斑病真菌中的子囊菌引起的,此子囊菌产生一种有毒的苦味物质,成分为4-甘薯醇、1-甘薯醇、甘薯酮、甘薯醇、甘薯宁等。这种有毒物质,抗温度力强,煮、蒸、
本文将自身学习和工作结合到一起简要讨论了绩效管理在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初步应用,以及在此过程中发现的一些优势和不足,期待能够寻找到适合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思路
奶牛瘤胃酸中毒也称“奶牛瘤胃乳酸中毒”,是奶牛瘤胃内异常产生大量乳酸、挥发性脂肪酸和氨等物质,从而引起以精神兴奋或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瘤胃蠕动减慢或停止,瘤胃液PH值和血
仔猪腹泻是养猪生产中仔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也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该病发生率很高,尤其是10-40日龄仔猪最为常见。据报道,30kg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可达46.5%。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