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机械化让农民告别“三弯腰”

来源 :农村农业农民·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lp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前,人工收割水稻时,一人每天只能收三分田,用上收割机,一天能割50亩;人工插秧时,一人每天只能插一亩,机器效率就翻了几十倍。”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跃勇水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耀勇说,2017年合作社种了1200亩水稻,从育秧、翻耕、栽插、植保,再到收获、烘干,全程都是机械化,从此告别了“三弯腰”。
  水稻生产只是路桥区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区以提高农林业全产业链机械化、设施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为目标,通过政策创新、平台创新、机制创新,让农机走上一条阳光大道,也在农机化和农业现代化之间,形成了一种互促互进的良性关系。创新背后看什么?笔者近日专门前往路桥区,探寻到底“机器如何换人”。
  政策创新:因地制宜精准式推广
  作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农业从来不是GDP数值中的主角,如同浙江许多地方一样,尽管经济社会一路高歌猛进,但路桥区的农业并没有在这股浪潮中被边缘化,反而在同步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了一条新路。这背后,农业机械化绝对功不可没。
  然而,农机化道路并不好走:土地严重碎片化,人均耕地面积少,决定了许多大型农机难以施展拳脚。首当其冲要解决的就是“无机可用,有机难用”的矛盾,对此,路桥区将目光聚焦“因地制宜”,紧贴地情、产业和需求,精准式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机装备。
  理念一调整,政策导向再跟上,效果果然立竿见影。比如,针对温黄平原上“插花田”较多的实际,路桥针对性地引进推广喷杆式喷雾机、水稻高速插秧机等设备,大大提高劳动效率。针对人多地少、无地晒粮等问题,这几年重点推广的烘干机可谓帮了大忙,老百姓再也不用看天收稻。
  以畜牧业为例,过去清粪直接用水冲,再加上饮水器设计有一定缺陷,导致水浪费现象严重,关键是增加了污水量和处理成本。对此,这几年,路桥区锁定1000头以上规模的生猪养殖场,推广自动饮水、自动干清粪、自动喂料等机械化设备。通过干清粪工艺,可减少20%的冲水量;使用碗式饮水器,可减少50%的水浪费。
  成立于2007年的浙江百龙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引种、育苗、试验、示范、生产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企。现在,运用蔬菜育苗流水线、育苗轨道运输机、喷滴灌等设备,公司年育苗数量可达1亿株,可服务5万亩蔬菜生产。笔者了解到,在路桥区的蔬菜产业中,这种满满的“科技范”如今已成为育苗新亮点。
  现在,农机不光在生产上有用武之地,还能替代人工进行巡查山林、资源普查、物资投放、应急救援等。没错,这种农机就是无人机,它可以精准定位、导航和规划路线,还可以实现窄距飞行模式,穿越林区狭窄的空间,拍摄镜头实时反馈至移动端,既安全又高效。
  2016年,路桥被列入全国首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浙江省第一批农业领域“机器换人”示范区。目前,全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8万台(套),其中粮食生产机耕率、机械植保率、机收率接近100%,处于浙江省领先水平。
  平台创新:产学研推协同发展
  解剖路桥区“机器换人”惊人速度的背后,笔者发现,除了政策创新外,建立农机产学研推的协同平台,这种创新同样至关重要,它解决了谁来生产、谁来研发、怎么推广,以及如何与生产实际紧密衔接的一揽子问题。
  过去在路桥区,农机装备制造尽管是六大主导产业之一,年产值达110亿元,但规模普遍偏小,由于缺乏资金、平台等,科技创新能力自然难以提升。为了弥补这一短板,2017年,路桥区投入近2600万元启动建设台州首个农机创业创新产业园。今后,这一园区将集结农机展示展销、科技创新、创业孵化、金融信息、平台交易、教育培训和检测维修等多重功能,吸引高端人才、高新技术和高品质产品的入驻,促进农机行业向高端智造方向迈进。
  有了平台,人才怎么对接?2017年,路桥区与浙江省农机学会签订战略协议,共建浙江农机协同创新服务站,重点引进培育“国千”“省千”“500精英人才”“行业技师”等拔尖人才,协助破解生产技术难点,推动农机制造行业转型升级。此外,路桥区还成立了农业机械化促进会,以充分发挥其桥梁和纽带作用,打造农机行业人才集聚地。
  农机管理水平低、农业生产精准度不高,一直是个大难题。对此,路桥区计划搭建智慧农业云平台,来推进智慧农机、智慧农技和智慧畜牧等平台的融合,提升农机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和智慧化水平。
  这样的理念同样将植入到智慧林业云平台中,在不久的将来,先进的云计算、无线传感网、移动计算等技术与林业资源的实时动态监测和管理,以及森林消防的预警和响应、护林员的管控与发展等,都将在一个平台之上进行深度融合和创新。
  机制创新:社会化服务拓展延伸
  一直以来,有机户无事做和无机户用机难是一对矛盾体。这一矛盾要如何解决呢?路桥区就从机制创新入手,通过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和农机服务中心的新型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让农机走进更多农户家。
  台州市益合粮食专业合作社与路桥公投公司合作,投资700万元配备了国内一流的粮食收储、加工装备,接下来,还计划投入49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中心,提供“一条龙”农机服务。据了解,过去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农机社会化服务普遍单一,如今逐渐向产后的烘干、加工等延伸,提供全程化、多样化、专业化服务。
  除了这种纵向延伸,横向的抱团同样日趋成熟。路合粮食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由15位农业主体联合组建,成员中,有的聚焦农机产品展销,有的专攻科研,有的擅长检测、维修,还有的只是单一环節的育秧、烘干、加工,通过抱团后,大家成为利益共同体,统一注入农机公共服务中心,不仅服务能力大大提升,关键有了市场竞争力后,服务面积不断扩大。
  笔者发现,在机制创新上的另一大变化,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现在,许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动出击。总之,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与农业经营主体建立稳定服务机制,积极推动订单服务、承包服务和跨区作业等服务方式,拓宽和延伸服务范围和领域。目前,在路桥区的各类农机服务组织达314家,仅订单作业面积就超过了6万亩,其中跨区作业面积达3万亩。
其他文献
在被称为史上“最严”新《食品安全法》实施将满一周年之际,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称国务院食安办)在9月30日上午举行座谈会,多部门负责人出席,介绍新《食品安全法》实施成效。  “最严格的法律”得到“最严格的执行”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许安标介绍,新《食品安全法》被认为是“史上最严”,最严格的法律就要得到最严格的执行。今年4月至5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了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检查组总体认
利用车一线一桥耦合动力学仿真的研究方法,对张家口至唐山铁路屈家庄特大桥上半径800m连续反向曲线的货车一轨道一桥梁结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重点分析了线路平面线型、
中国的处世哲学十分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在传统农业领域,“天时地利”亦被视为成败的关键。不过,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靠天吃饭”似乎越来越成为过去时。  重庆市铜梁区巴川街道海拔低、土壤偏碱性,本不适宜种植猕猴桃。但种植业主邹为胜偏偏“逆天而行”,巧妙运用各方面的辩证关系,通过换土、调节小气候等,种出优质早熟红心猕猴桃,占尽市场先机。  讲人和 种植巧用辩证法  日前,在铜梁巴川街道玉皇村,2000
本文根据某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病害特点,采用荷载试验的方法对病害结构的使用状态进行了评定。结合病害情况和使用状态评定结果,提出了两种计算修正模型,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初
近日,笔者下乡调查时,经常听到农民朋友们问复混肥就是复合肥吗?由于各种原因的误导,农民购肥时,普遍认为复混肥就是复合肥,其实不然。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复合肥生产处于起始阶段,以基础肥料为原料采用团粒法、挤压化以及粉状或粒状掺混法生产。当时有专业人士反对这种做法,他们认为这种物理方法制得的肥料不能称为“复合肥料”。在1994年国家第一次制定标准时,采用了“复混肥料”这一名称,其含义是
采用与支座实际工作状态相符的非线性接触有限元分析方法,对常规球型支座进行研究,得到支座各部件变形及应力分布规律。研究了四氟板面积变化对支座各部件受载情况影响,结果显示
“这批海棠盆景是发往上海的,一共100盆。5到7棵的海棠,如果单独按棵卖,也就是20到30元,经过布局、修剪,按照高矮、粗细等组合成盆景后价格就翻了10~20倍。”江苏省新沂市花卉盆景协会会长张新振说,由卖花木到卖盆景再到卖盆景送服务都是“市场逼出来的”。  从去年开始,花木市场的需求侧发生变化,不仅市场萎缩,而且价格也急剧下跌。一时间,这些苗木成了“燙手的山芋”。苗木不好销售,但是张新振发现,随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围绕"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目标,详细布局了2017年"三农"结构调整的改革方向。其中,积极发展
近期,陕西、吉林、湖北等省多所幼儿园相继发生的给孩子喂药事件,轰动全国。几乎与此同时,河南省禹州市人民法院连续判决了多起学校食堂经营者非法使用工业盐案件。  这不得不让我们将视线再次聚焦到校园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上。  现状不乐观  3月28日,当笔者站在郑少军家门口时,他突然改变了主意,将大门反锁上,又关掉了手机。此前,笔者通过电话与其沟通,他曾表示愿意接受采访。  今年2月,经营一所学校食堂的郑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