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精神探源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dcock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斯坦福研究院增智研究中心:
  恩格尔巴特为王
  道格·恩格尔巴特(Doug Engelbart),鼠标之父、人机交互大师。出版著作30余本,并获得20多项专利,其中大多数是今天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功能。他发明了视窗、文字处理系统、在线呼叫集成系统、共享屏幕的远程会议、超媒体、新的电脑交互输入设备、群件等。1959年到1977年,在他担任斯坦福研究院增智研究中心主任期间,创造了至今仍被人们严重低估的传奇般的技术创新成绩。
  恩格尔巴特是电脑界的一位奇才,是“人机交互”领域里的大师,自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人机交互方面做出了许多开创性的贡献。令恩格尔巴特哭笑不得的是,他的种种发明已遍地开花,但却少有人提及他。人们提起他,却仅仅是因为他创造发明的一个边角料:鼠标。如今数亿只鼠标遍布全球,而这位鼠标之父却仍默默无名。
  1968年,旧金山秋季联合计算机会议(FJCC),恩格尔巴特的演示震惊了同行。他利用远在25英里之外的一台仅仅是192 KB的原始大型机,就将上述发明集成在一起。当时“鼠标”还没有这个大俗的大名,而很雅致地称为“显示系统的X-Y位置指示器”。这个历史性的一幕,后来被拍成了电影。
  恩格尔巴特的发明太超前了。直到1984年,苹果Mac推出才让鼠标流行起来。直到Windows 95巨大成功后,才证明了恩格尔巴特原始视窗的概念是多么英明。1996年6月,比尔·盖茨对恩格尔巴特开拓性的研究大加赞扬。《Byte》杂志将其列入对个人计算机发展最具影响的二十人之列,并评价说,“将他比作爱迪生并不牵强”,“无法想象没有恩格尔巴特,计算机技术将会怎么样”。
  1957年10月,正值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这让美国人大为吃惊,对前瞻性的科研也突然重视起来。一天,恩格尔巴特忽然得到一个机构的邀请。这就是在门洛帕克(Menlo Park)的斯坦福研究学院(SRI)。他们对计算机在科学、军事和商业应用方面的长远研究深感兴趣。
  恩格尔巴特对面试的人谈论了能与人相互交流的计算机构想。
  “这些内容你跟多少人谈过?”对方问。
  “还没有,你是我告诉的第一个人。”他回答。
  “好,现在你不要再告诉别人。这个设想听起来很离奇,会引起别人的反对。”
  于是恩格尔巴特闭上了嘴。这样工作了一年半,他又蠢蠢欲动,想把他的设想付诸书面。他向主管谈了他的打算,虽遇到点阻力,但最后居然同意了。美国空军的科研部给他提供了一小笔经费。恩格尔巴特终于可以着手他的研究了。但是他孤军作战,没有一个同事与之共事。那真是一个孤独的工作,没有人可以交换想法。但1962年他终于写成了文章,并于1963年发表。这篇论文的题目为《增加人类智慧的概念性架构》。
  自然,人们对恩格尔巴特的构想和工作了十年的概念性框架毫无反应。但这一点还是吸引了几个人的注意。一代伯乐——NASA掌管部分研究经费的鲍伯·泰勒(Bob Taylor)是其中之一,他没有被恩格尔巴特超前的设想所吓到,并为他的项目提供了最早的资金资助。幸运的是,还有另外一个人也能理解他的设想,这就是刚刚进入ARPA的利克里德(Licklider)。他们都对恩格尔巴特被主流计算机界所忽视的设想十分感兴趣。
  1964年,从NASA转到ARPA的鲍伯·泰勒告诉恩格尔巴特和SRI,信息处理技术处(IPTO)准备投入10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开发新的分时计算机系统,其中每年有50万美元用来支持恩格尔巴特的“增智”项目的研究。恩格尔巴特的主管大为惊诧。多年来,他一直想争取ARPA的经费,却从来没能成功。而今突如其来的资金让人不可思议。
  对恩格尔巴特来说,可谓恰逢其时。此时他的概念性框架已经完成,所需的技术也已具备,下一步就是组建班子,建造第一台样机。恩格尔巴特的“增智研究中心”(ARC)立马红火起来。大概ARC最大的影响就是许多非凡的人物不断来到实验室,又不断离去,去从事其他著名的研究项目。十年中,有几十位天才般的人物为恩格尔巴特的梦想工作后,成了其他大学和研究机构的项目领导人。
  ARC的“轮机船”内放着新造的分时计算机。“智能工场”模型像古罗马的圆形剧场,数十位研究人员坐在巨大的显示终端前,编制系统软件,彼此通信交流,并浏览在线系统的信息。
  恩格尔巴特在PC方面的贡献卓越,全世界每天有上亿的人使用他发明的鼠标。他在网络方面的成就更是惊人。恩格尔巴特在阿帕网的创建中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阿帕网最早相联的四个节点中,第二个就是他所在斯坦福研究院。
  1968年,恩格尔巴特应邀参加一次在旧金山举行的电脑会议,在会议上,他拿出了许多令人吃惊的绝活:视窗(Windows)、超媒体(Super media)、群件(Groupware),还有鼠标。这是鼠标第一次作为搜寻工具公开亮相。那场90分钟的多媒体演示无疑是一个高潮。那时候将字体显示在屏幕上还是一个石破天惊的创新。恩格尔巴特所使用的字处理文本编辑器更是许多年后才被人们广泛接受。当然,那时的显示技术实在原始,屏幕上的字母和数字看起来坑坑洼洼,就像手写体一样。
  1968年12月8日,计算行业的同人们聚集在旧金山的布鲁克斯大楼,召开计算机机械协会冬季会议。与会者代表了新工程學科——电气工程学中的顶尖人物。而处于这一学科前沿的就是计算。美国的力量大门集中在计算上,而这些人就是掌握钥匙的人。
  讲台上,恩格尔巴特来回奔忙,安排他的演讲中需要的一些道具。他颇有贵族风度,身材修长,衣衫整洁,是一个话不多的人。恩格尔巴特站到新发明的后面,他上方的银幕就亮起来,出现一幅计算机显示器的图像。其实,恩格尔巴特离他的计算机有40英里之遥。人们目睹了远程计算机的第一次公开演示。这绝对是新颖而有趣的事情。在场的每个人都对计算机的人性化、创建巨型大脑、人工智能的想法着了迷。这是第一次有人把机器提升到人类的高度。从巨兽般的大型机演化出这种计算机,有可能变成人性化、友好,并能够迅速响应人的东西。   这一思想基本上是美国式的,就像20世纪初汽车的大批量生产一样,它切合美国人对个人主义、不必依赖铁路时刻表或站台位置的需要。这种思想击中了美国精神的精髓。当恩格尔巴特展示出对有关人机界面如何构架的想法时,无疑,他飞翔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触动的将是整个人类。
  “当信息与计算机联系起来时,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从一个视窗跳到另一个视窗的能力,从而探究事实与设想之间的新关系。”恩格尔巴特娓娓道来。
  观众入了迷。恩格尔巴特不仅仅展示了带有嵌入信息的可压缩的视图,实际上他把信息的图形化表示与嵌入的信息联系起来了。
  大厅里静悄悄的。新奇的内容太多了,简直目不暇接,又是视窗,又是链接,又是地图。对于整天沉浸在穿孔卡片的工程师、程度员和设计师来说,坐在控制台前,能够实时操纵数据,几乎是无法想象的。
  恩格尔巴特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在那里,用户是操纵机器的人,他可以控制着一切。这与大型机的操作概念完全相背,在那里,机器以及使用机器的人都近乎仪式主义的语言工作。
  “为了能够使视图的变更和跳跃生效,我们必须改变在屏幕上操作的方式。这台设备是我们能够想出的最好的解决方案。我们已经开始叫它‘鼠标’,我们觉得它真的不可或缺。”
  这是绝大多数观众第一次看见屏幕上的“窗口”。到这时,观众已被彻底征服了。这是一系列思想的集合,它们在一起像一个智能整体一样运转。一切都合情合理,而且它是那么有人性,在机器与用户之间不存在任何鸿沟。它彻底地让人无可挑剔。
  后来,人们将这次演示称为:“所有计算机演示之母。”因为,未来几十年的计算机技术都可以在这里找到源头。
  1969年,ARC成为ARPA网最早联接的节点之一。ARC也扩大研究内容,成为网络信息中心。70年代初,正当恩格尔巴特感到目标已经不远时,研究小组内部却开始对前景质疑。1975年,资助了12年后,ARPA终于抛弃了ARC。大家纷纷作鸟兽散。人员很快从35名锐减到十几名,又从十几名减到几名,最后只剩下恩格尔巴特一人,陪伴他的还有一大堆软件和机器。
  十多年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已大大加速,而ARC始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1977年,SRI将恩格尔巴特小组开发的计算机系统卖给了Tymshare公司,顺便把恩格尔巴特也随系统一起搭售了。
  从1963年至1975年,是计算机技术的野生时期。尤其是迈入70年代,新的计算机文化已经酝酿。恩格尔巴特发现自己时常夹在自己员工的保守和自己学生的激进之间。从70年代初开始,许多恩格尔巴特小组的重要成员都离开了SRI,投向新的技术圣地——施乐PARC研究中心。恩格尔巴特也曾想与在施乐的学生一起合作,但最后发现他们不可能走到一条路上。恩格尔巴特奋斗几十年的乌托邦幻灭了。
  2013年7月2日,恩格尔巴特因肾衰竭于加利福尼亚阿瑟顿的家中逝世,享年88岁。
  施乐PARC:
  武装革命的新技术的梦工厂
  施乐,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技术领袖和商业巨人,它以复印机产业的“开山鼻祖”著称。一个企业成为一个产业的代名词,这在历史上是非常罕见的,这也正是对施乐贡献的最好证明和最大肯定。但施乐最大贡献却不是这些。从互联网到PC产业,许多核心技术都源于施乐的贡献。这个源头就是帕洛阿图研究中心(Palo Alto Research Center,简称PARC,即帕克)。虽然,帕克并没有为施乐带来多少直接收益,但是它对整个信息产业所作出的贡献,却远远大于施乐复印机。
  关于施乐PARC的民间传说有着无数的版本和无穷无尽的演绎。但是,迄今为止,《洛杉矶时报》记者麦克尔·希爾奈克(Michael Hiltzik)在他的书籍《时间机器》作了最系统、最出色的挖掘和整理。无论是人物形象还是故事情节,都引人入胜。在1969年至1984年电脑的纯真岁月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非常神奇的故事:
  1969年,施乐公司CEO彼得·麦格拉(Peter McColough)打算为公司未来创建“信息建筑师”,重点是计算机技术研究,以防公司主营业务——复印机、打印机受到冲击。这就是施乐PARC研究中心的起源。他们把鲍勃·泰勒(Bob Taylor)找来,让泰勒组建PARC。
  泰勒既不是计算机科学家,也不是研究人员,但泰勒却是富有远见的计算机战略家,是最好的研究组织者。泰勒的任务也就是物色人才,将全国最优秀的工程师、黑客和计算机天才网罗在一起。于是,在斯坦福校园旁边,一座建筑拔地而起,甚至高过了HP的建筑。
  如果世上真有存在过一个电脑研究者的天堂,那么肯定非PARC莫属。从激光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到微芯片的工程技工,再到计算机语言设计者、人工智能程序员、认知生理学家、视频设计家、音响工程师、机械师等组成了一个乌托邦一般的技术王国。大多研究人员都是临时性研究,来去自由。但是创新本身却成了他们难以挣脱的游戏,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泰勒只招聘最优秀的人才,每一个应聘者都需要与实验中的每一位研究人员面谈,一方面检测他们的真才实学,另一方面也“检测他们神经系统的质量”。新雇的人通常要与计算机科学实验室(CSL)中不同的小组着手好几个项目,而且泰勒将他不时地从这个小组换到另一个小组,以实现充分的混合。大家交流的另一渠道就是会议,由泰勒主持,每周都要进行汇报和讨论。泰勒创造了扁平式的组织结构。每个工作人员,从科学家到秘书都直接向泰勒汇报,里面没有中层管理人员。他像是中央交换机,交换所有的创新想法和工作进展,并使实验室和谐运作。虽然观点都来自他手下的科学家,但泰勒指定了研究的总方向。科学家只需埋头工作,一旦他们有新的计算机梦想,泰勒就会帮忙处理所有杂事:设定预算、与公司总部商谈、争取经费以及各种配合事项。泰勒的角色至关重要,科学家都很服他。泰勒就是他们的老师,他们经常将CSL称为“泰勒的实验室”。   到1971年,泰勒已为CSL招来了50~60名该领域中最出色的人士。用阿伦·凯的话说:“全世界100名顶尖计算机研究人才中有58名在PARC工作。”能将这些天赋超人、个性迥异的天才凝聚在一起,大概除了泰勒,再也没有更好的人能胜任了。
  PARC所获的成果如今看起来都是触目惊心的,包括:首台Alto PC、个人分布计算、图形用户界面、第一个商用鼠标、位映射显示、以太网、客户机/服务器架构,面向对象流程、激光打印机以及许多互联网上的基本通信协议、信息可视化、合作工具、页面描述语言、专家系统、语音的压缩技术、所见即所得技术等,几乎囊括了PC革命所需的所有重要技术。
  如果施乐能将这些技术及时有效地推向市场,那么施乐将成为信息产业的统治力量,计算机历史也将改写,也就不会有苹果、IBM、微软在PC上的成功故事。但是彼得·麦格拉不再是公司的CEO,施乐的高层管理者也无法认识这些十年成果的意义和价值,CSL作为计算机研究的天堂也开始走到尽头。泰勒的位置岌岌可危。
  “施乐完全可以在今天拥有整个计算机产业,完全可以比现在的规模大上10倍,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IBM,完全可以成为90年代的微软。”1996年在电视节目中谈论PC历史时,斯蒂夫·乔布斯慷慨陈词。的确,是施乐PARC为PC革命准备了所有关键的技术条件。这一点依靠PARC技术而发家的乔布斯自然最有体会。施乐PARC发明了Alto个人电脑,然而是IBM发布了IBM PC;施乐拥有带鼠标、图标和视窗的图形界面用户,然而是苹果和微软发布了Macintosh和Windows;施乐发明了“所见即所得”的文字处理,又是微软大胆地放进了自己的Word中并征服了整个办公市场;施乐发明了以太网,但如今争夺市场的是Cisco和3Com;约翰·沃诺克发明了页面描述语言Postscript,却要自己创办Adobe来推广;虽然在激光打印机方面,施乐还有一定的市场,但却是IBM于1975年最早商业化,而今是HP一马当先……
  1983年9月19日,泰勒被迫辞职。消息引爆了整个中心。大规模的辞职没有马上爆发,但过了年底,在拿到一年的紅利、股票期权后,人们纷纷离去。因为泰勒不仅仅是一位领导,而是这个奇异王国的守护神。泰勒一走,再没有什么力量将他们凝聚在一起。“泰勒为施乐牺牲了许多东西,因此我们不愿看到许多流言蜚语。”阿伦·凯的话代表了大家的内心。阿伦·凯的辞职标志着PARC一个时代的正式终结。
  从80年代初期开始,实验室的天才们纷纷离去,或加入其他公司或自立门户,作了更重要的播种机。而点燃PC业野火和收获利润的任务让给了那些计算机业余爱好者。使得乔布斯、比尔·盖茨等业余选手可以直接操起他们准备的武器,赤膊上阵,引爆PC革命,并使自己平步青云,名利双收。
  施乐PARC所结束的不仅仅是一段纯真的岁月,而是一个时代。从此以后,汹涌的商业大潮席卷了整个计算机业,并永远改变了产业的形态。但是,施乐PARC也成为计算机发展史上永远的神话。
  如今,泰勒创造的历史已经成为一段传奇,而现在泰勒的任务之一,就是纠正其中不准确的神话和传说,而许多著书立作的人都有点天马行空。其中,有一点让泰勒很生气,业内普遍认为,帕克中心对施乐来说完全是赔本的“义务贡献”,“这是不准确的,单是激光打印机一项,就发展成施乐几十亿美元的业务,远远超过了它的投资”。(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中国民间故事《白蛇传》经过数百年的口耳相传和近年来的影视演绎,成为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共同记忆。其中,温婉美丽的白娘子撑着油纸伞在西湖边行走并邂逅许仙的情景,更是让人印象深刻。今日要讲述的正是油纸伞的“前世今生”以及油纸伞在四川泸州的传承和发展。  古老的油纸伞  伞是古代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之一。相传,春秋末年,鲁班常年在乡间劳作,时遇下雨,总被淋湿,其妻云氏心疼丈夫,感叹若有物遮雨多好,进而“劈竹为
期刊
李存渥到了太原之后,李彦超已经心向李嗣源了,所以不接纳李存勖的各位皇子。结果李存渥被下人所杀。李彦超不敢杀刘皇后,但也没有安顿她,刘皇后自己在太原出家为尼。  但李嗣源已经听说了刘皇后的种种丑闻,史称“明宗闻其秽,即令自杀”,明宗李嗣源听说这个女人太肮脏了,当即令她自杀,给她留了全尸。  “法乳汤”与“同阿饼”  李嗣源也鼓励权贵们能体会民生之艰,过一种简朴的生活。这个世界上喜欢过奢侈生活的人多,
期刊
腊日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众神和祖先。由于腊月正值冬季,农事已经结束,丰收后的人们会在年终举行重大的祭祀仪式,感谢祖宗、神灵保佑其平安度过一年。南北朝时期,腊日固定在农历十二月八日,人们不仅举行祭祀仪式,也会在腊日这一天逐除。《荆楚岁时记》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唐宋以后,腊日逐渐被腊八节取代。  腊八粥是
期刊
日本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逼迫袁世凯政府承认日本取代德国在华的一切特权,进一步扩大日本在满洲及蒙古的权益,以及承诺聘用日本人为顾问,并要求“绝对保密,尽速答复”。  北洋政府以“国力未充,难以兵戎相见”为由,对外宣布接受“二十一条”中一至四号的部分要求。消息传出,举国震怒。  珠江上游堤围崩决,广州发生特大洪灾。  谭根为筹款赈灾,在香港举行飞行表演,年仅15岁的洪美英随机升空,成为中国最早参
期刊
清政府1895年初在与日本的甲午之战中落败,被迫求和。双方谈判地点定在日本马关(现称“下关”)。这个位于日本本州岛最西端的小镇由此闻名,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3月14日,清政府全权谈判代表李鸿章携其子李经方,二品顶戴罗丰禄、马建忠、伍廷芳,美国顾问科士达以及随从医生、武弁、厨师、茶房、轿班、理发匠等共计135人的庞大使团,乘坐德国商船“公义”号、“礼裕”号,从天津港起航,19日上午8点到达马关港
期刊
1976年,我在北京军区陆军38军114师342团3营7连担任炮排排长。当年我们连队在河北定县疙瘩头村团里的农场驻守。  7月27号那天晚上,感觉和往常很不一样,天气异常闷热,雾气昭昭的,憋闷得喘不上气。前半夜根本无法入睡,人莫名其妙地发慌。特别是农场的老鼠也和往常不一样,这天晚上只要一关灯,大小老鼠就会上蹿下跳出洞,不停歇地奔跑,像是要发生老鼠大战一样。有一只大老鼠还咬伤了炮一班班长的耳朵。此时
期刊
摄影家约翰·汤姆逊1867年至1872年间在中国游历,拍摄了很多精彩的照片,这些中国和中国人的影像,如今成为珍贵的历史档案。汤姆逊为李鸿章拍了人物照,并这样评价:“他是汉族最伟大的儿子,也是我遇见的汉人中最优秀的楷模。他有6英尺高,举止稳健而高贵,相貌极为英俊,眼睛乌黑而又具洞察力,嘴唇上有两撇深棕色的胡子,显示出坚定的决心。”  6英尺,相当于约1.83米。著名传教士李提摩太也注意到李鸿章“从体
期刊
成都人,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动态的历史概念。李冰、文翁、杜甫……无数的人来到这里,在此吸纳、再造并反哺,不想离开,成为这中国文化后花园中的一景。  所以,“入蜀记”不仅仅是“来”的故事,还有关于包容和吸纳、融合和成长的故事。
期刊
在这个时间点重写中国抗战史,其意义对西方而言在于让中国的战时贡献被更多人认知;对东方来讲,人们更需要从历史中汲取力量,思考亚洲的未来。  70年前的中日战争,在大多数西方人眼中一直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虽然中国是二战时同盟国中首个与轴心国开战的国家,其发挥的作用所获得的认可度,却远远低于美国、英国,甚至是1945年8月才参与亚洲战事的苏联。很大程度上,二战结束不久,中国的贡献就被西方各国抛诸脑后,
期刊
郭沫若是中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书法家。他在新诗、戏剧创作,在古文字、历史研究等诸多领域均有重大贡献。日常生活中的郭沫若又是怎样的呢?  人格风范  郭沫若天赋很高,又勤奋治学。跟他同在日本留学的钱潮回忆说:“大学时代的沫若,给我留下了永磨不灭的印象是好学深思。福冈是九州岛上的大都市,犬马声色,比比皆是,沫若从不问津。星期日,除了读书、上图书馆,最大的休息就是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