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改革逻辑及其规划响应路径

来源 :自然资源学报 | 被引量 : 46次 | 上传用户:cjc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宏观背景下,系统梳理土地用途管制制度起源、实施特点、成效与不足,重点解析土地用途管制向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转型的改革逻辑及其对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要求,为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提供借鉴。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突出强调对耕地的保护,以新增建设用地为主要管控对象,建立了土地用途分类—规划—计划—审批—监管的完整管控链条,在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倒逼节约集约用地和提高依法依规用地意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效,但仍存在覆盖范围不全、管制刚性过强、生态用地管制乏力等不足。(2)国土空间用途管制以生态文明建设为逻辑起点,通过单一地类保护向空间统筹转型、地类管制向空间管控转型、指标传导为主向指标与分区相结合转型、底线约束向约束与引导并重转型,构建面向全过程、多样化的管制规则体系,完善空间传导机制,进而实现所有国土空间全要素统一管制。(3)面对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时代需求,国土空间规划改革应在系统性、整体性的规划管控指标体系、覆盖全域、上下衔接的规划分区体系、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相结合的规划实施弹性机制以及"全链条"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积极响应,进而实现不同层级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统筹协调管控。
其他文献
《反对本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性文献,从1930年问世以来,该文本经历了三个阶段、七个版本的变化,版本变化的过程是毛泽东同志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的融入结合、党开始独立领导中国革命的现实需要、调查研究思想与新中国建设的深入探索的过程。《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观点,促进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经典文献中不断汲取思想伟力,对推进中国现代化
户外环境作为幼儿园物质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让幼儿接触到新鲜的空气和奇妙的大自然,在宽敞的场地上尽情玩耍,提高与同伴们的交往能力,并使身心得到释放。构建生态式户外环境就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幼儿园资源,利用幼儿好奇、好动、好探究等特点,为他们营造集游戏、活动、锻炼、发现、探索、审美与休闲于一体的活动环境。文章主要探讨利用生态式户外环境促进幼儿自主性体育活动开展的支持策略。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的成长过程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游戏。在现阶段的幼儿教育中,现代化的游戏花样越来越多,一些贴近自然、古朴有趣的民间的传统游戏反而渐渐被遗忘,这其实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作为幼儿园的老师要重新将民间传统游戏纳入到幼儿教育活动当中来,以丰富幼儿生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这篇文章将就民间传统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运用与创新来进行分析。
尽管与普通硅酸盐水泥相比,硫铝酸盐水泥熟料的煅烧温度更低、易磨性更好、消耗的固废更多、配制的混凝土干缩更小,同时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少,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针对硫铝酸盐水泥的工程应用问题,开展了不同强度等级硫铝酸盐水泥混凝土的配制,收缩调控以及相关机理研究。研究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集中在水泥浆体性能及其改性研究,尝试解决硫铝酸盐水泥凝结快、早期水化放热剧烈、新拌混凝土工作
随着现阶段幼儿教育的发展和进步,教育已经成为幼儿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游戏是幼儿教育生活中娱乐教育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但幼儿游戏大多枯燥单调,应该引入花样繁多的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能够学习知识,增强幼儿各种素质。民间游戏可塑性强,种类繁多,更是承载了地方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具有传承价值和教育价值,而且对开展游戏的条件要求较低,简单易学,可以培养幼儿的民族情感,所以把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
报纸
传统民间游戏作为几代人的儿时经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对幼儿园教学也有非常的借鉴性,特别是对幼儿的日常活动,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不受重视并且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所以本文从传统民间游戏如何融入幼儿园日常活动的策略出发来进行探讨和研究,使传统民间游戏重新回归到幼儿生活,促进幼儿行为能力的发展。
随着教育管理体制的完善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以及公众对幼儿教育发展的日益关注,幼儿教育机构的改革与创新变得越来越迫切。如何使得幼儿教学更加合理化以及高效化,成为了教师普遍关注的话题。民间游戏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有着一定的趣味性、地域性、民族性和文化性,能够满足幼儿园教育开展的根本需求。现代幼儿教育过于超前,在教学内容上多为智力性教学,缺乏一定的乐趣。民间游戏的广泛应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
科学辨析"国土空间"概念内涵是推进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善国土空间规划理论的前提。应根据国土空间治理需求变化和学科理论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对"国土空间"的理解。本刊邀请15位青年学者研讨"国土空间"的概念内涵及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建议,主要观点如下:(1)国土空间是复杂的人地耦合系统,具有构成要素多元性、时空尺度嵌套性等特征。需要用山水林田湖草沙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思维,进行国土空间的综合开发利用与系统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当前,我国把稳就业放在“六稳”工作之首。解决就业问题的一大重点关注对象就是高校毕业生。近年来,西藏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几番创历史新高。高校人数增长常态化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数量、质量受到极大影响:毕业人数激增、就业渠道单一、就业心理焦虑、就业方式转变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进一步加速了就业结构性矛盾的深化。本文利用西藏高校的问卷调研数据,深入分析了西藏高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