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经腹壁超声、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分析

来源 :中国CT和MRI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胎儿胼胝体发育不全经腹壁超声、磁共振影像学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收集本院2014年4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6例在产前检查中为ACC胎儿,所有孕妇均进行经腹壁超声检查、MRI检查.结果 随访情况:76例患者均引产,引产结果:76例均为ACC,超声检查对ACC诊断准确性为90.78%,MRI检查为98.68%(P<0.05);腹壁超声表现:从胎儿横切面观察可见脑室前角变窄,后角则又明显扩张情况,胎儿大脑半球内侧缘之间蛛网膜下腔变宽,中心处大脑镰又三条线形成,其透明腔并未显示.MRI表现:矢状面显示胼胝体发育不全最清楚,可见大脑半球内侧面的脑沟随上移的第三脑室顶部呈放射状排列.轴位及冠状位显示双侧脑室分离,后角扩大,前角缩小,第三脑室抬高.结论 经腹壁超声、MRI检查均可为临床诊断ACC提供影像学参考,但MRI所提供信息更为全面诊断效果更佳,在临床上可两者结合使用,有助于提高检出率降低误诊.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66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进行MSCT检查和肿瘤因子检测.对所得MSCT图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检查对肺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MSCT影像学征象与血清肿瘤因子相关性.结果 在单独肿瘤因子检查中对肺癌诊断敏感性均不高,但有着较高的特异性,而MSCT检查敏感性高于单独肿瘤因子检查;MSCT+LTA+NSE+CEA联合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四者单独检查(P0.05);LTA与淋
目的 探讨3.0T MRI动态增强(DCE-MRI)扫描联合MB-DW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3月在保定市第二医院确诊为乳腺癌患者82例,经过病理学的检查,病灶类型已检查出36例良性病灶,46例恶性病灶,所有患者分别进行3.0T MRI动态增强扫描、MB-DWI及两种联合检查,比较3种方式下疾病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结果 DCE-MRI检测出良性病灶23个,恶性病灶63个,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敏感性为92.32%、特异性为54.66%、准确度为79.84%;M
目的 分析CT、超声引导下进行腹腔神经节阻滞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进行腹腔神经节阻滞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CT引导和超声引导各20例.观察图像表现,对患者在CT和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手术止痛率以及并发症(血压降低、局部疼痛、腹泻)情况.结果 患者在CT和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手术后肢体效果均为100%(P>0.05).CT和超声引导下腹腔神经阻滞手术不良情况分别为20.00%(4/20)、10.00%(2/2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不良反应情
目的 探讨CT灌注成像对宫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的评估价值.方法 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76例宫颈癌患者的病理学及影像学资料.记录患者CT灌注参数,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F(血流量)、PS(血管表面通透性)诊断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 不同临床分期患者BF、PS有显著差异,0期和Ⅰ期患者BF明显高于Ⅱ期、Ⅲ期患者,随着临床分期越高,患者PS随之升高(P0.05);淋巴结转移的宫颈癌患者BF低于淋巴结未转移者,PS则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P0.05);B
目的 分析结直肠癌肝转移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影像学特征.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10月本院收治且均经组织病理确诊的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肝转移瘤的位置、大小、密度等影像学特征.结果 86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其原发病灶位于右侧29例,其中横结肠5例,升结肠21例,盲肠3例;左侧57例.其中乙状结肠21例,直肠19例,降结肠7例.86例结直肠癌患者,共发现肝转移灶363个,经MSCT诊断,诊断正确的有331个,总诊断准确率为91.18%.其中左侧结肠254个,右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MRI)多b值弥散加权(DWI)成像对慢性肾病患者分期的评估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90例临床确诊的糖尿病肾病(DN)患者为观察组,以及同时期9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参照相关分期标准,将观察组患者分为DN早期组(54例)、DN中晚期组(36例),对比b值分别为50、300、500、800s/mm2下DN中晚期组、DN早期组、对照组肾皮质ADC值,并分析观察组不同b值下ADC值与肾小球滤过率(GFR)相关性.结果 b值取50、100s/mm2时,DN中晚
目的 分析内镜超声检查(EUS)检查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效能.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31例IPMN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患者所得EUS和MRCP图像进行分析,对比EUS和MRCP对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正确率.结果 EUS对IPMN良恶性鉴别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33%、76.92%,MRCP为88.89%、92.30%,MRCP虽略高于EUS但两者之间比较无差异(P>0.05);良性:EUS肿瘤形态规则,边界清晰,
目的 探索单指数及双指数模型扩散加权成像在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效能的对比研究.方法 搜集经病理证实乳腺恶性肿瘤39例,良性病变4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单指数模型DWI检查和多b值双指数模型检查.通过GE AW4.4处理工作站计算出单指数模型及双指数模型参数.比较乳腺良性及恶性病变组别中单指数、双指数参数模型用于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平均表观扩散系数ADCavg、最大表观扩散系数ADCmax、灌注分数(f)值显著低于良性组(P<0.05),快速表观扩散系数ADCfast值显著高于良性组(P0.0
目的 分析增强磁共振(MRI)联合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肝脏不典型局灶性结节增生(FNH)与炎症型肝细胞腺瘤(HA-I)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并经病理学证实的60例不典型FNH和50例HA-I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经增强MRI联合DWI检查,比较两者增强MRI各期信号特征和强化特点及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FNH以分叶状多见,中央瘢痕比例大,T1WI呈高信号,T2WI呈等及稍高信号,DWI呈等信号;动态增强扫描动脉期表现为轻度强,门静脉期及平衡期渐进
目的 探讨基于多参数磁共振T2WI及弥散加权成像序列的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非典型纤维性腺瘤与浸润性乳腺癌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54例因乳腺肿块就诊患者的影像资料.其中包括经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评估为4类但病理活检证实为纤维腺瘤的ABF43例,病理活检为IBC的111例.利用达尔文科研平台将数据集按照4:1随机分成训练集和测试集,提取所勾画病灶上的影像组学特征,利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影像组学鉴别模型,通过对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率进行分析,探讨单独T2WI图、单独DWI图及T2WI联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