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改革和考试改革。基于此,本文以落实历史解释核心素养为目标,进行了高中历史试题命制的尝试和探索。现诉诸笔端,期方家斧正。
一、试题命制探索的缘起
1.基于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组织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12月底,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在此基础上,2020年教育部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补充完善,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重新设计和架构了原有课程结构和内容,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
2.新高考评价体系改革的要求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据高效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成为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1]三部分组成。“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创设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形成三位一体[2]的素质评价体系。
二、历史试题命制的探索
1.主题选取
通过对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我们可以发现,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分,发生了如下变化(见下表)[3]。
因此,在整理好命题素材之后,笔者确定了命题的主题为“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
2.學业质量水平标准
《课程标准》中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由低到高4个层级制定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其中,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本次试题命制考查的对象为高三学生,因此在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上,笔者选择3—4级水平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历史解释的4个层级水平[4]分别为:
3.试题命制示例
示例1:
宋太祖曾说,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宋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和革新,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即各州主持的解试、礼部主持的省试以及皇帝主持的殿试),还不断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为宋王朝选拔了大量俊才。这反映了宋朝时期(
一、试题命制探索的缘起
1.基于课程改革的顶层设计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地区和国际组织纷纷提出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2014年教育部提出要组织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2017年12月底,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在此基础上,2020年教育部对2017年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进行补充完善,颁布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为主线,重新设计和架构了原有课程结构和内容,研制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标准。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五个核心素养中的核心能力。
2.新高考评价体系改革的要求
2014年《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依据高效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深化高考内容改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写《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成为高考命题、评价与改革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南。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主要由“一核”“四层”“四翼”[1]三部分组成。“一核”为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型、创新性”。同时,高考评价体系要求创设问题情境作为考查载体,形成三位一体[2]的素质评价体系。
二、历史试题命制的探索
1.主题选取
通过对比《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我们可以发现,在选择性必修课程模块Ⅰ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部分,发生了如下变化(见下表)[3]。
因此,在整理好命题素材之后,笔者确定了命题的主题为“中国科举制度的改革”。
2.學业质量水平标准
《课程标准》中以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由低到高4个层级制定了学业质量水平标准。其中,学业质量水平2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4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本次试题命制考查的对象为高三学生,因此在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上,笔者选择3—4级水平要求。按照《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历史解释的4个层级水平[4]分别为:
3.试题命制示例
示例1:
宋太祖曾说,昔者,科名多为势家所取,朕亲临试,尽革其弊矣。宋对科举进行了一系列的发展和革新,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即各州主持的解试、礼部主持的省试以及皇帝主持的殿试),还不断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为宋王朝选拔了大量俊才。这反映了宋朝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