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移情能力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ner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化移情能力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文化移情的概念,分析了不同的阅读理解模式,并基于跨文化交际研究探讨了移情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移情 阅读理解模式 阅读教学
  一、引言
  阅读是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阅读理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作者与读者进行交际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对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提供了切实的保障。跨文化阅读无疑是属于跨文化交际的范畴,对学生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其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二、文化移情能力
  移情,最早由德国美学家罗伯特·费肖尔提出,最初只是指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把自己感情移入客体,使对象仿佛有了与人一样的情感,即“移情作用”。从心理学上讲,移情就是指想象自己站在对方的处境,分享和理解对方的情感。尽管各个领域给移情下的定义各有侧重,但对其基本特征的认识却是一致的:移情首先是一个理解的心理过程,即消除隔阂,在情感上充分理解他人的经历和感受,从而接受他人的思想,达到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认同。移情具有独特性、社会性及可培养性,其过程可以被综合成5个主题:作为客观化的移情; 作为模仿的移情; 作为角色扮演的移情;作为认识的一个选择或顺序的一个步骤; 作为心理模式的移情。“文化移情”是交际主体在跨文化交际中,为保证不同文化之间顺利沟通而进行的一种情感位移和认知转换,即有意识的超越民族本土语言文化定势的心理束缚,站在另一种文化模式中进行思维的心理倾向。
  三、阅读理解模式分析
  阅读是写作的逆向行为,写作时作者把意义变成语码;阅读时,读者又把语码转换成意义。由此看来,阅读是读者分解作者语码的过程。阅读时,读者是如何分解语码的? 对此国内外语言学专家进行了大量研究,先是传统的“自下而上”(Bottom-up)的閱读模式,该阅读理解模式理论认为:阅读是从低级的单词解码到最终的获取信息,即阅读是读者从最基本的语言单位逐级聚合而上,向整体意义发展的过程,阅读教学的合理顺序是先教字母、字词,然后逐渐过渡到培养高级水平的阅读技能。该模式忽略了先验知识对阅读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末又出现了“自上而下”(Top-down)的模式,该理论认为:阅读并非是一个精确知觉的系列加工过程,而是一个以读者先验知识为基础的“由内而外”的循环过程。其强调是语篇意义的创建和解读而非形式的解码。
  20世纪70年代末人工智能专家 Rumelhart 提出了“相互作用阅读理论”(Interactive Reading),该理论认为:阅读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多种语言知识,包括文字、词汇、句法和语义等知识的复杂的“相互作用”过程,任何的单一的语言知识不能促成对阅读材料的真正理解。该理论将阅读理解过程描述为一个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 Carrel 等人提出“图式理论”(Schema Theory)进一步发展了Rumelhart的理论,认为阅读理解基于人们具有的先验知识与文本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
  总之,人们对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经历了从重视语言因素到非语言因素,再到语言因素与非语言因素并重的过程。这些研究表明,阅读是一项复杂的心理认知过程,包括基本语言知识与技能,相关文化背景知识,读者情绪与心理等多种要素相互作用的过程,是读者与作者交互作用的过程。
  四、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的关系
  从上述学者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阅读理解是一个双向的接受和理解信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要求读者具备分析理解文本语言的能力,还涉及到读者的移情能力,即读者对由视觉输入的语言文字符号的信息进行解码以获取作者想表达的信息的能力。换句话说,阅读理解的过程就是读者移情于作者,领会和理解作者思想的过程。因此,文化移情在阅读教学起着重要作用。
  英语学习者由于文化差异,在阅读过程中会产生种种误解。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常见的错误就是词汇理解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仅在于基本的语言语义辨认中,更存在于误解其特定的文化信息以及特定语境下的具体含义。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尤为重要。一方面,要意识到两者的文化差异,了解作者的文化特征,再与自身文化进行比较; 另一方面,要在认识文化差异的前提下,理解词句的在阅读材料中的具体含义,进而理解作者的本意,阅读的过程也成了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共同成长的过程,也是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的过程。
  同时,充分认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五、结语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文化移情能力是英语综合能力的重要方面。阅读理解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对组合起来的词语句子的理解分析,而是读者对涉及语言、文化等多种要素的文本信息进行辨认和理解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如果能移情于作者,移情于目的语文化,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十分有益。因此,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与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魏静姝.语篇的衔接和阅读理解[J].外语教学,1996(1).
  [2]谢舫.阅读过程模式对英语阅读教学的启示[J].宜宾学院学报,2002,(3):54-56.
  *本文系内蒙古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的系列成果,项目名称:基于对分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号为:JY2016042。
其他文献
Brainstorming is a group and creative method to find a conclusion for a specific problem by gathering ideas of all members. People are required to think and propose a series of methods related to the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主要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这种教学评估方式无法对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进行科学的评估,甚至会对英语教学和学习过程产生误导。形成性评价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进步的评价,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对形成性评价及其优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素质要求,为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培养提供途径。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
【摘要】英语翻译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学生接触社会后进行国际沟通和交流的重要技能,在课堂教学中要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翻译能力的培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体现的重要性进行概括,并分析英语翻译教学中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翻译过程中要注意进行语境分析的观点,并就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翻译教学质量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翻译  高校以培养面向社会的综合性人才为主,以培养符合社会需求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创新,大学教育发展得到了质的飞跃。英汉同声传译训练作为大学口译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学生口译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他们英语学习的全面发展。因此,高校英语专业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强化英汉同声传译训练的重要性,要针对现代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