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团队

来源 :大众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jub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麻“两菌一种”研究与应用;红托竹荪发酵层架和仿野生栽培技术;冬荪仿野生高效栽培技术……每一项技术,都意味着又有一个资源优势将转化为产业优势。贵州省农科院食用菌研究团队,多年来致力于食用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应用,成果显著,如今已初步建立以纳雍、织金、大方、黔西和普定为中心的乌蒙山珍稀食药用菌产业核心基地,以安龙和义龙试验为核心的黔西南珍稀食药用菌核心基地,以剑河为中心的黔东南苗岭核心基地,以德江为中心的铜仁核心基地。
  农科院食用菌团队,现有职工9人,其中博士2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6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2人,助理研究员4人;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对象1人,省科技创新“百层次”人才1人,省科技创新“千层次”人才2名,省农科院“百名英才”2名。
  团队通过学科互补与其他研究所横向合作,并与企业合作补充产业化人才,初步建成了科研人才与技术人才相结合的食药用菌产业人才团队。坚持多层面国内外的合作与交流,与国外泰国皇太后大学、法国农科院、中国农科院、中科院昆植所、中科院微生物所、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等科研机构进行学术交流,与西南大学和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2人,毕业8人。
  团队筛选出优良菌株,创新建立红托竹荪发酵层架栽培技术、冬荪仿野生栽培技术、蜜环菌工厂化生产技术、菌种快速繁殖技术、绿色产地加工技术,全面解决了传统的红托竹荪栽培技术周期长、病虫害严重、连作障碍、对生态压力大、硫污染等问题,实现了生态循环,科研已由点的突破向线和面的方向延伸。已申报专利17项,其中授权专利4项,4项专利已全部与相关公司合作申报成果转化项目,并获得立项。
  目前,食用菌团队建立了“贵州省微生物资源科技创新平台”“贵州省食用菌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贵州省食用菌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共建的“微生物资源及生物信息联合实验室”食药用菌研发平台、“贵州省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研发基地”等研发平台,包括标本馆、菌种库、微生物实验室、发酵室、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生理生化实验室。配备有荧光倒置万能显微镜、可摄相的体视显微镜,冷冻切片机、发酵罐、液相色谱、生化培养箱、光照培养箱和人工气候箱、无菌操作台、冷冻干燥机、各种离心机、PCR仪、液氮罐等,可以满足菌种资源的收集、评价、选育、繁育、保存、分子生物学、生理生化和产地初加工研究。
  中试平台建设方面。在农科院内建立了1000㎡的智能温控大棚,食药用菌菌种生产活动板房800㎡,简易出菇插地棚500㎡,可满足食药用菌母种和原种生产,新品种出菇小试及中试试验,栽培管理技术研究小试及中试试验等。
  示范推广平台建设方面。成立了“贵州利康农科技有限公司”,食药用菌团队全面参与“贵州省黔西南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园区“义龙新区龙广珍稀食用菌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科技服务,并与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黔西南州利康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有菌种规模化生产示范基地、8条草腐菌培养料发酵隧道、食药用菌出菇大棚、加工实验室等,成为科技成果熟化及示范推广平台。在纳雍县与纳雍县人民政府和上海大山合共同组建金蟾大山公司,建立了食用菌研发中心。
  科技服务平台建设方面。建立了“贵州食药用菌产业信息网”和“贵州中药材产业信息网,并与食用菌行业門户网站“易菇网”建立了合作,可为全省食药用菌产业提供科技和市场信息服务;组织成立了贵州省微生物学会食药用菌专业委员会和贵州省果蔬行业协会食用菌分会,研究所为主任委员和会长单位,成为全省食药用菌行业交流和食药用菌产业最重要的服务平台。(编辑/高纬时)
其他文献
浙大科学家成功研发具有图灵结构的新型分离膜  斑马的黑白条纹、海螺的旋转螺纹、植物茎叶的回旋卷曲……大自然中这些规则重复的图案是怎么形成的,這一直是个令人好奇的问题。早在60多年前,英国科学家图灵就预测:某些重复的自然斑图可能是由两种特定物质(分子、细胞等)相互反应或作用产生的。通过一个被他称为“反应-扩散”的过程,这两种组分将会自发地自组织成斑纹、条纹、环纹、螺旋或是斑驳的斑点等结构。后来的科学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讨好型人格,也许这种人格不会影响你的生活,但会让你无法完全接纳真实的自己,影响人格的自我独立,那什么是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具有什么特征呢?人格特点  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讨好型人格第一个特征是非常害怕说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由于觉得自己弱势,一旦说出自己的想法就会感觉会被孤立,担心不被他人接纳,更害怕他人的攻击,所以他们总是把自己真实想法藏在心里,而不是完全大胆勇敢的表
初春的贵州处处涌动着绿色的波涛,从延绵不断的群山到低矮的丘陵;从绿树掩映的村庄到森林环绕的城市;从田间地头的大树到城市道路两旁的行道树……一连串的绿将贵州联成绿色的海洋,宛如一幅“树在黔中、林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绿中”的美丽画卷。这是贵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硕果。“绿色贵州”三年造林1928万亩  我们将镜头拉回至2015年2月25日的上午,绿色贵州建设三
3月28日下午,贵州省科技厅在贵州大学组织召开了2018-2019年度新建贵州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推进会,贵州省科技厅林浩副厅长、贵州大学李军旗副校长、贵州财经大学葛建军副校长、赵普副校长;贵州师范学院郭文副校长、贵阳学院焦艳副院长,新建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依托单位科研处负责人,6家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议由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处敖剑副处长主持,李军旗副校長代表贵州大学致辞并介绍贵州
1949年11月11日,中央军委下令,在第四野战军十四兵团机关的基础上,合并军委航空局,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刘亚楼任司令员、萧华任政委,人民空军从此诞生。  彼时的中国空军装备匮乏,飞行人员紧缺,作战形式单一。但他们与旧时代的中国空军相比,孕育诞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军魂。  七十年前,1949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大典上,受阅飞机从南苑机场起飞,为了足够壮观,17架参
“马桶盖这个事儿对我绝对是像夏天一样火热!不是上了班才想它,随时随地都在想,看到的任何东西都可以和马桶盖联系起来”。马桶盖在他的思想意识中,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他就是痴迷于马桶盖并且让中国马桶盖风靡世界的贵州思特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成东。顺应自然生产绿色产品  “我自己就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吴成东告诉记者。作为一家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市场的全球马桶盖生厂商,吴成东积极地将“绿色”理念融入每一款马桶盖的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