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科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来源 :成才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lei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实验是学生踏进科学殿堂、追求真理的重要手段。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效探究。通过科学实验,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质疑、实践等途径中探索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为其走向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科学;科学实验;有效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8-0084-01
  提高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所获知识又有一定的进步或发展。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有效探究。
  一、在观察中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观察是学生认识自然事物的基本能力,是思维的触角,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视觉、听觉、味觉等各感官机能,使之成为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观察能力提高了,其他能力才会随之提高,学生的智力结构才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如通过教学“蚯蚓的选择”两个对比实验,让学生了解蚯蚓生活所需的环境条件是黑暗、潮湿的,进而认识到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为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先引导学生观看老师带领同学挖蚯蚓的录像,再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是在哪里找到蚯蚓的?土壤里的光线是明亮还是黑暗的?从寻找蚯蚓到发现蚯蚓,就可以推测出蚯蚓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实验来验证我们的观察。老师如果能经常有意识地、精心地设计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思考与教学实验有关的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做实验所要达到的目标,学生就能有的放矢,就能做好实验。
  二、在动手实验中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手指上。这充分说明,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动手会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大胆地动手操作,动手尝试,动手探究。例如,在教学“斜面”时,为了让学生突破“使用斜面有省力作用”这一难点,我就放手让学生合作研究:先用垫板和30度的三角尺组成斜面,引导学生用弹簧秤拉圆铁圈沿斜面上拉,测出拉力,记下数据;再用弹簧秤拉同一块圆铁圈,竖直提升,测出拉力。接着让学生比较这两个拉力数据,学生就会发现斜面拉的数据比较小。当斜面的倾斜角度不同时,两个数据差的状况又如何呢?这一新的问题又激起了学生的思索。这时我又引导学生分别用45度、60度的三角尺和垫板组成不同的斜面,再让学生进行实验,学生们通过操作,观察记录下两个数据。分析比较后,得出了斜面的斜度越小,拉力就越小,也就越省力的结论。
  三、在有预测、有次序中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在科学实验前,教师如果没能设计好实验方案,或不能合理设计实验,在实验操作时常常会出些小乱子,甚至不能按要求完成实验。所以,精心设计好实验方案尤为重要,它是实验顺利进行的保证。
  如在教学“有趣的磁铁游戏”时,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如下几个实验游戏:(1)给磁铁找朋友游戏。观察磁铁可以吸引哪些物体,不能吸引哪些物体。(2)磁铁两极对中间的吸引游戏。通过实验让同学发现:磁铁两端磁性强,中间磁性弱。(3)悬挂磁铁游戏。把一块条形磁铁水平悬挂起来,用手转动,等它静止下来后,观察它的指向。(4)磁铁碰磁铁游戏。用一块磁铁的两端去碰另一块磁铁的两端,观察它们的反应。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每个游戏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探究,都尝到了探究的乐趣,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四、在质疑中引导学生有效探究
  学生如果不能积极、主动地质疑问难,想得到一个有价值的认知就有困难;学生如果能积极主动地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会形成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计划、有意识地诱发学生对所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产生一定的质疑。如在教学“热胀冷缩”时,教师准备了两个熟蛋让两位同学剥壳比赛,其他同学观察。在同学们的观察过程中,老师提出问题:他们两个人剥出的蛋壳一样吗?同学们思索了一会儿,有同学发出疑问:为什么小东剥的蛋壳比小明快?为什么小东剥下的蛋壳很干净而小明剥下的蛋壳还粘有蛋白?老师对这些问题并没有马上解答。而是布置学生回家后做煮蛋剥壳实验,让同学思考:应该怎样才能既快又干净地剥掉蛋壳?为什么有的蛋壳还留有蛋白?要求下一节课时同学再来汇报。结果,同学汇报时,有人说剥下的蛋壳跟小东剥得一样既快又净,有人说跟小明一样,蛋壳难剥又粘有蛋白。这是为什么呢?我就问剥得既快又净的同学,“你们是怎样做到的?”他们说,先把煮熟了的蛋,放进冷水中冷却,然后再剥蛋壳。而那些剥得既费劲又不净的同学是鸡蛋煮熟后就剥壳。我接着问“为什么用冷水冷却后的蛋壳会剥得快又净?”同学们开始讨论,后来终于明白:煮熟的蛋放进冷水中冷却后,蛋白遇冷体积缩小,使蛋壳和蛋白间产生了空隙,因此好剥。由此可见,质疑问难是打开学生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是对自然现象的深入理解,是学生动手实验的驱动力。所以,在科学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才能促进学生的有效探究。
  总之,在科学实验教学中,要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必须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探究,必须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质疑、实践等途径中去探索研究,学生就能在活动中获得新知,获得发展,为学生走向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董玉萍.科学课探究学习常见的问题及对策[J].小学科学,2012(05).
  [2]李永波.在科学教学中运用科学特色培养科学能力[J].成才之路,2008(15).
其他文献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能力、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密不可分的。可见,幼儿的语言教育应渗透在幼儿所有的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能脱离幼儿的生活。为此,幼儿园可结合实际生活,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设适宜的环境,搭建有效的阅读平台,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读、多说,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幼儿的语言发展打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认识到,英语课堂是由教师和学生两者一起构建的学习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多少都会出现一些影响教学秩序的情况。面对课堂上的特殊情况时,有的教师常常会束手无策。因此,教师应学会巧妙运用不同的方法,将影响教学的各种不利情况,转化为对课堂教学有利的资源。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应急技巧;特殊事件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
摘 要:听、说、读、写四种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对学生进行口语能力根基的训练,最终达到学生在口语上和书写上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而语言的关键是要学会开口说!新课程把听和说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以说,这顺应了语言学习的规律。因此,在英语课上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  关键词:英语;交流能力;成才  英语是一门说的学科,而开口说是学习语言的关键!听和说是对英语新课程
摘 要:《维修电工》是一门侧重实训的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可以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深化,让学生在项目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能力培养;项目式教学法;维修电工;引导  《维修电工》是一门侧重实训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注重理论知识的深
摘 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把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一种新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充分学习和掌握这门技术,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的优势,从而提高生物学课堂的效率。但生物学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制作一定要在生物学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指导下,根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自身教学条件实际,进行合理规划,精心设计,科学的安
摘 要:在幼儿教学中引入音乐教学,能够借助音乐的独特魅力,使幼儿的心灵更加美好。在音乐教学中,幼儿在富有艺术特点、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可以感受到音乐的魅力,陶冶心灵,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关键词:音乐魅力;幼儿活动;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23-0070-01   在幼儿教育中,通过对幼儿进行音乐教学,能够
首先建立了一维脉冲时滞广义Halany不等式,然后利用此不等式研究了有界滞量脉冲泛函微分系统零解的弱指数稳定性及全局指数稳定性,并给出相关的例子。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针对传统教学过分依赖教材,教师的作用就是“教教材”的弊端,教育界提出了“用教材教”的理念,认为“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乃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教教材”的出发点是完成认知任务,眼中有书没有人;“用教材教”的着眼点是育人,是着眼于能力培养,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是使用教材的教学策略的历史性进步。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用教材教”呢?  一、了解教材编排意图,吃透教
气井产能是一个生产能力参数,反映油气井目前的生产能力,主要受储层地质条件的影响。随着开发的进行,地层压力逐渐地降低,产能也逐渐递减,其递减特征就是随着生产的进行气井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活动的教学模式,它可以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以及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上下求索、主动地开阔思维。“启发”在此并不是单纯教导学生开口讲话,而是针对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高尚情操等。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启发式教学对课堂教学效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下面就针对启发式教学模式进行简要分析。  一、激发兴趣、调动思维,提高课堂效率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