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格健全”不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更是扬州中学传承百年的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不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力求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理品质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培育“人格健全”的优秀人才,让扬中学子受益终身。
【关键词】积极心理;人格健全;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6-0031-03
【作者简介】严济良,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
一、科学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1.健全的心育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写进学校章程,在校长年度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了“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每学年工作计划和每学期的工作安排中都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学校还制订了《江苏省扬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规划》并予以贯彻执行,每学年都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校心育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运作成熟,在校长和德育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学工处作为责任部门进行统筹,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形成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同时长期聘请校外的心理专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顾问,共同协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形成了完整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每学期都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形成工作档案。
2.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已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且接受了国培、省培、市培等各级别多次心理教育培训;兼职心理咨询员8名,其中2人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5人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1人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另有40多名班主任教师接受过省、市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并获得了资格认证。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完善,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形式多样的心理教师培训。
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心理品质的提升。为落实“全员心育”的理念,学校定期开展面向专兼职心理师资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针对班主任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性培训,为班主任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策略支持;定期面向骨干教师开展体验式培训,丰富其心理专业知识,增强其心育意识;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性培训。分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提供了师资条件。同时,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还不定期开展教师心理沙龙,组织萨提亚体验式工作坊、教师减压放松课、教师心理幸福课等主题活动,帮助教师放松身心,提升心理品质。
4.科学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设有完备的心理辅导场所和设施,专人负责、使用率高。学生发展中心设有专用场地,设施齐全,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开放,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和辅导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心理咨询与访谈咨访原则》《心理咨询与访谈预约流程和须知》《心理咨询与访谈档案保密制度》《心理咨询与访谈档案调阅制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并予以严格执行。心理中心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
学校也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咨询转介机制,与本地区优秀的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并记录在案、及时跟踪回访。从各类反馈和回访中可以得知,心理咨询效果良好,切实帮助到了很多学生和家庭。
二、创设环境,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1.全方位的學生心理体验的场所。
早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专项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扬州地区最早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十二五”期间,学校又加大经费投入,对心理专业设施进行升级,购置团体沙盘、击打宣泄人等专业设备,全力保障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学校已规划了综合楼600多平方米的新场地,计划扩建更专业、更全面的学生发展中心(积极心理健康中心)。新的学生发展中心将包含心理健康功能区、生涯规划区、学生自主研学区、心理活动教室区和教师办公区等五大区域,涵盖个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智能情绪宣泄室、艺术和运动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室、抱抱人放松室、电子沙盘区、团体沙盘区、生涯规划多功能区、VR体验区、学生心理自助区和心理文化廊等20多个功能室。这里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与条件,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了解、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探索生涯、培养能力、展示才华,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
2.优美的校园心理环境。
学校在每个班级都布置了“心香一角”,由每班的心理委员负责,定期更新内容,通过简报、文章摘抄、心理漫画、美文美图等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校园内不定期布置心理主题橱窗,例如“春季心理调节”“扬起自信的风帆”“从心出发,笑迎高考”“青春,让我们微笑着去面对”“调整身心状态,笑迎人生挑战”等,在更广范围内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自我调节方法,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理念。
三、精心培育,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理品质 1.特色的心理课程。
学校心理课程以体验式心理拓展活动课程为主,旨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合作沟通能力,锻炼坚持不懈、不畏挫折的品质,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学校的心理课程体系完整,涵盖自我认知与自我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青春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与交流、情绪认知与情绪管理、考试心理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调整心态、培养健全人格。心理课程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内容翔实,并有学校自主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读本。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进行多次教研活动,每学期开设校级公开课与观摩课。
此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多样化的心理沙龙。
通过心理晨会、心理班会、心理讲座等形式,学校组织了“激发你的内驱力”“不畏挫折,勇往直前”“自信和梦想”“感恩”“跨越障碍提升自我”“友谊和爱情”等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心理健康品质。
3.朋辈互助的心理社团。
学生心理社团创意无限:在“一沙一世界”沙盘体验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心理游戏嘉年华”活动中,学生自行组织心理游戏,全校学生一起参加;在“心理按摩”活动中,学生用学到的放松方法帮助师长、同学舒缓心情;在“心理图画妆点校园”活动中,征集各式各样的绘画、摄影作品,有条理地布置在校园各个角落,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又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熏陶;在“美文共读”活动中,集体研讨心理美文的同时锻炼倾听的本领;在“住宿生团体辅导”中,通过心理小游戏缓解住宿生想家的情绪,帮助他们化解宿舍矛盾;在学生最爱的“校园心理剧”活动中,写剧本、分镜头、找演员、借器材、选场地,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心理社团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生心理朋辈互助的平台,培养了学生主动、乐观的心理品质。
四、以心换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开展心理普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使用专业的在线评测系统和科学的心理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包含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性格测试、家庭功能评定、生涯规划专业测评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并形成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档案中的结果分析和解释,均遵循积極心理学理念,从积极品质的角度对学生做出鼓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评价。
学校一直严格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和其他心理测试系统。心理咨询师配备的心理测试软件,一般仅作为咨询师进行咨询辅导工作的辅助手段,或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状况普测调查和了解时使用。对心理测试结果,不会不加甄别直接告知,而是结合学生案例实际情况、经咨询师科学分析后给予部分解释,绝不出现滥用心理测试量表的情况。
2.健全的在线心理对话系统。
学校也与专业心理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健全的在线心理对话系统,包含:心理测评和预警系统、行为记录系统、生涯规划专业测评系统、电子沙盘与房树人对话系统、线上倾诉系统、认知训练系统、放松训练指导系统、心理咨询与预约系统等。通过这些线上功能,学生在家也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对话,提高心理咨询预约的响应速度,做好突发性心理事件的预警工作。
3.家校社区合作,共建良好的心育大环境。
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原动力。学校邀请著名心理专家来校面向家长进行免费心理咨询活动,每月一次的咨询活动每次都不少家长前来参加。在咨询活动中,心理专家解答家长关于亲子沟通、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网络成瘾、家庭教养方式、假期心理调试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建议。针对专家咨询活动中家长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辅导。同时,学校还利用微信群、QQ群、校讯通等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和家长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学校将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这一殊荣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在高考改革的大环境下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尽全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培育“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育兼重”的优秀人才,让扬州中学的学子们受益终身。
【关键词】积极心理;人格健全;心理发展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96-0031-03
【作者简介】严济良,江苏省扬州中学(江苏扬州,225009)校长,教授级高级教师。
一、科学引领,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
1.健全的心育工作机制和组织机构。
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了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将“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写进学校章程,在校长年度工作报告中着重提出了“关注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在每学年工作计划和每学期的工作安排中都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工作。同时,学校还制订了《江苏省扬州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五年规划》并予以贯彻执行,每学年都有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计划和总结。
学校心育工作职责分工明确、运作成熟,在校长和德育副校长的直接领导下,学工处作为责任部门进行统筹,专职心理教师负责具体的组织与实施,形成了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同时长期聘请校外的心理专家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顾问,共同协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形成了完整的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每学期都多次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并形成工作档案。
2.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目前,学校有专职心理健康教师1名,已取得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并且接受了国培、省培、市培等各级别多次心理教育培训;兼职心理咨询员8名,其中2人取得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5人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1人接受过心理咨询师研究生课程班的培训。另有40多名班主任教师接受过省、市各级心理健康教师培训,并获得了资格认证。专业的心理教师队伍完善,能够胜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形式多样的心理教师培训。
学生心理品质的提升,首先需要教师心理品质的提升。为落实“全员心育”的理念,学校定期开展面向专兼职心理师资的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针对班主任群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渗透性培训,为班主任心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策略支持;定期面向骨干教师开展体验式培训,丰富其心理专业知识,增强其心育意识;面向全体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通识性培训。分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教学行为的变化,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全员化提供了师资条件。同时,为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学校还不定期开展教师心理沙龙,组织萨提亚体验式工作坊、教师减压放松课、教师心理幸福课等主题活动,帮助教师放松身心,提升心理品质。
4.科学指导下的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设有完备的心理辅导场所和设施,专人负责、使用率高。学生发展中心设有专用场地,设施齐全,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个小时,周一至周五工作时间面向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全面开放,全力做好未成年人的心理辅导工作。
心理咨询和辅导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如《心理咨询与访谈咨访原则》《心理咨询与访谈预约流程和须知》《心理咨询与访谈档案保密制度》《心理咨询与访谈档案调阅制度》《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制度》等,并予以严格执行。心理中心值班记录、辅导过程记录完整并及时归档,有相应的分析、对策与辅导效果评价。心理咨询和辅导在学生知情自愿的基础上进行,保证辅导质量,依法保护学生隐私。
学校也建立了良好的心理咨询转介机制,与本地区优秀的心理专家、家庭教育专家建立长期良好合作关系。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够及时识别、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并记录在案、及时跟踪回访。从各类反馈和回访中可以得知,心理咨询效果良好,切实帮助到了很多学生和家庭。
二、创设环境,增加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
1.全方位的學生心理体验的场所。
早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就设立了心理咨询室专项建设资金,逐步建立起扬州地区最早的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十二五”期间,学校又加大经费投入,对心理专业设施进行升级,购置团体沙盘、击打宣泄人等专业设备,全力保障心理工作的深入开展。目前,学校已规划了综合楼600多平方米的新场地,计划扩建更专业、更全面的学生发展中心(积极心理健康中心)。新的学生发展中心将包含心理健康功能区、生涯规划区、学生自主研学区、心理活动教室区和教师办公区等五大区域,涵盖个体辅导室、心理测评室、智能情绪宣泄室、艺术和运动心理宣泄室、音乐放松室、抱抱人放松室、电子沙盘区、团体沙盘区、生涯规划多功能区、VR体验区、学生心理自助区和心理文化廊等20多个功能室。这里将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与条件,可以实现学生的自我了解、自我定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潜能,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探索生涯、培养能力、展示才华,全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
2.优美的校园心理环境。
学校在每个班级都布置了“心香一角”,由每班的心理委员负责,定期更新内容,通过简报、文章摘抄、心理漫画、美文美图等形式,让心理健康教育融入班级文化建设当中,在潜移默化中增加学生的积极心理体验。
校园内不定期布置心理主题橱窗,例如“春季心理调节”“扬起自信的风帆”“从心出发,笑迎高考”“青春,让我们微笑着去面对”“调整身心状态,笑迎人生挑战”等,在更广范围内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心理自我调节方法,渗透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理念。
三、精心培育,帮助学生形成乐观的心理品质 1.特色的心理课程。
学校心理课程以体验式心理拓展活动课程为主,旨在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合作沟通能力,锻炼坚持不懈、不畏挫折的品质,实现“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
学校的心理课程体系完整,涵盖自我认知与自我了解、高中生生涯规划、时间管理与自我管理、人际交往与沟通、团队合作能力、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青春期心理特点、亲子沟通与交流、情绪认知与情绪管理、考试心理等多个方面,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调整心态、培养健全人格。心理课程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案与课件内容翔实,并有学校自主编写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读本。专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每学期进行多次教研活动,每学期开设校级公开课与观摩课。
此外,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还注重学科渗透,各学科教师坚持以人为本,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2.多样化的心理沙龙。
通过心理晨会、心理班会、心理讲座等形式,学校组织了“激发你的内驱力”“不畏挫折,勇往直前”“自信和梦想”“感恩”“跨越障碍提升自我”“友谊和爱情”等专题讲座和主题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升心理健康品质。
3.朋辈互助的心理社团。
学生心理社团创意无限:在“一沙一世界”沙盘体验活动中,学生得到了心灵的碰撞与交流;在“心理游戏嘉年华”活动中,学生自行组织心理游戏,全校学生一起参加;在“心理按摩”活动中,学生用学到的放松方法帮助师长、同学舒缓心情;在“心理图画妆点校园”活动中,征集各式各样的绘画、摄影作品,有条理地布置在校园各个角落,在美化校园环境的同时,又对全校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的熏陶;在“美文共读”活动中,集体研讨心理美文的同时锻炼倾听的本领;在“住宿生团体辅导”中,通过心理小游戏缓解住宿生想家的情绪,帮助他们化解宿舍矛盾;在学生最爱的“校园心理剧”活动中,写剧本、分镜头、找演员、借器材、选场地,学生们都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心理社团最大限度地提供了学生心理朋辈互助的平台,培养了学生主动、乐观的心理品质。
四、以心换心,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1.开展心理普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校在每学年开学初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使用专业的在线评测系统和科学的心理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包含心理健康水平测试、性格测试、家庭功能评定、生涯规划专业测评等,关注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全人格的发展,并形成学生心理档案。学生可以随时上网查阅自己的心理档案,档案中的结果分析和解释,均遵循积極心理学理念,从积极品质的角度对学生做出鼓励性评价,提升学生的自我心理评价。
学校一直严格遵循心理咨询的伦理规范,谨慎使用心理测试量表和其他心理测试系统。心理咨询师配备的心理测试软件,一般仅作为咨询师进行咨询辅导工作的辅助手段,或对学生群体进行心理状况普测调查和了解时使用。对心理测试结果,不会不加甄别直接告知,而是结合学生案例实际情况、经咨询师科学分析后给予部分解释,绝不出现滥用心理测试量表的情况。
2.健全的在线心理对话系统。
学校也与专业心理软件公司合作,建设健全的在线心理对话系统,包含:心理测评和预警系统、行为记录系统、生涯规划专业测评系统、电子沙盘与房树人对话系统、线上倾诉系统、认知训练系统、放松训练指导系统、心理咨询与预约系统等。通过这些线上功能,学生在家也可以与心理健康教师进行对话,提高心理咨询预约的响应速度,做好突发性心理事件的预警工作。
3.家校社区合作,共建良好的心育大环境。
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还需要家庭教育与亲子沟通,家庭教育是学生健全发展的原动力。学校邀请著名心理专家来校面向家长进行免费心理咨询活动,每月一次的咨询活动每次都不少家长前来参加。在咨询活动中,心理专家解答家长关于亲子沟通、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网络成瘾、家庭教养方式、假期心理调试等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建议。针对专家咨询活动中家长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学校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加以辅导。同时,学校还利用微信群、QQ群、校讯通等平台,定期向家长推送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帮助学生和家长学会心理的自我调适。
经过多年的实践,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学校“人格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向成熟。学校将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这一殊荣作为新的起点,继续深入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在高考改革的大环境下将生涯规划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尽全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学生心理品质,培育“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育兼重”的优秀人才,让扬州中学的学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