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的跨界探究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ff00690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等学科的迅猛发展以及与教育等人文学科的不断交融,一个链接神经生物学、认知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的领域——“心智、脑与教育(Mind,Brain and Education)”或称“教育神经科学(Educational Neuroscience)”已经诞生。在音乐领域,类似的研究模式也正在逐渐形成,但要真正将心理学、神经科学与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转化为对音乐教育实践有益的应用性成果,还需要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神经科学研究者联合起来,进行高度跨学科的整合研究。在这一背景下,来自认知神经科学、教育神经科学、心理学、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以及音乐治疗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于近日齐聚当今教育领域世界排名第一的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并成功举办了“音乐教育中的心智与脑:连接教育学、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世界”(Hind and Brain 1n Music Education:connecting the worlds of education,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国际学术研讨会。
  一、企议主要议题与内容
  会上,来自英、美、德、法、意、中等多个国家的研究者在会上做了广泛的交流与探讨。其中作为主题发言人之一,伦敦大学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Andrew Tolmie教授首先介绍了教育神经科学这一倍受关注的新兴学科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并展望了其对音乐教育未来发展的重要影响及启示作用。Tolmie教授认为,教育神经科学不仅对人才培养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将其研究成果应用于音乐教育的教学与研究领域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教育神经科学对音乐教学中所涉及的记忆、思维及情绪等高级认知功能进行深入探究,可以从不同角度理解音乐认知活动的实质、特点及规律,同时可以更深入、准确地认识脑与音乐教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不同环境与音乐教育方式对神经机制与心理机能所产生的影响,从而为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综合了神经生理与心理特性的多层面依据。
  来自赫尔辛基大学行为科学学院脑认知研究组(Cognirive Brain Research Unit,Institute Of Behavioural Sciences)的Mari Tervaniemi教授以《音乐教育与脑科学——梦想与现实》(Music education and brain science:dreams and realities)为题,探讨了音乐训练经验对儿童与成人音乐家的脑结构和功能的影响。Tervaniemi教授认为研究音乐教育情境中的脑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已有研究证明,音乐活动具有调节和改善脑结构与功能的重要作用,不仅音乐训练可以促进儿童与成人脑的发育,而且音乐听赏与音乐创作等活动也可以作为特殊手段应用于神经与心理疾病的治疗中。同时,Tervaniemi教授指出现阶段研究者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第一,目前,绝大多数研究仅限于在实验室环境中开展,凭借现有研究技术与方法还不能解决所有真实教学环境中的实际问题;第二,每个被试的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是现有研究结论却是基于对被试的群体研究所得出的均值而得出的;第三,每个被试对音乐的感受和偏好不尽相同,但现有研究大多是采用相同的音乐刺激材料:第四,需要开展更多的长时间的追踪调查,才能使研究结论更具有说服力。
  其后,国际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和音乐教育家GrahamWelch教授做了题为《儿童歌唱能力发展过程中的神经心理学特点》(Neuropsychological feature of children’s singingdevelopment)的发言。作为国际音乐教育协会主席(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usic Education,ISME)(2012-2014)和“教育、音乐与心理学研究”协会(society for Education,Music and Psychology Research,SEMPRE)的主席,Welch教授在发言中首先从神经机制入手,对儿童在歌唱过程中的脑区激活位置与程度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倡导将关于神经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应用于声乐的教学方法之中。在此基础上,Welch教授分析了目前关于“音乐教育中心智与脑”的研究所面临的挑战,并呼吁研究者们开展专门针对儿童的神经心理生物学(neuropsychobiology)的实证研究,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改善儿童声乐教学方法。
  此外,会议还组织与会者参观了用于开展神经科学研究的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m,EEG)实验室、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fMRI)实验室以及位于英国科学博物馆中的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PET)等脑实验设备,这使得参会者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神经科学的研究技术与研究范式的了解。随后,研究者们就各自特别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头脑风暴式的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和学者普遍认为,探究神经科学与音乐活动的脑机制与功能是一个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目前,借助fMRI、PET、ERP以及EEG等实验设备,研究者便可以观察在从事音乐活动的过程中,人脑的神经活动机制。但这不仅需要神经科学研究者们的努力,同时也需要音乐教育者的积极参与,并将研究成果运用于教育实践,从而最终对音乐教育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二、会议宗旨和意义
  召开此次研讨会的含义和影响都是非常深远的。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或者说研究(学科)视角正在形成,而且正如研讨会宣传语中所说,会议旨在“连接心理学、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的世界”,即希望打破学科壁垒,架设起一座不同学科间沟通的桥梁,从而将音乐教育工作者与对其感兴趣的心理学和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联系在一起,构建一个跨学科联盟,并将脑与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普及与推广至音乐教育领域。众所周知,传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与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以现象学思维为基础,而传统的教育学研究一直是一种基于直接经验的社会实践活动,一些经验看起来比另外一些更为有效,这就形成了一些大家比较认可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而现代学科的不断交叉与融合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开展多学科、跨学科甚至是超学科⑤的合作研究。通过神经科学、心理学与音乐教育领域研究者的合作探究,将会逐步改变传统音乐教学那些过于抽象和孤立的观点,弥补现有音乐教育政策和实践的不足,这也必将促使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论域的形成(见图1)。   同时,我们也应看到目前在各个学科之间在研究问题、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上各不相同。神经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发现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形成科学的知识体系的严格程序。而教育领域则主要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思辨性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而且,神经科学的相关成果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应用还需要通过大量的实验和应用研究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尽管目前基于心理学的音乐研究已经探讨和解释了人类的音乐经验和音乐行为的心智模型等一系列问题;基于神经科学的音乐研究,也已经记录和分析了音乐体验和音乐活动等对脑结构与功能的影响,但针对实际的音乐教育和音乐学习情境,还没有联合起从事科学、教育和艺术等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建立起一个足够强大的学科基础。因此,在神经科学的基础研究和音乐教育的应用研究之间构筑起沟通与联结的桥梁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音乐教育者应该采取更为积极的态度,投入到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的合作研究中去,主动了解并谨慎接受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继而在音乐教育的实践中验证并运用神经科学的理论观点。为此,我们应该在心智、脑与音乐教育之间形成一种互动与互惠的关系,即音乐教育者不应总是处在被动接受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的位置上,或是单纯由音乐教育研究者提出问题,然后请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对此进行实验室研究,再将结论反馈给音乐教育。而是需要音乐教育者和神经科学家之间在研究问题的提出和问题解决方法等各个方面展开合作,共同致力于教育环境中的有效学习和教学,从而推动科学和教育的共同发展。
  三、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当然,将心理学、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链接起来,我们还面临着诸多的问题与挑战。首先,我们亟需思考的是如何促使研究从实验室环境进入到真实的音乐教育环境,从而将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解决课堂音乐教学的现实问题当中。目前,来自赫尔辛基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正在尝试在实际演奏和真实的课堂环境中开展脑实验研究(见图2、图3)。这将促使研究者们从音乐教育领域的实际问题出发,探究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并综合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视角和结论,从中科学合理地提炼出更有效的音乐教育规律与实践措施,并为音乐教学提供一种强有力的动力和基础。
  其次,心智、脑与音乐教育之间沟通的道路不应该是单向的,而是互动和互利的。这就需要具备多元学科背景并有着共同研究目标、研究取向和共同的学术话语体系的研究者们积极展开科际合作。但是目前这种合作还面临着很多困难。一方面,现有从事神经科学与音乐教育交叉研究的大多是脑科学领域的研究者。在这些研究中,音乐主要是作为实验刺激材料,而很少有学者专门从音乐教育的视角着眼,提出改进和革新的策略;另一方面,音乐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对脑科学的关注颇为滞后,对于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发现缺乏敏感和了解。而面对不同领域间的学科跨度,我们需要在神经科学领域的研究者、教育政策制定者以及音乐教育实践者之间搭建起一个相互交流、共同合作的平台,从而使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能够消弭知识上的鸿沟。
  以英国伦敦大学下设的教育神经科学研究中心(Centre of Educational Neuroscience,CEN)为例,它是由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UCL)、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和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Birkbeck,University of London)联合成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机构,旨在将教育科学、心理科学、认知科学以及神经科学等进行整合,为人类的学习提供跨学科解释,同时推动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现实转化,为学校的教学实践与政策制定等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样,2005年初,北京师范大学已率先在国内成立了脑与认知科学研究院(原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目前这里已经组建了基本认知过程与学习、语言认知与学习、数学认知与学习以及情绪与认知的相互作用等多个项目组,并邀请了包括数学、语文、英语、音乐、体育等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合作研究。笔者有幸先后进入上述两个研究机构工作和学习,并深深感受到跨学科、跨机构合作的巨大潜力和优势。
  再次,神经科学对大多数教育者来说还是一个非常陌生的领域,需要广泛地宣传从而减少普通公众对脑科学的误解与“神经神话”的流传。为此,我们可以在音乐教育或音乐心理专业期刊、书籍和其他大众刊物上不断公布与脑与神经科学有关的研究成果,帮助研究者、音乐教师和普通公众理解这一新兴领域。例如,2005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了“脑科学与教育译丛”系列图书,其中包括《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和《脑的功能——将研究结果应用于课堂实践》等。随后,《心智、脑与教育:教育神经科学对课堂教学的启示》《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等一系列图书也在国内翻译出版。目前,《教育生物学杂志》和《华东师范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还专门开设了“教育神经科学”专栏。同时,我们还应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及网络等传媒手段,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播有关脑科学与音乐教育交叉研究的科普信息,并通过举办科技博览、专家讲座以及家长培训等形式提高社会公众的脑科学知识素养。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市场上有不少书籍、网站等出于某些商业目的大肆鼓吹所谓的“基于脑”的教育计划,还有诸如“关键期”、“左、右脑分工”等对脑科学的原始研究作出错误解释的推论。为此,各类媒体应做到客观、科学地宣传脑与教育神经科学知识,既要努力转化为非专业人员能够理解的文本,又要保持其科学性与严谨性。
  结语
  将音乐教育、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相结合的意义与价值在于:首先,帮助音乐教育者理解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律,从而设计出适合每一个人的音乐教育模式;第二,为教育决策者提供与音乐教育相关的心理学与神经科学的研究成果的信息,诊断、筛选、更新现有的音乐教育理论,为我国目前的音乐教育改革提供科学基础与依据;第三,促进研究者、教育者与教育政策制定者相互交流,并在此基础上合作创造出新的知识;第四,让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从新的视角来看待各自领域中的研究问题,并认识到本领域之外的研究论域,进而促进各自学科的进一步拓展;第五,探索音乐教育对脑发育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与实际音乐教学环境中,从而提升个体的音乐认知发展水平。同时,此次“音乐教育中的心智与脑”研讨会的召开必将促使来自不同领域的研究者共同思考该如何进一步形成跨界研究的通路,从而促进学者之间知识的共享与交流,特别是对那些并非从事心理学与神经科学领域研究的学者而言,这将为他们提供一个进入该领域的直接通道。未来,我们应开展更多学科间的、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并尽快建立起相关的研究与培训网络,综合运用脑实验、行为实验以及量化研究、质性研究等多种研究技术与方法,针对各类音乐教育问题展开更多深入探究。
其他文献
企业为了更好更快地发展,存在聘请职业经理人的现实需求,并将一定的经营权给予管理者。股东与高管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与此同时出现更多的代理问题,即高管考虑的是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而非股东财富最大化。侵占型职务犯罪是公司高管利用自身权利谋求非法利益,掠夺公司财产。这会致使企业发生巨大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破坏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进行侵占型职务犯罪主要原因是高管对现阶段薪酬的满足感较低,并利用自身权力
本刊讯 近日,由陕西省文化厅主办,陕西传统秦腔流派传承发展中心、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承办的第三期“秦腔流派”传承班汇报演出在易俗大剧院献演。  《游龟山》是一出脍炙人口的秦腔保留剧目,流派纷呈。从戏的内容到表现形式、音乐、唱腔等各方面都集中体现了雅正平和、激扬而不失细腻的艺术特点。此次流派中心选择传承该剧,除了传承以刘毓中、孟遏云、杨天易、肖若兰等艺术家为代表的流派艺术外,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和传承前辈
2007年我国新出台的《破产法》,破产重整成为债务重组的方式之一。破产重整兼顾了投资人和债权人双方的平衡点,使具备重整条件和持续经营能力的问题企业恢复重生,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企业价值。本文主要以云煤化集团破产重整为例,对破产重整的方式在地方国企中的运用进行研究,探索其运用价值和启示建议。  一、债务重组及破产重整内涵和理论  1.债务重组内涵和采取的方式。债务重组是指在企业出现债务危机之后通
如今是努力实现中国梦、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建时刻,党建工作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代企业党建工作在我国总体党建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社会来说,企业运营、生产等活动不仅是创造物质财富的重要一环,更是最为主要的活动主体。有关部门必须明确,只有明确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党建工作相融性以及结合点,方能使企业党建乃至国家党建工作得以被顺利落实。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企业党建工作相融与结合的重
本刊讯 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协会在西安正式成立。刘伟荣当选协会主席,吉云波等15人当选协会副主席,黄稚轩当选协会秘书长。这标志着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发展就此驶向“快车道”。  新成立的陕西省自行车运动协会,接受陕西省体育局的业务指导,受陕西省民政厅的监督管理,将致力于陕西省自行车运动的普及推广、技术交流和培训;组织、举办群众性自行车健身骑行、自行车运动竞赛、表演活动;组织自行车活动经验交流和调研活动,促进
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金融业发展是市场稳定的关键。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对金融管理产生重要影响,互联网时代人们的支付方式以电子支付为主,企业金融管理是支撑内部经济活动稳定安全的重要内容,依托互联网进行金融管理信息化平台搭建,对信息科学管理,实现信息管理数字化安全会,推动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是业界研究重要内容。信息技术与金融经济管理联系紧密,信息技术虽然具有
摘要:本文从认知模式和行为方式两个方面论述了内隐人格理论的实体论——渐变论维度对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并对如何促进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及对当前人际交往教育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内隐人格理论; 实体论——渐变论; 青少年学生;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4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12-0013-03    一、问题的提出    内隐人格理论(IPT)是社会心理学领
本刊讯 3月18日,记者从西安市统计局获悉:截至2018年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1000.37万人,比2017年年底净增加38.70万人。  根据西安市统计局发布的《西安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18年年末,西安市常住人口1000.37万人,其中,男性人口511.79万人,占51.2%;女性人口488.58万人,占48.8%,性别比为104.75(以女性为100,男性對女性的
小泽秀树  佳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执行董事  中国是佳能相机业务在全球最大的市场,对于佳能来说非常重要,所以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我们会优先考虑,China first!佳能始终坚持接近客户、倾听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佳能全球副总裁喊话中国消费者“中国市场至关重要”  本次展会,佳能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多方位感受佳能全画幅相机魅力的多元体验空间。位于展台核心位置的“EOS全画幅
本刊讯 7月29日,记者从人民银行西安分行获悉:通过加强银企对接,创新金融服务等方式,陕西金融业把支持全省步行街改造升级作为扩大内需、带动消费、促进复商复市的重要抓手,切实发挥金融助力作用。截至6月末,省内金融机构已对大唐不夜城等西安3家步行街发放贷款89亿元。  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对国家级、省级改造提升试点的4家步行街商户的融资、服务需求进行全面摸底,建立涉及300余商户的融资需求白名单,推介给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