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对神经外科手术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影响

来源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在神经外科手术中行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比较瑞芬太尼和硝普钠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控制性降压的手术患者40例,ASA Ⅰ~Ⅱ级,气管插管后,控制呼气末异氟烷浓度为1.2%±0.2%.按降压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均使平均动脉压(MAP)降低至基础值的60%~70%(目标血压).Ⅰ组:从1.0 μg·kg-1·min-1的速度开始给予硝普钠,每隔30 s增加0.5 μg·kg-1·min-1直至血压达到目标血压.Ⅱ组:从(0.15~0.2)μg·kg-1·min-1的速度开始给予瑞芬太尼,每隔30 s增加0.05 μg·kg-1·min-1直至达到目标血压.在麻醉前(T0)、控制性降压前(T1)、控制性降压后5 min(T2)、控制性降压后30 min(T3)及控制性降压结束后20 min(T4)记录MAP、HR、CVP,同时测定血中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由术者在不知道控制性降压方式的情况下评估术野质量.结果 Ⅰ组T2~4的HR较T0和T1增加;Ⅱ组T2~4的HR较T0和T1减慢,也较Ⅰ组T2~4的HR慢;Ⅰ组T4的MAP、CVP较T1高,也高于Ⅱ组T4的MAP、CVP(P<0.05或0.01).Ⅰ组T2~4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含量高于T0和T1,也高于Ⅱ组相应时点三种激素的含量(P<0.05).而Ⅱ组三种激素的含量在T0~4未见明显变化(P>0.05).Ⅱ组的出血量较Ⅰ组少,6点刻度表和VAS评分均低于Ⅰ组(P<0.05).结论 与硝普钠相比,瑞芬太尼复合异氟烷控制性降压降压过程平稳,为手术提供更清晰的术野,并在控制性降压期间抑制RAAS。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2005年12月15例原发性阑尾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5例原发性阑尾肿瘤中,良性肿瘤4例,均为黏液性囊腺瘤;恶性肿瘤11例,其中类癌7例,腺癌2例,低度恶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型淋巴瘤(MALToma)2例.15例均行手术切除,其中1例类癌伴淋巴结转移;随访中未见复发与转移.结论 原发性阑尾肿瘤临床少见,术前诊断困难,对术中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呼吸指数与胸肺顺应性(Cs)的影响.方法 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丙泊酚组,每组15例.于静脉滴注丙泊酚前(T1)、主动脉开放后10 min(T2)、CPB结束时(T3)、手术结束时(T4)监测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同步监测吸入气氧浓度(FiO2)、大气压(PB)、PaO2、PaCO2,计算呼吸指数(RI).结果 对照
目的 观察短时氧惊厥沙土鼠脑海马各区神经元Bcl-2表达的变化,为氧惊厥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LSAB染色法,研究沙土鼠暴露在0.5 Mpa压力的高压氧下,引起短时氧惊厥(首次惊厥5 min后,减压出舱)后脑海马各区神经元Bcl-2表达情况.结果 沙土鼠在发生短时氧惊厥后3 d,氧惊厥组海马各区神经元Bcl-2蛋白表达阳性,CA3区表达最强,其次为CA4、CA2、CA1区,而正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