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和习俗领域幼儿义务推理的发展

来源 :心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Keller,Gummerum,Wang和Lindsey(2004)的不知情义务推理范式,探讨了96名4、5、6岁幼儿对通过条件规则表述的鼓励性或禁止性的道德规则、以及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能力的发展。结果表明:1)幼儿对两种不同领域规则的义务推理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发展规律,表现出显著的"角色效应",即多数幼儿都能指出同伴违反,随年龄增大指出妈妈违反、双违反的人次百分比逐渐增多,尤其是一些4岁幼儿就能正确指出道德和习俗领域中的妈妈违反,部分5岁幼儿即可正确指出双违反。2)在不知情的义务推理范式下,一些4岁幼儿错误指出本来是妈妈违反约定的情境中同伴违反、一些6岁幼儿错误指出本来是同伴违反约定的鼓励性规则情境中妈妈违反。3)尽管幼儿对道德和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没有差异,他们对不同性质社会规则的义务推理却表现出显著差异。5、6岁幼儿对禁止性的道德规则中同伴违反的检测显著低于对鼓励性的道德规则,而6岁幼儿对双违反中妈妈违反的检测则相对更高;6岁幼儿对习俗规则的义务推理也表现出类似的不同性质之间的差异。这些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以往的研究结论,反映出幼儿对道德和习俗规则进行义务推理时表现出的跨领域的一般性及其领域内的特殊性。
其他文献
近年来,大中型建筑施工企业逐渐成为建筑市场的主导,并呈现出多元化、多板块等特点,而银行业对于大中型建筑企业的定位与融资产品支持,仍停留在原有阶段。
<正> 我爱窗台上的天竺葵。天竺葵虽然没有浓郁诱人的芳香,茎叶却带着特殊的异味,以其浓妆艳抹的花色和花期长而独冠群芳。特别是在其他花卉凋谢冷落之时,只有它点缀着花坛和
<正>接触八角莲有10年了,应该说从头到脚对它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回过头来再看植物志上对它的描述,发现不少地方与我观察到的特征有出入。看来相对于人云亦云的书本知识
<正>《心理学报》,中国心理学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主办,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82-12《心理科学》,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华东师范大学承办,双月刊,定价30元。邮发代号:4-
<正> 天竺葵属(Pelargonium)的英文普通名为storksbill,意思是“鹳鸟的嘴”,很形象地表示出这一属的蒴果由5个果瓣合成的尖如鹳嘴的样子(如图1)。属内包含280种,其中只有20多
<正> 现在,心理学界对儿童友谊的理解进展迅速.社会学习传统派和认识发展传统流派各自的方法已经为儿童友谊的社会认知过程的研究做出了很大贡献,两派的合作将预示着贡献更大
以2695名小学三、四年级的儿童(平均年龄10.06±0.54岁)作为被试,使用同伴评定、同伴提名和教师评定对这些儿童的三种攻击行为(身体、言语、关系)进行了测评,采用相关分析与
竹类植物无论是在生长性能上,还是在加工性能方面,都优于木材,使竹子的工业利用前景一片光明。在当今木材资源短缺,竹材资源稳步提升的形势下,发展竹类植物的工业利用途径,以
<正> 幼儿堪称直觉的道德家。虽然4—6岁儿童对道德没有什么深刻理解,他们却有直觉的道德能力。这表现在他们对有关道德规则问题的回答中,表现在他们替自己违反规则行为作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