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酸掺杂导电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来源 :应用化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w2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复合酸掺杂微乳液法合成导电聚苯胺。探讨了反应温度和掺杂剂质量比对聚苯胺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四探针、塔菲尔曲线、激光粒度分析、热重分析以及红外光谱测试技术,对聚苯胺进行了研究与表征。结果表明,当聚合温度为15℃、磺基水杨酸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质量比为2.5:1时,掺杂态聚苯胺电导率和溶解度达到最大值,同时具有良好的防腐蚀能力;其中电导率可达11S/cm,在氮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溶解度可达85%;经电化学工作站测试的塔菲尔曲线可知,其腐蚀电位为-0.391V。热重分析表明,复合酸掺杂聚苯胺热分解温度约为440℃;粒径分析表明,约有90%的聚苯胺颗粒集中在50~100nm之间。红外光谱表明,复合酸掺杂聚苯胺各主要吸收峰均向低频方向移动,说明掺杂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本实验用35只新西兰兔研究长管状骨引导性骨再生。手术的方法造成双侧兔桡骨中段10mm骨缺损。实验侧用缝合成管状的硅胶膜来连接,另一创作对照。6组分别于术后3天,1、2、3、4、12周处死,标本行
本文主要从学分制的起源与发展、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的学分制现状及学年制、学年学分制与完全学分制的比较研究三个方面探讨了完全学分制的有关问题,并总结出完全学分制的优
<正> [病例458] 患者71岁,女,初诊于1985年11月14日。病历:患者肥胖,脸发红,脉弦有力,初诊时血压160/90。30年前起血压升高,最高达240/140。还有肩凝、头痛、眩晕、走路时脚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学生对教材文本要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因此,教师应当做好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引导者,积极
<正>西周社会上承夏商统一王朝,下启春秋战国大动荡与大整合时代。正是由于西周所处的这种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它对后世的影响意义深远,西周的礼乐制度、宗法制、分封制、井
由于产能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导致我国目前低端核算型会计人才过剩,而管理会计人才严重不足,这种情况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首先分析管理会计人
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部分,对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机制研究日益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人格、心理健康、自我概念及社会支持等心理因素与互联网使用